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銘的新帝國:工業網際網路助推3900億市值超級獨角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代工給郭台銘帶來了財富和名望。

但當2010年「14連跳」發生時,這位「代工皇帝」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質疑,而他所締造的「富士康帝國」也被冠以「血汗工廠」之惡名。

/

文|閣佬

郭台銘學著旁邊的拳王鄒市明,緊握雙拳,做搏擊狀,眼神中透著堅毅。

在他們身邊,圍滿了富士康的普通員工代表,年輕的富士康人對這位年近七旬的傳奇人物充滿了崇敬之情。

在富士康三十周年慶典活動中,郭台銘邀請鄒市明參加頗有深意。

在商業世界中,郭台銘無疑也是一位常勝「拳王」。

在他的帶領下,富士康在一場場對壘中將競爭對手一個個擊倒,最終成為全球最大的代工廠。

代工給郭台銘帶來了財富和名望。

但當2010年的「14連跳」發生時,這位「代工皇帝」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質疑,而他所締造的「富士康帝國」也被冠以「血汗工廠」之惡名。

「代工廠」這頂帽子是多年來郭台銘極力想甩掉的身份負擔,今年3月8日,當富士康工業網際網路股份有限公司向證監會提交申請,並以36天的記錄「閃電」過會時,一個新的帝國仿佛正在崛起。

