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區堪比125個紫禁城,華為人數的6倍,代工大王郭台銘的商業神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有些人,不需要教育,就喜歡幹大事。

這句話放到郭台銘身上,恰恰正好,從一名生產塑料製品的小老闆,到成為世界知名的代工巨頭富士康的掌舵人,他成就了無數的商業「神話」。

如今,69歲的郭台銘在媽祖的指引下又宣布放棄百億身家競將選台灣領導人一職,繼續發光發熱。

他這一生,可謂是一段傳奇,69年回首,恍如隔世。

01

藉機創業

1974年,郭台銘經朋友介紹得知,有個外商有一批塑料零件的訂單,急需找工廠生產。

當時,雖然台灣的航運貿易正蒸蒸日上,但在航運公司工作的郭台銘認為,只有開工廠才能發展出更好的事業。

所以,郭台銘借這次機會從母親那裡借來的10萬台幣,和朋友一起成立了鴻海塑料企業有限公司,接下了外商的這筆訂單。

但鴻海初期並不順風順水,工廠蓋起來之後,公司卻窮到連模具都買不起,郭台銘四處找模具廠幫忙,千辛萬苦生產搞起來,不到1年光景,又遇到石油危機,經濟凋零。

面對步入經營困難的鴻海,朋友股東陸續洗手上岸,留下郭台銘一人支撐局面。

但「光腳不怕穿鞋的」,電視機按鈕做不下去了,那就換一個。

經過大量的市場調查之後,郭台銘了解到電子遊戲機及計算機是未來的主流電器設備,而計算機各部件的連接器有著很大的市場需求。

於是,他再向岳丈借了70萬,將公司業務由先前的電視機旋鈕生產轉向做計算機的連接件,咬緊牙關要突圍。

「我們做計算機連接器有什麼優勢?我想最大的優勢就是,至少我們還有製造技術,這比我們創業時什麼都不懂好多了!」郭台銘在內部會上給員工打氣。

1981年,面臨轉型的鴻海成功開發連接器產品。

藉此,郭台銘正式做起了計算機生意
,並以「量大、底價」的策略快速占據市場,擴大規模。

02

三次轉折

從連接器「干到」代工巨頭

艱難轉型之後,郭台銘認為鴻海的過去可以稱為「製造導向」時代,即以自己的製造能力來衡量做什麼業務;而現在,鴻海應該走向「市場導向」時代,即市場需要什麼產品,自己就做什麼業務。

次年,公司改名為「鴻海精密工業有限公司」,從「製造導向」轉型成「市場導向」,這是鴻海的第一次重要轉折。

方向對了,接下來的鴻海一騎絕塵。

1985年入選台灣製造業1000大公司並開始在台灣之外開拓市場,郭台銘又創出「FOXCONN」品牌,也就是我們現在熟知的「富士康」。

說到富士康,1988年是個繞不開的年份

這一年,郭台銘帶著他的廠子踏進了大陸市場,當時大陸經濟剛開始發展,人口紅利逐年增加,人員成本和建設投資遠比台灣低得多,富士康在大陸也迎來了快速擴張期。

隨著郭台銘一句:看得見的土地我全要了

鴻海的第二次轉折來臨,從珠三角到長三角到環渤海、從西南到中南到東北,30餘個鴻海科技工業園平地而起,規模甚至能一年翻好幾倍。

背靠更低的成本,更大的資源後盾,和急速增長的製造大軍,郭台銘不斷挑戰量大、價低的更高境界:「赤字接單,黑字出貨」, 以低於競爭對手的價格「赤字接單」,通過成本控制讓自己獲利,即「黑字出貨」。

這時候,鴻海發展歷程中最至關重要的人出現了,他就是蘋果上一任掌門人:賈伯斯。

90年代中期,賈伯斯為了拯救市場地位急速下滑的蘋果,推出了iMac電腦,半透明的外殼和糖果色在當時來說是一大亮點,但也是一大難題。

而當時的蘋果已經沒有資金能力建設製造工廠,賈伯斯開始謀求找尋代工廠這條路子。

但因為外觀和外形在當時四四方方的電腦中顯得格外獨特,很考驗代工廠商的成本控制能力、量產能力和模具研發能力。

經過蘋果的多方比較,這個「燙手山芋」最終落到了富士康手裡,一番研究之後,富士康採用一體成型的解決方案,品質好,報價低,蘋果方面非常滿意,大量的iMac訂單蜂擁而至。

