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先進位程工藝梳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目前,已經量產的主流先進半導體製程工藝已經來到了7nm,明年,5nm也將量產。
而從製程工藝的發展情況來看,一般是以28nm為分水嶺,來區分先進位程和傳統製程。
下面,就來梳理一下業界主流先進位程工藝的發展情況。
28nm
由於性價比提升一直以來都被視為摩爾定律的核心意義,所以20nm以下製程的成本上升問題一度被認為是摩爾定律開始失效的標誌,而28nm作為最具性價比的製程工藝,具有很長的生命周期。
在設計成本不斷上升的情況下,只有少數客戶能負擔得起轉向高級節點的費用。
據Gartner統計,16nm /14nm晶片的平均IC設計成本約為8000萬美元,而28nm體矽製程器件約為3000萬美元,設計7nm晶片則需要2.71億美元。
IBS的數據顯示:28nm體矽器件的設計成本大致在5130萬美元左右,而7nm晶片需要2.98億美元。
對於多數客戶而言,轉向16nm/14nm的FinFET製程太昂貴了。
就單位晶片成本而言,28nm優勢明顯,將保持較長生命周期。
一方面,相較於40nm及更早期製程,28nm工藝在頻率調節、功耗控制、散熱管理和尺寸壓縮方面具有明顯優勢。
另一方面,由於16nm/14nm及更先進位程採用FinFET技術,維持高參數良率以及低缺陷密度難度加大,每個邏輯閘的成本都要高於28nm製程的。
28nm處於32nm和22nm之間,業界在更早的45nm階段引入了high-k值絕緣層/金屬柵極(HKMG)工藝,在32nm處引入了第二代 high-k 絕緣層/金屬柵工藝,這些為28nm的逐步成熟打下了基礎。
而在之後的先進工藝方面,從22nm開始採用FinFET(鰭式場效應電晶體)等。
可見,28nm正好處於製程過渡的關鍵點上,這也是其性價比高的一個重要原因。
目前,行業內的28nm製程主要在台積電,GF(格芯),聯電,三星和中芯國際這5家之間競爭,另外,2018年底宣布量產聯發科28nm晶片的華虹旗下的華力微電子也開始加入競爭行列。
雖然高端市場會被 7nm、10nm以及14nm/16nm工藝占據,但40nm、28nm等並不會退出。
如28nm~16nm工藝現在仍然是台積電營收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在中國大陸建設的代工廠,就是以16nm為主。
中芯國際則在持續提高28nm良率。
14/16nm
14nm製程主要用於中高端AP/SoC、GPU、礦機ASIC、FPGA、汽車半導體等製造。
對於各廠商而言,該製程也是收入的主要來源,特別是英特爾,14nm是其目前的主要製程工藝,以該公司的體量而言,其帶來的收入可想而知。
而對於中國大陸本土的晶圓代工廠來說,特別是中芯國際和華虹,正在開發14nm製程技術,距離量產時間也不遠了。
目前來看,具有或即將具有14nm製程產能的廠商主要有7家,分別是:英特爾、台積電、三星、格芯、聯電、中芯國際和華虹。
同為14nm製程,由於英特爾嚴格追求摩爾定律,因此其製程的水平和嚴謹度是最高的,就目前已發布的技術來看,英特爾持續更新的14nm製程與台積電的10nm大致同級。
今年5月,英特爾稱將於第3季度增加14nm製程產能,以解決CPU市場的缺貨問題。
然而,英特爾公司自己的14nm產能已經滿載,因此,該公司投入15億美元,用於擴大14nm產能,預計可在今年第3季度增加產出。
其14nm製程晶片主要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及俄勒岡的D1X晶圓廠生產,海外14nm晶圓廠是位於愛爾蘭的Fab 24,目前還在升級14nm工藝。
三星方面,該公司於2015年宣布正式量產14nm FinFET製程,先後為蘋果和高通代工過高端手機處理器。
目前來看,其14nm產能市場占有率僅次於英特爾和台積電。
台積電於2015下半年量產16nm FinFET製程。
與三星和英特爾相比,儘管它們的節點命名有所不同,三星和英特爾是14nm,台積電是16nm,但在實際製程工藝水平上處於同一世代。
2018年8月,格芯宣布放棄7nm LP製程研發,將更多資源投入到12nm和14nm製程。
格芯制定了兩條工藝路線圖:一是FinFET,這方面,該公司有14LPP和新的12LPP(14LPP到7LP的過渡版本);二是FD-SOI,格芯目前在產的是22FDX,當客戶需要時,還會發布12FDX。
聯電方面,其14nm製程占比只有3%左右,並不是其主力產線。
這與該公司的發展策略直接相關,聯電重點發展特殊工藝,無論是8吋廠,還是12吋廠,該公司會聚焦在各種新的特殊工藝發展上。
中芯國際方面,其14nm FinFET已進入客戶試驗階段,2019年第二季在上海工廠投入新設備,規划下半年進入量產階段,未來,其首個14nm製程客戶很可能是手機晶片廠商。
據悉,2019年,中芯國際的資本支出由2018年的18億美元提升到了22億美元。