儘管被冠以富士康之名,但郭台銘巧妙地用了「工業富聯」作為簡稱——在普通話不太標準的南方人口中,「富」經常也會被誤念成「互」。

仔細閱讀工業富聯的招股說明書不難發現,這家從鴻海新拆分出來的公司中完全沒有了代工的痕跡,取而代之的是工業網際網路。

而在近期參加的活動中,郭台銘也樂此不疲地不斷向外界強調:「我們不是工廠,而是智能製造基地」。

但郭台銘也知道,當印記被鐫刻得足夠深時,要想消除它又豈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

於是,他為富士康制定了下一個30年的計劃,試圖用工業網際網路重塑富士康。

富士康真的能夠「重生」嗎?這個任務恐怕要留給郭台銘的繼任者。

每念完一張PPT,郭台銘都會說「下一頁」。

在以「走進歷史轉折中的富士康」為題的演講中,他用了較短的時間回顧了富士康過去30年走過的歷程,然後用了更多時間憧憬了富士康的下一個30年。

在6月6日的慶典上,郭台銘顯得很疲憊。

過去一個月里,由於工業富聯上市在即,郭台銘不得不穿梭於廣東、北京和天津,頻繁地見不同機構,會見各地官員,做著同樣的演講,反覆地講著「工業互聯」。

為此,他不惜推掉了與李嘉誠的飯局,坐了3個多小時飛機,吃了一碗陽春麵,僅為了準時出現在清華大學的課堂上。

這一次,郭台銘沒有西裝革履,而是身穿白色Polo杉、頭戴紅色棒球帽。

在和清華學子講述數字經濟如何賦能工業智造時,做了一個比喻:抓住機會,大象也能跳探戈。

大象是富士康,機會則是工業網際網路。

郭台銘善於抓機會,從而讓自己一步步成為了「大象」。

過去17 年間,富士康在他的帶領下成長了50倍,在全世界擁有130萬名員工,工廠遍布全球12個國家。

郭台銘的偶像是成吉思汗。

蒙古帝國的締造者征服歐洲時,部隊每個人帶三匹馬,輪流背負,戰士在馬背上一邊日夜兼程,一邊睡覺休整。

他還曾專門趕到內蒙古探訪成吉思汗後人,並了解「一代天驕」的戰鬥奧秘,成吉思汗後人的回答是:太陽往哪裡下山就往哪裡打。

在管理富士康時,郭台銘總結了成吉思汗的成功秘籍:方向、時機和程度都要靠速度完成。

經濟趨勢和國家政策可視為「順著太陽落下」,邊建廠邊出貨如同「馬背上行軍」。

戰場上瞬息萬變,郭台銘也善變。

在台灣業界,他被稱作「郭三條」,因為無論做什麼事情他總要列出三條或三個原則,如策略就是「方向、時機和程度」。

東京大學名譽教授中川威雄評價富士康說,以前,鴻海的方針被認為是導入日本等先進國家的高新技術,藉助中國的廉價勞動力,使用台灣的經營方針和能力。

僅用了半個世紀,成吉思汗和他的繼任者窩闊台和蒙哥便建立起了強大的蒙古帝國,其極盛時國土面積達三千餘萬平方公里,橫跨歐亞大陸,是連續疆域面積最大的帝國。

但隨著蒙哥汗的去世,蒙古帝國很快分崩離析。

郭台銘用了30年時間,締造了代工帝國,但他危機感十足。

時至今日,郭台銘依然每天工作16小時,他必須為富士康尋找到一條轉型之路。

在參加完清華大學講課後,郭台銘第二天又西裝革履地出現在100公里外的天津,來參加第二屆世界智能大會,繼續推廣「工業網際網路賦能」。

「希望各位不要說我們是工廠,」郭台銘在不同的場合說,「我們不是工廠,而是智能製造基地。

」為了撕掉代工廠的標籤,郭台銘不遺餘力。

郭台銘的創業經歷堪稱傳奇。

1973年,23歲的他靠著借來的幾千塊創業,白天跟白班干,晚上跟夜班干,夜班散場還要連軸轉,實在撐不住,才把電話簿當枕頭,睡不了多久,大清早就又爬起來接著干。

30年前,已經在台灣立足的郭台銘敏銳地抓住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時機,在深圳設立廣東深圳富士康精密組件廠,生產電腦周邊接插件。

「龍華園區的每一顆砂石、除雜草,每一塊磚、每一根鋼筋、每一個地下溝管線,甚至於排水溝的溝蓋都是我們自己做的。

」郭台銘回憶說。

他將富士康過去30年分為六個階段,每個階段均以五年為時間節點。

在回憶富士康的「歷史轉折」中,郭台銘並沒有特別提到2007年,但這一年對富士康來說至關重要。

賈伯斯在這一年推出了第一代iPhone,並且決定讓郭台銘代工生產。

此後,憑藉著來自蘋果公司的源源不斷的巨額訂單,富士康一躍成為全球最大代工廠。

同年,阿里巴巴舉行電商大會,馬雲邀請郭台銘參加,並在對話環節說道:「我這隻螞蟻可以踩死你這隻大象。

」郭台銘坦言,當年他不相信馬雲的話,但十年後信了。

對於代工廠之稱,郭台銘顯然不服。

在去年參加的一次會議上,他說「邀請我來做演講的時候,介紹我們是全世界最大的代工製造企業。

其實我們在二十年前就已經不是只有代工了。

除了代工,郭台銘確實一直在嘗試著轉型。

他或許從阿里巴巴的「網際網路+」上得到了啟發,早在十年前就摸索著嘗試「+網際網路」。

在他看來,這是富士康轉型的必由之路。

2010年,富士康推出了「門店+網站」的體系構想;2013年推出拓展品牌的在線銷售渠道「富連網」;2014年,富士康子公司FIH Mobile從國外挑選創業公司,籍此創辦自己的硬體創業公司孵化中心。