這也是鴻海迎來的第三次重大轉折點:成為蘋果供應商。

在這之後,鴻海更是拿到了第一代iPhone的生產訂單,其結果,正如我們如今所知,蘋果手機的市場一路飄升,成為了智慧型手機時代的「王者」,而鴻海則成為了世界第一大代工巨頭,市值超一萬億。

03

要想生存,先學競爭

蘋果給了鴻海生存的能力,而鴿子則教會了郭台銘競爭的本事。

在鴻海走入正軌之後,郭台銘每年夏天都會帶著女兒去公園餵鴿子,有一年突然看見禁止餵鴿子的牌子,詢問管理員後才得知,因為公園的鴿子常年被遊客餵養,失去了覓食能力,冬天遊客減少之後,鴿子失去了和其它鳥類搶食的能力,大部分都餓死了。

一件小事,卻讓郭台銘如當頭棒喝,那一刻他明白了一個道理:要想生存,就要先學會競爭。

如何增加鴻海的競爭力呢?郭台銘曾說:「不會就要學,不懂就要問

哪怕你是抄襲,你也得抄個明白,想保住面子的人,最後可能會連里子也輸掉。

而郭台銘進軍大陸的時候,不止一次提及「建立最強的製造基地,打造長久生存能力」,現在看來,鴻海成為世界第一的代工廠,收攬無數巨頭的訂單,也正是因為旗下富士康強大的加工能力。

之後郭台銘也一路馬不停蹄的擴廠,再擴廠,同時也把製造能力不斷多元化,一直涉及電子行業全鏈條,無論是加工零件還是加工成品的訂單,富士康都能統統消化。

時至今日,除了台灣本土的另一家代工廠和碩能與之一戰外,鴻海的代工能力在全球也是首屈一指。

04

跟著這樣的人

有「打天下」的感覺

「一放假就會生病,工作本身就是一種享受。

」這也是郭台銘對自己69年人生的總結。

回顧自己的創業經歷時郭台銘曾說,「現在資源、資金、資訊如此發達,機會遍地都是,人也都聰明,關鍵就是看你有沒有決心、毅力

如有這種精神,就算這個事情不成,還有下個事情,下個事情還不成,再下一個,總能成。

除了擁有一往無前的精神外,在創立鴻海四十幾年的時間裡,郭台銘還經常被指責霸道,獨裁。

他不但不拒絕這樣的評價,還不斷強調:挑老闆的時候,越嚴厲越凶的人越要跟!而對於高層主管,郭台銘的要求更為嚴格。

他隨時向他們提問,如果答不上來,罵人的話立刻脫口而出。

那些千萬富翁們,照樣要在會議桌前罰站。

就比如曾被形容是「鴻海戰將」的謝冠宏,就因身在飛機上,無法立刻趕回公司開會,被郭台銘當場開除。

原本想要在鴻海營業收入突破「一兆」新台幣退休的他,一次又一次的「食言」,古稀之年依然為了上百萬員工而奔波。

如今古稀之年的他經常會被問起:「賺了這麼多錢還這麼努力,是不是腦袋壞掉了?」

對此,郭台銘總是哭笑不得,他說:「我不圖什麼享受,我真正在享受的,是自己達成工作目標的成果,而不是錢帶來的物質和個人享受。

一位和郭台銘共事幾十年的高管曾公開表示,跟著郭台銘,有「打天下」的感覺。

富人各有各的煩惱,但有同樣的憎恨,同樣家大業大的任正非也曾說,一個人和組織的最大敵人是「怠惰」,人傾向於享受安逸,沒有人會找苦吃、找罪受,但如果一個人不經過挫折,就不知道如何走向正確道路。

磨難是一筆財富,而我們沒有經過磨難,這是我們最大的弱點。

這些在今天被人熟知的企業家,不管起點如何,無不是戰勝了自己熬過了苦難,方得今日之彩虹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郭台銘分拆鴻海帝國 新材料業務大陸上市?

雖然股市最近震盪得有些厲害,但這並不妨礙場外公司對A股的熱情,包括正在實施分拆戰略的鴻海集團。幾 天前,代工巨頭掌門人郭台銘在富士康台灣母公司鴻海精密的股東大會上表示,正考慮未來3~5年內分拆子...

「深度」富士康3900億市值締造者郭台銘

作者:張譯予編輯:何曉鶴6月8日A股開盤,首日上市交易的工業富聯(601138.SH)頂格秒漲停,上漲44.01%,報19.83元/股。令人稍感意外的是,此前帶隊路演拜會機構的富士康董事長郭台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