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華為不智能?全球首款AI晶片為它解開了封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這可能是Alpha go之後,AI最受國人關注的一次事件。

全球、首款、AI、當這些詞出現在華為最新發布的旗艦晶片麒麟970上,又讓世界看到了中國在科技製造領域領先的一面。

關於這款「AI芯」性能,各大科技媒體已經都相繼報導過:

台積電 10 納米工藝,約 100 平方毫米的晶片面積內建有 55 億晶管體,高於蘋果的33億顆;ARM 的 big.LITTLE 多核架構,八核心晶片。

其中 4 個 A73 大核心(2.4Ghz)+4 個 A53 小核心(1.8Ghz);
內置神經網絡單元(NPU),運算能力達 1.92TFP 16 OPS;內置雙 ISP:動態監測功能和相機低光成像增強;首次支持 HDR10 功能,4K 下 60 幀攝影和 4K 下 30 幀攝影;集成 ARM Mali-G72 MP12 十二核 GPU;全球首款配備 4.5G(准 5G)基帶移動晶片,支持 LTE Cat.18,最高下行 1.2Gbps;支持 LPDDR4X 內存、UFS2.1 快閃記憶體,全球首款准5G基帶。

而讓國人引以為傲的晶片的背後是NPU(神經處理單元)的加持,NPU將大大提高手機在處理某些特定場景中的任務和速度,據官方說法。

麒麟970最高可以提高處理器 25% 的性能,讓手機處理器的執行效率提高 50%。

還可以能自動配置攝像頭的參數設置,支持人工智慧場景識別,提供更好的人臉追焦,能實時識別運動速度並完成對焦拍攝等。

看過這段介紹後,很多人都感覺這就像是每年蘋果發布新品介紹A系列處理器一樣:性能提高多少,功耗降低多少。

其實是我們大大低谷了AI晶片的作用,麒麟現在之所以性能提升方面來表現他的人工智慧是因為目前 NPU 的應用場景還不夠豐富,圖像識別處理是移動終端最先落地的應用。

擁有了NPU的晶片,未來將為手機帶去通用知識能力,譬如可識別物體類別等功能。

同時,結合本地個性化模型的運行和計算,麒麟 970 將為用戶提供完整的知識能力,不僅可識別物體類別,更可以提供與「你」有關的信息,讓智慧型手機變的真正智能。

發布會上,華為自己也表述了對AI晶片的憧憬:搭載AI晶片的終端設備將大大提升端側 AI 的運算能力和響應速度,為所有依賴人工智慧的應用解開了封印,可以說從此打開了手機 AI 應用體驗的萬花筒,大量的實時地,個性化地,充滿想像力和表現力的 AI 應用終於有機會在手機實現。

雖然麒麟970在應用方面和其他人工智慧技術一樣,尚未達到普通人群對人工智慧發展的期望。

但這款晶片的發布無論是對華為,還是對我國的人工智慧產業都意義非凡。

1、華為晶片的逆襲

從 Android 和 iOS 智慧型手機爆發開始,手機的硬體配置也在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在快速疊代。

伴隨著智慧型手機的軍備大戰,高通驍龍、德州儀器 OMAP、三星 Exynos、英偉達 Tegra、蘋果 A 系列、華為麒麟、聯發科 Helio 等 SoC 品牌也逐漸為普通消費者所知曉。

大浪淘沙,在多年的智慧型手機 SoC 廝殺中,有的品牌已經退出了這個市場,而有的則以自己特有的姿勢在這個市場站穩了起來。

前者的代表是德州儀器,而說起後者的代表,華為麒麟可算一個。

華為處理器相比高通、三星算是後起之秀。

從海思K3v2起,雖然每一代的晶片都有進步,但是在高通,三星面前始終沒有足夠的競爭力,而這款搭載了NPU的晶片在 各項參數比起已經不輸失眠上的處理。

這對華為而言是像競爭對手「炫技」的好機會,也極有可能成為華為再像智能終端衝擊蘋果三星最大砝碼。

同時,在人工智慧已經成為大趨勢的前提下,手機使用率高,應用場景頻繁,會成為多家人工智慧落地最多的應用終端設備之一,AI晶片將成為手機的標準。

作為首款AI手機晶片的製造商。

華為今後在手機晶片領域上的話語權將更重。

中國AI公司揚眉吐氣

可能不少人都知道了,麒麟 970 的 NPU 背後站著寒武紀。

寒武紀是中科院計算所的孵化項目,前不久剛完成 A 輪億元融資,成為全球 AI 晶片界第一家擠入獨角獸陣營的創業公司。

根據騰訊研究院公布的數據,中國人工智慧企業數量已經達到592家,占據全球人工智慧企業總數的23%,僅次於美國。

國內智慧型手機的普及伴隨著行動網路的高速發展,無疑為人工智慧的發展提供了優質的數據資源和多樣的應用場景。

這樣看來,AI晶片企業具有相當可觀的發展空間。

這是否意味著國產晶片迎來了春天?可以一舉在國際晶片行業實現「彎道超車」?

有業界人士認為,頂尖企業之間的戰略合作,完善的智慧財產權保護也是構建AI生態的關鍵因素。

寒武紀在這一點上已經走在了很多國內晶片廠商的前面。

寒武紀CEO陳天石過去在接受採訪時曾經提到,「晶片的成敗,除了本身的效率之外,生態是非常關鍵的環節。

沒有配套的應用和軟體,很難在市場上獲得成功。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提出了國際上首個AI指令集。

只要國產AI指令集立住了,中國主導世界AI產業的機會可能就到來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實盤:中科系個股集體走高 中科曙光漲停

中國金融信息網訊 周二午盤,中科院概念股集體走強,中科曙光漲停,東方中科、中國科傳、機器人、奧普光電、福晶科技等不同程度上漲,中科三環(000970,診股)小幅下跌。 9月2日,華為在2017年...

華為發怒,麒麟670叫板驍龍670誰才是強者?

我們都知道,手機的晶片就相當於人的大腦,在如今手機晶片可以說是得芯著得天下了,參考魅族,由於去年沒有得到好的手機高端晶片,銷量可以說是慘不忍睹。如今的手機高端晶片出現了蘋果、高通、聯發科、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