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剖析,國產晶片目前到底什麼水平?
文章推薦指數: 80 %
2020年5月15日,華為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一周年前夕,美國對華為的限制措施再次升級,要求採用美國技術和設備生產晶片的企業,必先經過美國批准才能出售給華為。
華為表示,一旦美國新規落地,將衝擊華為全球170多個國家客戶、數千億美元的網絡擴容、維護,並影響30多億人口的信息通訊。
華為「禁售」的升級,也再次將中國「晶片」受制於人的尷尬局面推至輿論的風口浪尖。
「中國芯痛」「中國為何造不出強大晶片」的質疑此起彼伏。
正如大家所見,晶片是世界上最難掌握的核心技術之一,也是衡量一個國家科技實力的重要標準之一。
「上海用長達20年的輸血,給大陸晶片行業,留下最後一束炬火。
我們期待下一個20年,將是屬於中國「芯」的20年。
」
但是目前中國大陸晶片的真實現狀就是,落後西方5-10年,甚至更多。
晶片生產大致分晶片設計、晶片製造、晶片封測三大環節。
晶片設計的工具,用的是國外的EDA軟體,就連中國最好的晶片設計公司華為海思,也只是剛剛開始「去美國化」。
目前台積電是全球最大最好的晶片製造廠商,已經實現5納米工藝制式的量產,而大陸最好的晶片製造公司中芯國際,剛剛完成14納米的量產。
這個行業不但燒錢,而且周期長,技術更新快,你剛研發出來,別人已經開始打價格戰。
這意味著,前期要不斷砸錢,還見不到水花。
對民營資本而言,這是無法承受之痛。
事實就是根本沒人在乎這些,既然國外的晶片有得買。
國產的晶片,罵就對了。
十年飲冰,難涼熱血。
即使如此,但不要忘記仍有許多人堅守在工作崗位,未忘初心。
不管怎麼說,相信所有晶片創業企業都有一個初心,那就是做好晶片。
做不好晶片,其他無從談起。
國產晶片要更好地發展,作為行業人,晶片企業要不忘初心,晶片產品要體現價值,晶片投資要正向引導。
2009年,中芯國際創始人張汝京因台積電起訴而下課,從而經歷了一段沒有技術主幹的探索期。
那時,中芯國際雖號稱中國晶片巨頭,但與國內同行的技術差距並不大。
2017年,神秘人物梁孟松加入中芯國際,企業迎來了加速發展期。
一年後,中芯國際的晶片製程提升到14nm工藝,產品良率提升到95%,至此,中芯國際奠定了國內晶片「一哥」的地位。
梁孟松和中芯國際創始人張汝京,都出自台積電。
在此之前,梁孟松曾在三星電子擔任研發部總經理,並在2011-2015年將三星的晶片製程工藝,提升到和台積電的同一水平。
結果,台積電依然揮舞起訴大棒,將梁孟松逼走。
於是兩年後,梁孟松加入中芯國際。
而為了應對今天的困境,中國晶片產業發展一直在走生態路線,基本兼顧了全產業鏈的大部分環節。
2017年IC Insights報告顯示,全球前十大IC設計企業中,華為海思已名列第7位。
一邊企業在推動,一邊國家也在布局。
2014年9月,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簡稱「大基金」)成立,重點投資集成電路晶片製造業,兼顧晶片設計、封裝測試、設備和材料等產業,涵蓋了IC產業上、下游。
公開資料顯示,大基金在製造、設計、封測、設備材料等產業鏈各環節投資比重,分別為63%、20%、10%、7%。
正是大基金出現後,國內晶片公司掀起集體上市潮,且上市之路都一路綠燈。
這基本坐實了中國在晶片領域全方位、全生態布局的基本思路。
