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被禁,中芯崛起?國內大量投資湧向中芯國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華為禁令被正式宣告延長一年的當天,中芯國際就宣布獲得了國內兩大基金投資22.5億美元,這無疑是華為在不能通過台積電代工之後,國內會有大量訂單轉向中芯國際的前兆,同時這也證明作為國內晶片代工最強的廠商,中芯國際的前景被眾人看好。

而在獲得了這22億美元的投資後,中芯國際的註冊資本從35億美元,激增到了65億美元。

這對中芯國際既是一個發展的動力,同時也是一種壓力。

在上周五,美國商務部宣布了限制措施,限制了「華為使用美國技術和軟體在國外設計和製造晶片的能力」,並「切斷了華為繞開美國出口管制的努力。

」這樣在120天後,如果相關廠商沒有獲得新的臨時許可證,那麼華為將無法在海外從和美國技術有關的任何廠商那裡獲得晶片代工以及元器件,這也使得華為不得不將大量的訂單轉向國內,目前來看,中芯國際無疑是最大的受益者。

從各個渠道的消息反饋來看,中芯國際已經和華為重新簽下了14nm的訂單,而且數量不少,基本上除了高端的5nm以及7nm晶片之外,華為各種晶片未來都要依靠中芯國際代工。

只不過中芯國際的設備也大量使用了美國的技術和軟體,而禁令中明確規定依賴美國設備、IP或設計軟體的非美國晶片製造商必須申請臨時許可證,才能出售給華為或其114個子公司。

所以理論上在120天後,無論是台積電還是中芯國際,都必須要申請臨時許可證,才能繼續為華為代工晶片。

當然和台積電不一樣,中芯國際畢竟是國內的公司,而且生產的晶片目前最先進也不過14nm,遠遠達不到台積電7nm和5nm的能力,所以通過各種方法和渠道,繼續為華為代工晶片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

不過台積電可能就沒那麼幸運了,目前華為是台積電僅次於蘋果的第二大客戶。

根據媒體報導的數據,華為占台積電年收入的15%以上。

儘管台積電在沒有華為的情況下,依然會有眾多A級客戶填補上華為的空白,畢竟台積電的7nm和5nm業務都不愁沒有客戶,但突然失去了這麼一個大客戶,台積電的代工廠必然會受到巨大的負面影響。

台積電之前已經花費巨資預備在美國建立5nm製程的工廠,並且將會在2024年啟動。

不過這一行為恐怕無法說服美國給予台積電為華為代工晶片的許可證。

當然華為之前的訂單不受到這次禁令的影響,預計5nm的晶片在9月就能交付給華為,屆時華為的Mate40系列手機應該可以正常發布。

儘管台積電會因為失去華為而遭受不小的經濟損失,但是這也給了其他廠商機會,畢竟華為有大量的設備需要晶片,台積電如果因為美國的壓力而無法繼續和華為合作,那麼華為肯定會選擇抗壓能力強,或者說顧慮相對較小的國內廠商,那麼中芯國際幾乎是目前唯一的選擇。

中芯國際目前接近20%的收入來自華為,可以預期在未來一段時間,華為在中芯國際中的業務份額將大大增加,甚至有希望超過30%。

中芯國際目前每月可以生產6000片14nm晶圓,但已經計劃將這一數字提高到35000片,儘管良率和效率還需要提升,且35000片的數量恐怕也無法滿足華為的需求,但這畢竟只是一個開始,在獲得大量投資的同時,中芯國際的技術能力也在踏實的提升。

目前中芯國際正在努力克服7nm製程的量產問題,不過現實的問題是沒有7nm的EUV光刻機,本來已經下了訂單給了錢,不過荷蘭ASML限於各種原因,一直沒有交付給中芯國際,這也使得中芯國際的7nm業務無從談起。

至於國內自研發的光刻機,要到2021年才能出貨28nm光刻機,所以短時間內華為只能將部分中低端晶片代工交給中芯國際,高端7nm和5nm晶片,在120天後如果情況沒有改善,就只能向第三方廠商購買了,比如高通、聯發科等等,而且還要能買到才行……

禁令的確對華為帶來了極大的困難,但同時這也是個促進國內半導體行業發展的一個機會,就像華為說的一樣:除了勝利,已無路可走!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台積電如何逼退三星?

作為新一代處理器的首選代工廠,台積電看起來已經擁有相當濃厚的實力,其中最新的7nm工藝更是獲得了許多晶片公司的青睞,基本上晶圓代工均是由台積電來進行,包括華為麒麟980處理器,蘋果A12處理器,...

風雲變幻的晶圓代工市場

在過去的一年裡,全球晶圓代工廠的格局發生了變化。文︱Daniel Nenni譯︱編輯部圖︱TrendForce在過去的一年裡,全球晶圓代工廠的格局發生了變化。其中英特爾悄然取消代工業務,而格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