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落幕!和解背後,是蘋果輸不起的5G競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

蘋果與高通的專利世紀大戰看似斗個「你死我活」,實則是為了博弈,為了各自能在談判中擁有更多的籌碼而已。

如今,這兩家巨無霸持續兩年多的專利糾紛暫時告一段落,握手言和,互取所需,喜笑顏開!

1

世紀大戰落幕,蘋果高通大和解!

「愛情」來得太快,就像龍捲風......

兩巨頭此前因專利糾紛在全球打得「熱火朝天」,4月15日,高通和蘋果的專利訴訟進入白熱化之際,雙方正準備對簿公堂。

據CNBC報導,蘋果及其盟友指控高通從事非法專利許可,並尋求高達270億美元的賠償金。

高通方面則認為,蘋果強迫其長期合作夥伴共同拒絕支付版權稅,因此也正尋求高達150億美元的賠償。

整個科技界都在坐等後續發展,沒想到短短一天,兩家公司出人意料地達成了和解協議。

近日,蘋果和高通聯合發布聲明稱,蘋果將直接向高通支付專利授權費,高通向蘋果轉讓晶片及其技術授權;蘋果和高通在全球範圍的法律糾紛也將隨之一筆勾銷。

這份協議自2019年4月1日起生效,有效期為6年,附帶2年的延期選項,這意味至少在這段時間內雙方不會再有新的爭端,算是一場中期休戰。

至於達成和解的具體金額,雙方均未透露。

這次的大和解,再次告訴世人,商人的世界裡,只有永恆的利益。

曾經,蘋果與高通可是黃金搭檔。

直到2016年底,這種「默契」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高通公司是全球3G、4G與5G技術研發的領先企業,在全世界享有近9成的3G/4G專利,以及將近4000項CDMA技術專利,目前已經向全球多家製造商提供技術使用授權,涉及世界上所有電信設備和消費電子設備的品牌。

高通擁有兩個核心業務部門,一個是為智能機和其它計算設備開發晶片和無線數據機,全球大多數的商用終端都使用的技術。

另一個部門是向智能機製造商提供專利授權,高通公司的商業成功和創新離不開專利授權。

在它的專利授權體系下,並不是按照晶片零件價格收取,而是按手機等設備的價值收取,手機售價越高,廠商要支付給高通的授權費就越高。

由於高通公司的絕對技術壟斷,從iPhone 4s開始,蘋果所使用的基帶晶片一直由高通所提供。

恰巧,這幾年正是蘋果手機高速發展階段,銷量屢創新高,可想而知,高通賺的專利費是有多高。

不過,作為長期大客戶,蘋果也有專屬優惠。

作為同等交換條件,蘋果需承諾不主動推進監管部門對高通的反壟斷調查,只允許被動配合調查。

然而,花無百日紅,雖然蘋果手機新產品售價大幅提高,銷量卻下滑,向高通支付金額龐大的專利授權費用越來越不划算,於是開始「另謀出路」。

2016年發布的iPhone 7開始混用英特爾的基帶晶片。

高通方面,2016年12月底和2017年1月中旬先後被韓國公平交易委員會和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發起反壟斷調查。

他們認為,蘋果是這兩起訴訟的幕後推手。

因此,高通決定不再向蘋果返回原本承諾退還的價值10億美元的專利使用權費用。

2017年1月,蘋果公司對高通提起了訴訟,要求高通返還10億美元的專利費優惠部分,並降低未來的專利授權費。

4月,高通正式反擊,反訴蘋果,稱其部分iPhone機型侵犯其六項專利,請求禁止iPhone在美國出售、廣告展示、市場營銷和倉儲活動。

自此,兩家公司便開始長達兩年的你來我往的訴訟中。

據不完全統計,過去2年來,高通和蘋果一共在全球6個國家、16個司法管轄區進行了總計超過50項的司法訴訟。

本以為高通在去年12月份的訴訟案中取得首勝後會一鼓作氣,乘勝追擊。

沒想到突然和解了,市場非常意外。

維德布希證券分析師丹·伊夫斯(Dan Ives)表示,蘋果最終意識到,這(此前的糾紛)更像是兩個孩子在沙盒裡打架,他們未來更大的問題在於5G和iPhone的疲軟,而不是在法庭上與高通對抗。

2

這回蘋果輸不起?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雙方之所以急於達成和解,也是因為有著不同的利益訴求。

