蘋果供應鏈大洗牌 台供應商被迫按大陸標準報價遭砍價20%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徐志平

從蘋果今年在大陸市場的情況來看,著實有點不樂觀,從其主要的三大業務智慧型手機、PC和平板三大業務來看,其智慧型手機在大陸的逐鹿過程中今年出現嚴重下滑的現象,儘管其平板在中國市場十分受歡迎,但是整個PC市場卻拆強人意。

據其4月份公布其2016年第二季度財務報告顯示,第二季度蘋果凈利潤為105億美元,自2003年以來首次實現下滑,尤其是在大陸市場,同期相比衰退26%,導致其盤後股價大跌8.33%。

而到了2016第三季度,其營收424億美元,季減16%,較上一年同期減少15%;當季盈餘78億美元,較上一年同期大減27%。

從數據上來看,據IDC最新數據,蘋果今年第二季度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僅為860萬台位列第五,而去年同期為1260萬台,也就是說同期下降了31.7%。

華為、OPPO、vivo在國內市場則增長了47.6%、173%、121%。

從全球來看,蘋果今年第二季度的出貨量為4040萬台,但是去年同期為4750萬台,同樣在全球市場下滑了15.5%。

而在其第一季度,其出貨量是5120萬台,去年同期則是6120萬台,同比下滑了16.3%,同樣國內的華為、OPPO、vivo在全球市場今年第一季度則分別增長了58.4%、153.2%、123.8%。

2016年Q1、Q2季度大陸前五大品牌出貨量:華為、OPPO、vivo增勢迅猛,小米在雷軍重掌供應鏈後也出現小幅度增長,蘋果在國內市場正在壓縮,Q1前五總份額為58.6%,Q2則為63.9%,由此可見國內市場正被幾大品牌所吞噬。

2016年Q1、Q2季度全球前五大品牌出貨量:Q1三星和蘋果總份額為39.8%,Q2則減為34.2%,而Q1華為、OPPO、vivo總份額為18%,Q2則增加到20.80%。

由此可見,三星和蘋果的一些份額正在被國內幾大品牌占領。

蘋果全球出貨量直接導致其利潤下降,早在今年年初,就有消息稱蘋果為保證利潤,將會向供應商施壓,將供應商報價調低20%-30%。

日前,該消息再次被證實,據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公司(RBCCapitalMarkets)分析師達瑞南尼(AmitDaryanani)和JerielOng的研究報告指出,蘋果為維持本身利益,要求壓縮供應商的利潤空間。

而iPhone7發布在即,對於蘋果要求降低iPhone7零組件報價的作法,台灣方面不少供應商表示抗議,並提出了抵制,希望蘋果停止不斷壓縮台廠利潤的策略。

甚至已經有部分台灣供應鏈回復蘋果,表示此時不可能接受沒有合理利潤的訂單。

而在蘋果出台該政策之前,據稱iPhone7零組件訂單和去年同期同比下滑30%,不過蘋果依然沒有就此而罷手,仍堅持要求大部分下游零組件供應商將報價下調20%左右。

這也就是說,與去年同期相比,大部分蘋果供應鏈的利潤空間將會被大大壓縮!有意思的是,蘋果報價的標準是按照大陸供應商來定,以此逼迫台灣供應鏈廠商降低報價,這是可以理解為,國內手機供應商的價格要比台灣供應商為蘋果供貨的價格低20%呢?與此同時,近來消息,蘋果已經與大陸藍思科技取得合作,成為首家承諾為所有Apple運營提供100%可再生能源。

通過上述表格數據對比,可以得知近幾個季度以來,蘋果無論是在全球還是大陸市場智慧型手機的出貨量正在快速的降低,對於蘋果此舉,大部分觀點認為蘋果是在壓縮供應商的利潤來維持自己的利潤,但是實際上,從一定的角度來看,蘋果作為一成熟穩定的體系,雖然不會輕易更換供應商及更改供應商報價,而眾所周知,蘋果供應商的利潤要高於其他手機品牌供應商,但是隨著大陸供應量的崛起,並不排除蘋果更換供應商的可能性。