也通過現實證明了未雨綢繆非常有必要。
截止2020年5月,聞泰科技、兆易創新、瀾起科技、三安光電、中微公司、韋爾股份、匯頂科技等公司,市值紛紛突破千億。
它們在各自的領域,以領頭羊的身份引領著中國晶片產業崛起。
像匯頂科技的光學指紋模塊,已經在國產手機中得到廣泛使用,是距離我們最近的國產晶片之一。
而基於中國在5G、AI、物聯網等「新基建」的全面帶動,中國的晶片市場將迎來一輪爆發,並推動中國晶片生態的整體進步。
從2013年備戰至今,中國晶片產業技術薄弱,依然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對於晶片設計標準的壟斷,一位專業人士曾經以汽車行業舉例:國內晶片公司造晶片,就好像汽車零件廠商造出一個世界領先的零件,卻無人採購。
不是零件不能用,而是汽車製造時,零件參數都是照抄國外的。
企業也不知道零件參數為什麼設置成這樣,一旦換了新零件,害怕出現難以預料的問題,這正是大部分中國晶片企業的困境。
因為未知領域太多,所以從晶片設計到晶片應用,能夠形成一定自主權的,也只有華為海思、匯頂科技等寥寥幾家。
晶片設計公司寄人籬下,晶片製造公司也並不好過。
晶片行業,向來贏家通吃。
通常是,老大吃好、老二吃飽,老三、老四可能生死難料。
比如,手機SOC,大部分來自台積電;內存和儲存晶片,大部分來自三星;手機相機的CMOS晶片,主要來自索尼和三星。
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可以在iPhone 6s的A9晶片上找到一些原因。
2015年,蘋果將A9晶片交給三星和台積電兩家企業一起生產,其中三星使用14nm工藝,台積電使用16nm工藝。
台積電的16nm工藝製程看似落後,但晶片實際投入市場後,不但性能不輸,在功耗和發熱控制上比三星的14nm更為優秀。
鑒於晶片表現上的巨大差異,蘋果公司一度因A9晶片混用的輿論倍感壓力。
大廠之間,尚且贏家通吃,小廠的生存窘境可想而知。
集邦諮詢數據顯示,中國1380家晶片設計企業中,80%以上企業年營收少於1億。
雖然這類企業的整體營收增速達到13.4%,但因為中國晶圓廠的代工產能無法滿足晶片設計高漲的需求,導致缺口一直在擴大。
在IC Insights 5月報告中,雖然海思衝進了全球前10,但也只是第10;晶片代工上,因為受制於光刻機,只能在14nm做文章,而台積電和三星已向5nm進發。
晶片的戰爭,從中國尋求自立的開始,就註定是一場持久戰。
此外,稀有材料和人才保障也是中國晶片生態茁壯成長的重要土壤。
而這些,都是我們尚未深入涉足的領域。
中國,不能沒「芯」!我們不能在晶片上,被人家死死地卡住脖子。
所以,國產芯還是繼續加油!
各位小夥伴們,你們對此都有什麼樣的看法和意見呢?歡迎在評論區中留言討論,期待你們的精彩評論!
砸117億擴產14納米,年底試產7納米,「台積電叛將」成中芯發動機
英國小說家狄更斯在小說《雙城記》里有一句名言,「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這句話用來形容中國當下的半導體產業再適合不過。隨著中美貿易摩擦加深和美國對中國國家戰略「中國製造2025...
「科技50專題」之 中芯國際:國內晶片代工龍頭、國之重器
【科技50專題】:平頭哥深入研究科技領域,每一篇文章,耗費心血,字字斟酌,一字千金!晶片是當今全球高端製造業的代表,在前文「晶片製造的工藝流程中」,我們分析了從晶片的設計、製造、封裝的各個環節,...
中芯國際美股退市,意欲何為?