5G時代大門近在眼前,蘋果如果還陷在5G缺「芯」的泥沼中,勢必會被其它手機廠商甩得遠遠的,高通更是得錢又得勢,雙方都實現了利益最大化。

歸根到底,高通和蘋果不是市場競爭關係。

對於高通而言,這是一場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勝利。

並不是說高通不需要蘋果,只是表現得沒有蘋果那麼急切,蘋果在5G方面沒有那麼多時間可以等。

所以,蘋果只能先「低頭」。

眾所周知,蘋果可以看作是手機廠商的代表,如果它在訴訟中獲勝,那麼其它廠商也會相繼模仿,到時候高通將處於被動地位,盈利模式被打破,導致商業模式崩塌。

但是現在,蘋果「抵抗」了兩年之久,依然得支付專利授權費,那其它廠商也不敢輕易挑戰,進一步捍衛了高通在基帶晶片領域的統治地位。

當然,合作破裂後,高通也已經嘗到了苦頭。

自2017年二季度蘋果拒絕支付專利授權費,高通2017財年的營收為223億美元,同比下滑5%;凈利潤25億美元,同比2016年驟降57%;2018年虧損了48.64億美元,這也是上市以來的首次虧損;2019財年第一季度(截至2018年12月30日),形勢並未好轉,營收同比下滑了20%。

正如高通總裁克里斯蒂安諾·阿蒙在驍龍技術峰會上所表示,因為我們今年(2018年)沒有給iPhone提供晶片,所以導致了晶片業務下滑。

蘋果作為高通的大客戶,回歸對公司業績而言是一重大利好。

就在雙方和解消息公布的當天,高通股價大漲23%,創該公司自1999年以來股價最高單日漲幅紀錄。

5G智慧型手機研發進程的嚴重滯後,讓蘋果看上去似乎有點被動。

據IDC公布的2018年出貨量榜單數據顯示,三星、蘋果、華為、小米、OPPO分列前五,其中華為和蘋果僅相差200萬銷量的差距。

並預測,2019年智慧型手機銷量將連續第三年下降,預計全年銷量只有13.9 億部,較2018年的14.049 億下滑1% 。

在全球智慧型手機銷量不斷下降的大環境下,5G的面世成為所有廠商突破瓶頸的出路。

偏偏在這關鍵時刻,蘋果卻拿不出手一件足以擊退對手的武器。

當安卓陣營紛紛喊出2019年實現商用5G時,蘋果卻只能站在一旁干著急,毫無底氣的表示需要等到2020年之後才能推出5G手機;當小米、VIVO等品牌已與高通建立穩定合作時,反觀英特爾,5G基帶晶片尚未成熟,研發進度不能滿足蘋果的要求,從iPhone 7到iPhone XS,英特爾基帶晶片的表現實在太不給力,用戶們怨聲載道。

時間已經不多了,處於兩難境地的蘋果開始發力5G晶片研發。

有消息稱,蘋果有意自行研發5G基帶晶片,甚至還成立基帶晶片工作室。

結果可想而知,短時間內的自主研發很難有成效。

就算另選合作夥伴,蘋果的可選項也並不多。

目前,掌握5G晶片技術的公司屈指可數,主要包括高通、華為、英特爾、三星、聯發科等。

綜合各方利弊,這時,蘋果想起了和「老朋友」之間的友好合作,它突然意識到,就算自己勝訴了,也有可能錯過5G戰場,東山難以再起。

還不如先放下傲嬌的姿態,重回談判桌,先趕上5G這波潮流再說。

命運由人不由己,沒得選擇不得不服軟。

Counterpoint研究總監閆占孟認為,預計2020年會具有大量5G手機供應的條件,蘋果一般需要1.5年甚至更長時間來準備2020年的產品,所以現在是到了不能不和解的階段。

隨著和解達成,華爾君認為也算是及時止損只要高通能夠供應5G數據機,蘋果5G 手機還是可以追上來的,不至於被其它品牌甩了好幾個彎道。

在與高通和解的當天,蘋果股價微漲,最終收漲0.01%,刷新去年11月初以來高點。

3

英特爾慘成「炮灰」?

幾家歡喜幾家愁!作為故事的另一主角恐怕最寂寞了。

當蘋果再度投靠高通,那意味著與英特爾的合作要重新考慮了。

在蘋果和高通達成協議的幾個小時內,英特爾在官網宣布將結束5G智慧型手機數據機業務,包括最初計劃於2020年推出的5G基帶晶片。

一個艱難卻正確的抉擇!

