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強收30%的「過路費」,各家APP的反應你支持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近期,蘋果公司正式規定:在App內向原創作者的「打賞」,屬於「應用內購買」,所有蘋果用戶打賞支付須使用蘋果官方支付渠道,並要向蘋果分成30%。

如果拒絕執行,則有可能導致應用被下架。

在蘋果發出通知後,陸續有多家App做出不同反應。

1、各家APP的態度:妥協or拒絕?

自媒體【鴻創財經】的文章總結了不同APP的反應。

大部分的直播平台早早就接受了30%的渠道費;今日頭條、知乎向蘋果妥協。

知乎專欄還發布公告稱,iOS3.5.3版本的知乎App更新之後,專欄打賞功能將接入應用內支付機制,蘋果公司將從中扣除32%作為手續費,結算周期將延長。

相較向蘋果「低頭」的平台,擁有8億用戶的微信則採用了拒絕的方式。

此外,還有不少正在觀望的平台。

知名媒體人連岳說,「Apple Store的產權屬於蘋果公司,它說了算。

我這樣的產權至上者,認為蘋果公司有權利禁止微信的讚賞功能。

當然,這個禁令很愚蠢,砸人飯碗,損人不利己,一夜之間,得罪中國所有自媒體人。

」 此態度可能也是大多數網友的心聲吧~

2、此舉背後的目的是什麼?

自媒體【三節課】的文章「蘋果對打賞抽30%過路費,你怎麼看?」中指出,蘋果此舉背後的意義並不複雜:

一方面,是要強化對自家應用程式商店內各個應用服務商的管理。

就像國美、蘇寧等大賣場,在自家門店統一各個家電品牌的裝修風格,以及導購話術,產品布局一樣。

蘋果希望藉此機會,強化其管理職能,從而更好的規範服務商,服務用戶。

另一方面,則是基於蘋果手機登硬體產品近年來在市場上出貨量持續下跌,造成的結果則是必須要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

通過應用程式商店的規範化管理,特別是通過收取「過路費」,從而可以獲得更大的利潤空間和回報。

其實對於整個網際網路產業來說,所謂的開放平台甚至都是內部開放、外部封閉。

3、蘋果,你這是在跟中國消費者玩火!

自媒體【數據局】的文章「蘋果稅來了,抽成30%,這次「玩火」玩大了?」中指出,蘋果稅引髮網友熱議,主流聲音認為這樣的費用不該收,並指出事情正在發生變化:

蘋果稅的推出,其實正是蘋果傲慢的一次總爆發。

而且,主要針對的是中國商業模式,如同以前不管中國消費者多大需求,iPhone首發必定歐美,價格則是中國最貴。

這種傲慢,激起的將是中國消費者的反彈。

今年一季度,蘋果手機在中國整體銷量大跌了四分之一。

市場份額跌破了10%。

在蘋果還是微信的對峙中,這種傲慢將加速蘋果的下滑。

30%的蘋果稅,或涉嫌壟斷。

因為這將嚴重扼殺中國網際網路企業的發展。

中國的創新企業,將被迫蜷縮在蘋果旗下,為它打工。

考慮到安卓也是人家的原創,一旦蘋果和安卓聯手,中國網際網路三分之一的收入,將被迫拱手交出。

4、蘋果和微信必有一戰?

自媒體【財經961】分析了為什麼蘋果要對微信動手。

文章中指出,在ios平台上,蘋果的管理作風都是私家花園式自定規則,自己的應用商店則必須成為唯一入口。

而微信的讚賞功能就遊走在蘋果霸王條款的灰色地帶:你可以定義為一種內購,也可以理解成轉帳平台。

在微信崛起後,騰訊越來越像個平台型公司,這種定位和功能,恰恰是蘋果所不能准許的。

未來,很可能騰訊與蘋果必有一戰,而蘋果或許應該承認的是,微信的模式更代表未來。

連Facebook也在開發小程序,從社交轉向平台,是移動網際網路進化的必然趨勢

5、蘋果到底該不該收稅?

自媒體【網際網路思想】拋出了「蘋果到底該不該收稅」的問題,文章分析稱:「打賞」功能繞開了蘋果內購,無異於架空了蘋果自己的支付渠道,這讓蘋果難以接受。

相比國內簡單便捷的第三方支付,蘋果支付流程較為繁瑣,響應速度慢,用戶體驗不佳。

此次封殺「打賞」功能,或出於引導支付渠道回歸蘋果內購的考量。

2017年第一季度,蘋果在中國市場的占有率從兩年前同期的16%下降至9%,與此同時,2016年中國成為蘋果應用商店的最大市場,收入超過美國市場。

蘋果將中國區的應用內購買作為收入增長點來重點考量,畢竟這是隨時可以收取的真金白銀。

可是,蘋果依靠銷售手機+應用內購買的商業模式是否需要調整了?隨著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原本領先於業內的蘋果,是否應該更多地將利潤增長的目光從收取「蘋果稅」轉為創造新利潤增長點?

蘋果作為銳意進取的全球領先的高科技產品公司,在過去的十年來,一直致力於引領技術發展,尋找最新技術突破口,而不是像今天這樣蠅營狗苟於一些似是而非的收費里。

6、蘋果野心:行業老大要做規則制定者

自媒體【企業家財商】披露了蘋果要做行業老大的決心和野心。

過去,賈伯斯統治下的蘋果是一家不斷追求完好體驗的公司,這意味著它要有從軟體到硬體的控制力。

而如今蘋果早已變成行業垂直整合才能最強的公司,蘋果能夠優先享用一切的新技術、重生產工藝、新資料,以至很多關鍵物件的工廠他們都參與投資了,以至把某些零部件買斷,這就讓蘋果取得了相對業界絕大的優勢:中心技術的排他權或優先權,及性價比。

據市場調研公司Canaccord Genuity報告稱,2016年第四季度蘋果占據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18%的份額,排名第一,遠遠領先於排名第二的華為,但卻獲得了整個產業92%的利潤。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蘋果絕不僅僅是通過打賞提成來賺錢,其野心是利用其在行業和市場的霸主地位,做一統天下的規則制定者。

不同媒體的視角,全面分析了「蘋果稅」的背後情況。

一些媒體收集了不同平台、不同人群對「蘋果稅」的態度。

網際網路自媒體則深入地研究此舉背後的意義:關於蘋果與微信的戰爭,關於蘋果稅到底該不該收的深刻披露。

【企業家財商】從商業的角度分析了蘋果要做行業老大的決心和野心。

至於微信與蘋果之間的爭端,這只不過是一場商業博弈,下一個與蘋果進行博弈的可能是微博嗎?

NFMA新金融媒體聯盟,將著眼於泛金融領域的行業熱點,總結出不同的新聞媒體觀點,為媒體人士激發靈感、思想碰撞提供思路和素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微信叫板蘋果的背後

「蘋果稅」來了!有媒體說,「哪怕你要為喜歡的微信公眾號文章打賞一杯咖啡,蘋果也想先喝一口。」一個是中國社交軟體巨頭微信,剛剛宣布用戶超過9億;一個是手機定義改寫者蘋果,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全球第二,...

蘋果關閉打賞功能的爭議衝擊波

蘋果正在中國市場上尋找「漏網之魚」,同時也在激發它生態內開發者的不滿。今年4月17日,微信團隊突然宣布,受蘋果公司新規定的影響,將關閉iOS版微信公眾平台讚賞功能,以二維碼轉帳的方式替代。兩天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