受蘋果今年出貨量的銳減影響,不少供應商都被迫「連坐」,以第一季度為例,為蘋果提供玻璃蓋板的藍思科技營收下降35%,虧損達到7400萬元,為蘋果提供電池的德賽電池營收下滑16%,為蘋果提供電動馬達的金龍機電也下滑20.89%,環旭電子更是下滑32.32%。

據了解,其實蘋果對供應商價格進行調整很正常,蘋果幾乎每個季度甚至每個月都會對供應商的報價進行調整,只不過今年砍價的幅度有點大,甚至連台積電等晶片供應商也不例外。

而且蘋果對這所謂的砍價的「20%」可謂掌控的十分精準,這「20%」主要是對晶片供應商而言,對於電池和電動馬達等供應商,其利潤才13%。

對於蘋果最終是否會降低供應商的報價,據台系相關人士對筆者表示:「在我看來,蘋果一般不會隨便砍價,他們價格訂出來後,一般這個年度就不會有很大的變動。

如果說非要砍價的話,我覺得可能是砍材料元器件廠商的價,據了解,材料元器件廠商的毛利還不錯,這是業界不爭的事實。

所以蘋果與它們之間應該有重新協商過,一般蘋果的毛利比其他客戶的要高,所以對於蘋果供應商而言,也就是毛利少了而已。

不過,對於砍價高達20%,我覺得還是有些不合理。

此外,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公司(RBCCapitalMarkets)分析師達瑞南尼(AmitDaryanani)和JerielOng的研究報告還顯示,報告中調查11家蘋果供應商,其中有10家廠商預期,今年下半年毛利率會比原先預期要低一些。

調查對象中,有些供應商組裝代工iPhone或蘋果電腦,有些供應商提供晶片和關鍵零組件給蘋果。

同時,據財富管理機構CanaccordGenuity統計資料,蘋果在全球智智慧型手機市場,囊括超過90%以上的獲利。

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公司分析師也指出,蘋果透過壓縮多方供應鏈廠商價格,緩解因為匯率因素牽動本身損益的逆風。

再來看看蘋果「養活」了多少公司,其中Dialog半導體75%的營收來自蘋果,CirrusLogic66%的營收來自蘋果,富士康超過50%的營收來自蘋果(為蘋果代工),SKywirksSolutions44%的營收來自蘋果(為蘋果提供內存),Qorvo32%營收來自蘋果(為蘋果提供射頻IC),AdvancedSemicondutorEngineering31%的營收來自蘋果(為蘋果進行晶片SiP封裝),Invensense30%的營收來自蘋果(為蘋果提供陀螺儀),Knowles25%的營收來自蘋果(為蘋果提供麥克風)。

更有趣的是,台灣方面蘋果的供應商一邊呼籲蘋果不要採取砍價的方面,而另一邊卻強調,隨著iPhone7的發布,業績將會在接下來的一個季度中隨iPhone7的發布有所上漲,這也就是說,蘋果在台部分供應商已經接受了被砍價的事實。

例如蘋果在台灣供應商包括手機鏡頭供應商玉晶光和大力光,據稱玉晶光已經為iPhone前攝像頭出貨,後置攝像頭也已經通過蘋果驗證。

鴻海旗下為蘋果提供金屬殼的機殼的鴻准股價更是一路飆升。

值得注意的是,玉晶光是今年才進入蘋果供應鏈,之前蘋果的鏡頭全部是由大立光獨家提供,蘋果之所以將玉晶光納為供應商,原因則在於蘋果向大立光砍價,但是大立光不同意,所以目前iPhone7的鏡頭應該是由大立光和玉晶光兩家提供。

從這方面來看的話,蘋果砍價供應商的消息應該屬實!

至於蘋果向供應商砍價,個人看來有兩方面的原因,除了上文中所述為保證自身利潤而降低供應商毛利的因素以外;與此同時,通過砍價的方面,蘋果正在對供應鏈進行洗牌,早在去年,就有消息稱蘋果就會對供應商進行洗牌,但是持續至今,蘋果的動作並不大。

不過從目前來看,國內手機供應鏈成長快速,大有替代台灣供應商的趨勢,蘋果幾次機會向台供應商砍價,無論從哪方面來講都是大贏家,如果台灣供應商不接受,蘋果可選擇大陸供應商,如蘋果加強和藍思科技的合作;如果台灣供應商接受的話,那麼對蘋果來說就可以降低20%的採購價!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