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連外媒都質疑富士康「血汗工廠」, 郭台銘憑啥自稱高科技企業?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6月22日,富士康(工業富聯)終於踩了一次跌停急剎車,開盤後富士康股價小幅反彈。

但是陰霾還未完全散去。

就目前18.7的股價來說,距離發行價13.77元/股,富士康僅差兩個左右跌停。

在A股掛牌交易之後,僅僅第四天,股票就打開了漲停板,此後5個交易日,富士康股價便開啟了持續下跌之路,市值蒸發1488億元,媒體紛紛稱之:富士康把一個聯通、一個寧德時代跌沒了。

這一回,宣稱「我們不是工廠,而是智能製造基地」的郭台銘,怕是失望了。

從「富士康」到「工業富聯」,郭台銘在致力摘掉代工帽子的路上可謂不予餘力。

據招股書,工業富聯本次發行所募集資金總額達272.53億元,主要投向下列八大項目:

一、工業網際網路平台構建(總投資額約21.17億元);二、雲計算及高效能運算平台(總投資額約10.05億元);三、高效運算數據中心(總投資額約12.16億元);四、通信網絡及雲服務設備(總投資額約49.68億元);五、5G 及物聯網互聯互通解決方案(總投資額約6.33億元);六、智能製造新技術研發應用(總投資額約51.08億元);七、智能製造產業升級(總投資額約86.62億元);八、智能製造產能擴建(總投資額約35.45億元)

在帶上了「工業網際網路平台」、「雲計算及高效能運算平台」、「高效運算數據中心」、「通信網絡及雲服務設備」等募資標籤之後,代工企業一轉身就成為「工業網際網路企業」,市盈率也由10倍左右到發行之時17倍。

但奈何天不遂人願,不僅資本市場用腳投票,富士康「血汗工廠」的報導,近期也屢次見諸媒體。

據英國《衛報》報導,亞馬遜承認,富士康在中國非法雇用8000名派遣員工從事Echo智能揚聲器和Kindle的生產,沒有向這些人支付合理的加班工資。

據《觀察家報》對湖南衡陽生產工廠進行的調查,富士康工廠目前有超過四成的員工為派遣員工,人數多達8000人。

但《勞動法》規定,派遣員工不能超過總員工10%。

這些人加班時按照正常工作時間計算加班費,並非中國法律和亞馬遜的供應商規定的1.5倍工資。

富士康為亞馬遜代工的工廠員工每月加班時間超過100小時。

就連外媒都開始質疑富士康「血汗工廠」,那麼,郭台銘有什麼底氣,把富士康稱作高科技企業呢?實際上,就拿招股說明書的數據來看也是分分鐘打臉。

2015年-2017年凈利潤率分別約為5.3%、5.3%和4.6%,而2018年一季度凈利潤率更是下跌到3.4%。

一家高科技企業的凈利潤總在5%及以下徘徊?

2015年-2017年,富士康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75%、2.01%和2.24%。

此外,富士看共有29萬員工,其中78%依然是大專以下學歷,只有1500名碩士畢業生。

這個比例的研發投入,貌似和依靠廣告的藥企水平差不多?而員工構成,更是連藥企都不如?

2015年-2017年,富士康精密工具和工業機器人銷售收入分別為9.34億元、6.51億元和9.66億元,占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0.35%以下。

高科技產品收入比重這麼低,這更像是對中國高科技公司開的玩笑?

就目前而言,富士康的本質依舊是代工廠,只不過和其它普通的代工廠比起來,它是全球最大代工廠,代工的對象是蘋果、康柏、惠普這一類世界級的高科技企業。

自從從賈伯斯手上拿下蘋果的代工權後,依靠蘋果訂單,富士康真正坐實了最大代工廠的稱譽。

但事情總是有反面,過度依賴蘋果的訂單,富士康也就為自己埋下一顆雷。

據媒體報導,受iPhoneX後續銷量不如預期,富士康的營收就出現了環比下滑。

雖然說富士康要向「科技公司」轉型的願望是好的,但若僅為高科技企業做代工服務就宣稱自己是高科技企業,還顯得為時尚早,投資人也難以認可,畢竟,掌握核心技術才是成為一家科技公司的立足之本。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