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血汗工廠到A股獨角獸,郭台銘45年商戰啟示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不僅踩准市場「風口」,更是精準借力政策「東風」,這大概也是為什麼郭台銘在中美兩國都被奉為座上賓的原因。

公元13世紀,有位生於「馬背上」的帝王一匹鐵騎縱橫亞歐大陸,為古代亞洲打開了世界大門。

他先後發動了三次大規模的西征,共滅了40多個國家,征服720個民族,占領了中國、印度北部、朝鮮半島、中亞細亞全域、俄羅斯大半、底格里斯河與幼發拉底河南部,占了世界土地面積的22%。

他就是成吉思汗鐵木真,外國人把他跟凱撒大帝相提並論。

在21世紀的今天,有位來自寶島台灣的民營企業家,非常敬仰成吉思汗,他的右手腕上甚至戴著一串從成吉思汗廟中請來的念珠。

自1974年創業以來,他每天至少工作15小時,他不斷效仿「先祖」成吉思汗擴展自己的商業帝國版圖:

從台灣到中國大陸的長江、珠江三角區,到美國的休斯頓、洛杉磯,再到歐洲的蘇格蘭、芬蘭、捷克,再到金磚四國的墨西哥、巴西。

他南征北戰,把商業旗幟插滿了大半個地球村。

這個把商場如戰場實踐得淋漓盡致的商業奇才,就是現任台灣鴻海集團、富士康科技集團創始人郭台銘。

2018年5月24日,富士康工業網際網路股份有限公司進行線上申購。

IPO後,工業富聯總股本達197億,發行價對應的市值為2712億。

成為繼藥明康德之後登陸A股的第二隻「獨角獸」,這也使得郭台銘和他的商業帝國再次引起世人的關注。

1

崛起1973—2005:全球代工之王

祖籍山西省晉城市澤州縣,出生於台北縣板橋市的郭台銘,自幼家境貧困。

他於1966年進入台灣「中國海事專科學校」學習,靠半工半讀完成學業,服完兵役後在復興航運公司當業務員。

1973年,有朋友告訴郭台銘自己認識的外商有一批塑料零件的訂單,想找公司承接生產。

頗有眼光的郭台銘立即和幾個朋友湊錢在台北縣成立了鴻海塑料企業有限公司生產塑料產品。

初期由於經營困難,原股東逐一退出,最後企業成了郭台銘的全資公司。

到1982年,郭台銘已成為一名成功的商人,他將公司改名為鴻海精密工業有限公司。

20世紀80年代,個人電腦開始萌芽,郭台銘以成熟的模具技術進入個人電腦連接器領域,以連接器、機殼等產品為重心,以「量大、低價」的競爭策略,逐步打造其連接器王國。

1982年,郭台銘在美國成立分公司,並創品牌「FOXCONN」。

1987年11月2日,台灣當局允許部分居民回大陸探親,香港與深圳交界的羅湖橋每天上演久別重逢的感人場景,兩岸恢復民間交流合作。

嗅到兩岸關係緩和氣息的郭台銘當機立斷,於1988年10月來到深圳寶安西鄉興建工廠,名為深圳海洋精密電腦接插件廠。

這是身為台商的郭台銘來中國大陸興建的第一家工廠。

1992年,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動身南巡,視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並提出「加快改革開放步伐」這一要求。

再一次嗅到政策東風的郭台銘於1993年來到深圳市龍華鎮的一個山頭,當時這裡還是一片荒坡野地,瘋長的茅草一人多高。

他環顧四周後大手一揮,對陪同考察的官員說:「看得見的地我全要了!」

1996年6月,富士康深圳龍華工業園正式建成投入使用,這也就是今天的富士康工業園區。

至此,他與國內一大批「92派」共同起跑。

隨後,郭台銘以深圳為核心,圍繞東莞、佛山、惠州等珠三角城市打造PC產品及其配件的研發、加工製造基地;

以崑山為核心,在上海、杭州、淮安、常熟等長三角城市打造PC及其元件的生產製造基地;

2000年前後,以煙臺為核心,在廊坊、大連、秦皇島、營口等環渤海經濟圈打造以手機等移動通信設備、新能源產業等研發製造基地;

2004年3月時任總理溫家寶提出「中部崛起」概念,希望中國中部經濟區——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和山西6省共同崛起。

郭台銘再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於2005年前後,以中部地區的太原、武漢為核心,在晉城、重慶、成都等中西部地區打造滿足未來內需市場的數位相機、手機等產品的生產基地。

從珠三角到長三角,從沿海到內陸,從東部到中西部,郭台銘每一步都與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整體經濟的發展路徑相吻合。