國內頂級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24日宣布,經董事會批准,將其美國預托證券股份從紐約證券交易所退市,於2019年6月13日及該日期之後,中芯國際的美國預托證券股份將不再於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
晶片製造獲重視,中芯國際可望加速追趕三星和台積電
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大基金自2014年成立以來,投資比例最高的就是晶片製造,占比高達67%,凸顯出中國對晶片製造的重視,而作為國產晶片製造領頭羊的中芯國際可望因此獲益,在晶片製造工藝方面加快追趕...
中芯取得重大突破,首次量產14納米晶片,對國產手機是利好!
我國是晶片進口第一大國,進口晶片的費用已經超過進口石油。但是沒有辦法,由於晶片是最全球最核心高科技技術,中國在晶片領域的差距十分巨大。中國最強的高科技企業華為,雖然擁有研發高端晶片的能力,但卻無...
華為海思神助攻中芯,梁孟松加盟國家隊讓台積電和三星成為色盲!
10月16日,華為在德國慕尼黑髮布了新款旗艦手機Mate 10。這款新產品被知名的科技外媒Mashable稱作“華為最有企圖心的一款智慧型手機”。這也是一款搭載
中國晶片製造工藝取得進展,可望在更先進工藝上與海外企業競爭
自2014年以來中國對晶片產業高度重視,中國的晶片設計企業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不過在晶片製造工藝上中國進展緩慢,中國最大的晶片製造企業中芯國際一直努力研發先進的製程工藝,不過其在28nm工藝上遭...
華為5G業務順利開展,背後有中芯國際與台積電的力挺
6月29日,G20大會在日本召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川普在大阪舉行會晤,川普表示,美方希望通過協商,妥善解決兩國貿易平衡,為兩國企業提供公正待遇。據環球時報報導,在中美元首的會晤結束後,川...
中芯國際回歸內地資本市場,中國晶片補上關鍵一環
5月5日,中芯國際公告擬發行不超過16.86億股人民幣股份,並計劃在科創板上市。募集的資金在扣除發行費用後,打算將其中的40%投資於「12寸晶片SN1項目」,20%用於先進及成熟工藝研發項目的儲...
國產"芯"風暴已來!中國晶片代工巨頭崛起:中芯搶下華為晶片訂單
眾所周知,晶片、作業系統對於全球科技企業而言,無疑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是在全球科技行業中,技術壁壘最高、最難以突破的技術領域,這一點也是能夠從我國科技行業在過去十幾年的發展時間中,都能夠得到...
中芯國際14nm工藝已正式量產,2021年出貨
10月11日消息,據犀牛財經的報導,中芯國際近日表示,通過加大研發投入,旗下的14nm工藝製程晶片已經實現量產,並將於2021年正式出貨。技術的不斷進步,讓中芯國際市值也一路高歌,市值一度突破5...
台積電被格羅方德指控壟斷對於華為海思來說是好消息
據外媒報導,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想歐盟執委會投訴,指控全球最大半導體代工巨頭台積電運用不公平的手段設法阻礙客戶轉向競爭對手,導致格羅方德等在競爭中處於不公平的地位,這對於華...
台積電前干將梁孟松入伙,中芯國際能否擠入晶圓代工前三位?
一則半導體行業的傳言在沸沸揚揚近一年後終於塵埃落定。10月16日晚,中芯國際(00981)發布公告稱,已委任前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台積電」)資深研發處長梁孟松為公司聯合執行長,原...
以中芯國際(00981)為例,看中國的集成電路製造產業發展
本文來自於「寧南山」微信公眾號,原標題為《進軍最高水平精密製造---中國的集成電路製造產業》。集成電路產業是中國產業升級的重中之重,我們都知道汽車是人類第一大工業,中國在汽車領域和先進國家差距很...
中國第二個"台積電"誕生!中芯國際將搞定7nm工藝:華為成最大客戶
眾所周知,在全球晶片代工市場中,絕大部分的晶片代工市場份額都被台積電、三星所壟斷,因為台積電、三星擁有最為先進的晶片製造技術,在2020年,台積電、三星更是會進入到5nm晶片工藝時代,反觀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