不過這些嘗試稱不上成功,與「網際網路+」相比,傳統製造業與網際網路的碰撞能否擦出火花鮮有成功案例。

2015年,富連網從天貓平台撤下,富士康計劃設立獨立的業務部門經營。

郭台銘曾為台灣錯失半導體機會而扼腕。

於是,從三年前開始,他開始嘗試「做晶片」,試圖打造一個半導體產業鏈帝國。

2017年9月,富士康集團競購日本東芝公司的內存晶片業務,但最終東芝決定將其出售給西部數據公司主導的財團,富士康布局半導體的重要一步以失敗告終。

這並未能阻擋郭台銘在半導體業務上的野心。

受此前中興事件影響,國內眾多科技企業宣布加大對半導體與晶片業務的投入。

郭台銘在清華的講話中強調:「工業網際網路需要大量晶片,我們一年需要進口400多億美金的晶片,半導體我們自己一定會做。

根據此前公開報導,設立半導體子集團後,富士康的晶片製造相關附屬公司,例如京鼎精密科技、訊芯科技和天鈺科技已經在其旗下運營。

在清華大學的演講中,他說十年前他對馬雲和阿里巴巴「看走眼」了,但這一次,「工業網際網路時代剛剛開啟,不會再看走眼」。

在經過近十年的摸索後,郭台銘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對工業網際網路更有信心

郭台銘的信心來自於工業富聯的上市。

6月8日,郭台銘並沒有出現在工業富聯上市敲鐘現場,而是出現在一場由富士康主辦的關於「未來大健康」的活動現場。

當華大基因創始人汪健演講時,他不時拿起手機拍照,並多次帶頭鼓掌。

大健康是被他盯上的另一個領域。

若無意外,接下來的半個月內,「工業富聯無疑將創造一個新的財富神話。

上市後,工業富聯總股本達197億,發行價對應的市值為2712億。

不出意外的話,首日將「頂格」上漲44%,市值將達到3900億元,成為中國最大市值科技公司。

從工業富聯申請IPO伊始,這家「新富士康」便備受關注。

除了「閃電」過會,在它的股東名單中,甚至有馬雲、馬化騰、李彥宏的身影。

很顯然,BAT也不想錯過這次財富盛宴。

如果仔細閱讀工業富聯的《招股說明書》不難發現,儘管被冠以「富士康」的頭銜,但這家超級獨角獸卻與公眾理解中的代工企業富士康並不相同。

《招股說明書》顯示,工業富聯的核心也為分為三大塊。

第一塊是網絡設備、通信設備及網絡電信設備構建;第二塊是智慧型手機高精密金屬/高分子聚合物機構件;第三塊是雲服務設備(伺服器、數據中國設備)。

工業富聯被追捧的另一個原因或許在工業網際網路的市場前景。

據IDC統計,中國工業網際網路市場2017年的市場規模增長至919億美元,預計2020年可實現1275億美元。

另據預測,到2025年工業網際網路將創造82萬億美元的經濟價值,占到全球經濟總量的1/2。

賽迪智庫的研究表明,工業網際網路平台擁有三大特徵,分別是網絡效應、馬太效應、替代效應。

在賽迪智庫看來,工業網際網路平台的價值將遠遠超過消費網際網路平台。

在參觀完富士康的新工廠後,中川威雄感慨說,富士康起家的模具製造工廠規模在全世界第一,這幾年又在實施模具製造自動化、無人化,這在全世界也是前所未有的。

事實上,過去幾年,富士康的熄燈工廠、無人化、自動化智慧型手機生產線廠和精密刀具、模具生產線廠一直被當成秘密武器「雪藏」了起來,直到工業富聯上市才正式對外。

郭台銘善言。

在他的公開講話中,總給人留下口若懸河的印象。

但在6月6日慶典活動的演講中,在這個屬於自己的主場,他一反常態說的不多。

過去,郭台銘喜歡用各種各樣的動物比喻,來形容當前的商業局勢。

他曾用「神仙、老虎、狗」來比喻做生意,接到生意的時候,就像個神仙;交不出貨來的時候,被人家罵得像狗一樣;到外面去跟競爭對手打的時候,就像只老虎。

在做代工的時候或許如此,但在工業網際網路市場,工業富聯的上市已經為他拔得頭籌。

1995年,郭台銘在富士康《鴻橋》月刊創刊時寫了一句話:21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請謹記在心,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工作中學習,學習後工作,胸懷千萬里,心思細如絲」。

郭台銘抓住了21世紀的開頭。

下一個30年,富士康能摘掉代工的帽子嗎?

文章轉載自商業暴風眼(ID:prim-nonsense),本文經作者授權發布,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市場觀察》雜誌中國營商風向標

微信ID:scgczz長按關注中國商業走向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