因為有了蘋果這個大客戶,英特爾在移動通信市場上開始被消費者所熟知,也有了至少可以攤薄基帶晶片天量的研發成本。

5G雖然是在4G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但運算複雜度比4G提高了近10倍,存儲量提高了5倍,所需要的資金、時間、技術成本巨大。

受限於此,英特爾的解決方案並不成熟,出現了各種問題,很難拓展蘋果之外的客戶。

既沒有終端基礎,又沒有技術支撐,在失去蘋果這一大客戶的前提下,英特爾再費時費力去研發5G基帶晶片,可能真會吃力不討好。

所以,結束5G智慧型手機數據機業務或許是英特爾發現了短板後的戰略再布局。

不過這並不意味英特爾會放棄5G。

英特爾執行長Bob Swan表示,5G仍然是英特爾的戰略重點,公司的團隊開發了一系列有價值的無線產品和智慧財產權組合,並且正在評估各種選擇,以實現他們創造的價值。

它的意思是,既然技術我自己搞不來,那我就找相關潛力項目搞搞投資,條條道路通羅馬,何必在不擅長的領域盡力廝殺,可以在非手機市場找到自己的價值。

4

5G市場大變天!華為們將迎來最強對手!

以人工智慧、雲計算、大數據、5G為代表的新技術蓬勃興起,正深刻地改變人類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及思維方式。

作為承載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關鍵基礎技術,5G的發展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重視,被提升到國家戰略高度。

不論是企業,還是國家都在密集布局5G市場,試圖在這場新技術革命中拔得頭籌。

5G作為一種創新的連接架構,將網際網路的裨益關聯到各行各業,市場空間非常之大。

據全球第二大市場研究機構MarketsandMarkets 發布的報告顯示,預計到2025年,全球5G市場規模將從2020年的539.3億美元增長到 1232.7億美元,預測期(2020年—2025年)內的複合年增長率(CAGR)為18%。

換算下來,未來5年市場高達三四千億美元,並進一步增加。

誰更早進入5G商用時代,誰就能在市場上占有優勢。

目前來看,中國5G研發處於全球領先梯隊,截至去年年底,5G基站的晶片已經可以商用,5G終端晶片還在研發當中;三大運營商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已經在國內選擇試點城市開展5G業務和應用示範;全球5G專利中國陣營占比已達42%......

如果你說這是自賣自誇,那從美國對中國企業競爭力存在的恐懼感中也能看中國5G發展速度。

就說華為吧。

據資料顯示,華為在2018年的研發投入為1015億元,占收入的10%,幾乎是國內幾家生產商的總和。

巨額經費的支持下,在5G晶片上,華為走在前列,擺脫了高通、英特爾的限制,影響力僅次於高通,擁有61項5g標準專利,占全球22.93%,拿下全球最多26個5G網絡建設訂單,全世界超過160個城市都與華為有業務往來。

另一方面,華為採取開放包容的態度,向智慧型手機競爭對手出售高速5G晶片和其它晶片,其中也包括蘋果公司。

這就是技術自信,沒有的話,誰敢挑戰。

借用網友的一句話,我也想低調,可實力不允許!

可能其它廠商還在寄希望兩強相爭必有一傷的結果,要麼蘋果成功阻擊高通,今後也能少交點專利授權費,要麼蘋果被高通狠咬一口,失去這輪競爭優勢,排除在優勝者隊伍之外了。

如今,這些美夢醒了!

蘋果解決基帶危機之後,5G交鋒戰也更加令人期待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高通蘋果握手言和,雖在意料之外但是情理之中

本周二,高通與蘋果的「世紀大戰」迎來最關鍵的節點,就在外界都在期待在法庭上兩家打得頭破血流之時,這齣大戲卻發生了峰迴路轉般的變化。在北京時間今天凌晨即美國時間昨日下午,蘋果與高通雙方同時公布消息...

觀點|高通VS蘋果,誰是最後的贏家?

眾所周知,高通和蘋果的官司已經打了很久了。而就在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 FTC )對高通公司提起訴訟兩年後,法官宣布將會在當地時間 1 月 4 日在加利福尼亞州聖何塞開始為期 10 天的審判。從相...

高通與蘋果打架,原因沒那麼簡單

7款iPhone手機,今後不能在中國賣了。12月10日晚間,美國晶片巨頭高通宣布,福州中級人民法院同意其「在中國禁售部分iPhone手機」的請求,意味著今後iPhone 6S、iPhone 6S...

一張遲到的船票與塵埃落定的全球5G競爭格局

幾天前,49歲的蒂姆·庫克迎來了自己的首部傳記,傳記作者利安德·卡尼對這位蘋果公司的掌舵者評價頗高,他起的書名是《蒂姆·庫克:將蘋果帶入下一階段的天才》。不過略顯尷尬的是,傳記剛剛問世就招致了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