郭台銘以成吉思汗式的征伐方式,順應國家政策和經濟趨勢,迅速崛起為「全球代工之王」。

郭台銘帶領下的富士康就像一個風向標,它見證了中國改革開放篳路藍縷的35年。

2

黑暗2010:13連跳背後的轉型危機

公元1184年,成吉思汗被推舉為蒙古乞顏部可汗,這引起了蒙古的另一個英雄札答闌部首領札木合不滿。

1190年,札木合糾集泰赤烏等十三部組成三萬聯軍,討伐鐵木真。

為了應對十三部聯軍,成吉思汗也將兵馬分為十三翼,故名為「十三翼之戰」。

成吉思汗在此戰中的兵力與敵人相近,又是堂堂正正的戰場交鋒,結果成吉思汗還是被札木合擊敗,被迫撤退逃跑。

這成為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征戰史上唯一一次失敗,60餘次征戰生涯中僅有的一次馬前失蹄。

時間來到900餘年後的2010年,這也是一個讓有「成吉思汗」之稱的郭台銘夜不能寐的年份。

那一年,富士康員工墜樓事件的頻發,上演讓人驚心動魄的「13連跳」,一夜之間讓富士康成為「血汗工廠」的代名詞,郭台銘也成為了「萬惡的資本家」,仿佛人人誅之而後快。

有海外媒體甚至報導說,富士康的工作環境是《摩登時代》的再現。

卓別林的電影《摩登時代》講述了20世紀20年代,工人查理因工作強度大、工資微薄,重負之下被逼瘋,最後進入精神病院的故事,反映了機器大生產條件下流水線工人的悲慘境遇。

儘管如此,但一開始對於跳樓事件,郭台銘並沒有太重視,隨著輿論不斷發酵,媒體和網民對富士康「血汗工廠」的聲討聲不斷高漲,郭台銘才開始了「救火」行動。

2010年5月26日,郭台銘緊急從台灣直飛深圳,並破例用5輛大巴拉了200多位中外記者到工廠,向媒體公開一直以來都很神秘的核心廠區。

面對眾多媒體記者長槍短炮的轟炸,郭台銘表示,在一個月內,將拉起天網、地網、隱形防護網,不計代價,阻止自殺。

話語一轉,他又說這些笨辦法不能完全杜絕員工的輕生行為,「就算把我本人丟下樓去,也不能保證沒有下一個自殺者。

在記者會的最後,郭台銘對著現場媒體深深鞠了三個躬,懇請不要再報導下一跳。

一向信奉「苦幹」、「實幹」、「拚命地干」的郭台銘有「三不原則」:即不採訪、不參加公開演說、不任意拍照,這次「十三連跳」事件讓他徹底繳了械。

隨後,這一輿論才慢慢被平息。

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代工廠推動著郭台銘帶領鴻海集團和富士康一路發展,但也使得他頻遭「詬病」。

經歷了黑暗的2010,郭台銘開始謀劃重新布局商業帝國的走向。

2013年是富士康轉型與變革的關鍵節點,從低附加值的代工製造業務,向科技研發和終端銷售的高附加值兩端業務延伸,為富士康從「代工廠」轉型為「工業互聯」奠定了基礎。

3

轉型2018:借工業互聯成A股獨角獸

公元1227年,「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離世。

這位將蒙古從無數個分散的部落帶到一個強大的「大蒙古國」,可謂是世界軍事史上的一代傳奇,而他的死不僅成為一個謎,也充滿了遺憾——遺憾6次征戰西夏,最終依舊以失敗而歸。

不同於成吉思汗帶著遺憾而亡,2018年,憑藉「工業互聯」的獨角獸概念,郭台銘帶著他的富士康工業網際網路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工業富聯」)衝擊A股。

從2018年2月1日首次披露招股書,到3月8日上會獲得通過,工業富聯只用了36天。

這其中還沒有排除掉春節假期的影響,如果只算工作日,富士康通過上市審批的耗時不到一個月,創下A股IPO史上的速度之最。

為何工業富聯這麼「牛」,可以憑藉綠色通道快速過會,成立三年不到即上市?

翻開工業富聯的招股書,這隻獨角獸目標是建立以雲計算、移動終端、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高速網絡和機器人為技術平台的「先進位造+工業網際網路」新生態,每一個點都戳中國家未來支撐的發展方向。

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

回望郭台銘戎馬倥傯的前半生,他所帶領的企業無一不在重要節點上順著風口借勢前進。

不僅踩准市場「風口」,更是精準借力政策「東風」,這大概也是為什麼郭台銘在中美兩國都奉被為座上賓的原因。

更重要的在面對危機時,太多企業甚至做不到轉危為安,而郭台銘卻能放下身段殺伐決斷轉危為機。

從富士康到工業富聯,從人力代工到智能製造,拿到A股獨角獸門票的郭台銘,未來還會演繹怎樣的故事呢?

彩蛋要揭曉啦~

本周四20:00我們請來了菜導好基友、菜鳥理財規劃師菜斯基,來給大家做社群課程直播分享,以後每周四都會有理財課程分享喲~

前500名還可以領取菜斯基精心挑選的理財入門電子書,添加下圖小助手微 信 cnzs03)入群聽課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深度」富士康3900億市值締造者郭台銘

作者:張譯予編輯:何曉鶴6月8日A股開盤,首日上市交易的工業富聯(601138.SH)頂格秒漲停,上漲44.01%,報19.83元/股。令人稍感意外的是,此前帶隊路演拜會機構的富士康董事長郭台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