華力微電子方面,在年初的SEMICON China 2019先進位造論壇上,該公司研發副總裁邵華發表演講時表示,華力微電子今年年底將量產28nm HKC+工藝,2020年底將量產14nm FinFET工藝。
12nm
從目前的晶圓代工市場來看,具備12nm製程技術能力的廠商很少,主要有台積電、格芯、三星和聯電。
聯電於2018年宣布停止12nm及更先進位程工藝的研發。
因此,目前來看,全球晶圓代工市場,12nm的主要玩家就是台積電、格芯和三星這三家。
台積電的16nm製程經歷了16nm FinFET、16FF+和16FFC三代,之後進入了第四代16nm製程技術,此時,台積電改變策略,推出了改版製程,也就是12nm技術,用以吸引更多客戶訂單,從而提升12吋晶圓廠的產能利用率。
因此,台積電的12nm製程就是其第四代16nm技術。
格芯於2018年宣布退出10nm及更先進位程的研發,這樣,該公司的最先進位程就是12nm了。
該公司是分兩條腿走路的,即FinFET和FD-SOI,這也充分體現在了12nm製程上,在FinFET方面,該公司有12LP技術,而在FD-SOI方面,有12FDX。
12LP主要針對人工智慧、虛擬現實、智能手機、網絡基礎設施等應用,利用了格芯在紐約薩拉托加縣Fab 8的專業技術,該工廠自2016年初以來,一直在大規模量產格芯的14nm FinFET產品。
由於許多連接設備既需要高度集成,又要求具有更靈活的性能和功耗,而這是FinFET難以實現的,12FDX則提供了一種替代路徑,可以實現比FinFET產品功耗更低、成本更低、射頻集成更優。
三星方面,其晶圓代工路線圖中原本是沒有12nm工藝的,只有11nm LPP。
不過,三星的11 LPP和格芯的12nm LP其實是「師出同門」,都是對三星14nm改良的產物,電晶體密度變化不大,效能則有所增加。
因此,格芯的12nm LP與三星的12nm製程有非常多的共同之處,這可能也是AMD找三星代工12nm產品的原因之一。
中芯國際方面,不僅14nm FinFET製程已進入客戶風險量產階段,而且在2019年第一季度,其12nm製程工藝開發進入客戶導入階段,第二代FinFET N+1研發取得突破,進度超過預期,同時,上海中芯南方FinFET工廠順利建造完成,進入產能布建階段。
這意味著用不了多久,一個新的12nm製程玩家將殺入戰團。
10nm
到了10nm這個節點,行業玩家就只剩下台積電、三星和英特爾了。
總的來說,台積電還是領先的,其典型產品就是2017年為蘋果代工的A11處理器。
而三星也緊跟步伐,在10nm這個點,雙方的進度相差不大,但總體水平,台積電仍然略勝一籌。
今年,英特爾的老對手AMD打起了翻身仗,憑藉台積電代工的7nm銳龍3000系列處理器,讓AMD在CPU處理器的製程工藝上首次超越了英特爾。
而目前,英特爾的主流製程是14nm,不過,前不久傳來消息,經過多年的攻關,該公司終於解決了10nm工藝的技術難題,已經開始量產。
不過,英特爾對製程節點的嚴謹追求是很值得稱道的,從具體的性能指標,特別是PPA和電晶體密度來看,英特爾的10nm比台積電的10nm有優勢。
7nm
在7nm,目前只有台積電和三星兩家了,而且三星的量產時間相對於台積電明顯滯後,這讓三星不得不越過7nm,直接上7nm EUV,這使得像蘋果、華為、AMD、英偉達這樣的7nm製程大客戶訂單,幾乎都被台積電搶走了。
在這種先發優勢下,台積電的7nm產能已經有些應接不暇。
而在7nm EUV量產方面,台積電也領先了一步,代工的華為麒麟990已經商用,三星7nm
EUV代工的高通新一代處理器也在生產當中,估計很快就會面市了。
英特爾方面,在10nm之後,該公司稱會在2021年推出7nm工藝,據悉,其7nm工藝已經走上正軌,功耗及性能看起來都非常好,根據之前的消息,7nm工藝會在2021年的數據中心GPU上首發。
結語
以上,就業界已經量產的主流先進位程工藝的發展情況,以及相關廠商的進展進行了闡述。
而更先進的5nm、3nm、2nm等還沒有進入量產階段,就不再詳述了。
這些製程節點已經鮮有玩家了,目前只有台積電和三星這兩家,台積電稱將於明年量產5nm,而三星似乎要越過5nm,直接上3nm。
*免責聲明:本文由作者原創。
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半導體行業觀察轉載僅為了傳達一種不同的觀點,不代表半導體行業觀察對該觀點讚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異議,歡迎聯繫半導體行業觀察。
今天是《半導體行業觀察》為您分享的第2083期內容,歡迎關注。
半導體行業觀察
『半導體第一垂直媒體』
實時 專業 原創 深度
識別二維碼,回復下方關鍵詞,閱讀更多
AI|射頻|華為|中國芯|晶圓|化合物|存儲|阿里巴巴
回復 投稿,看《如何成為「半導體行業觀察」的一員 》
回復 搜索,還能輕鬆找到其他你感興趣的文章!
14nm爭奪戰別有洞天
在半導體製造領域,10nm、7nm及更先進位程的競爭正在變得越來越不激烈,其主要原因自然是投入巨大、風險高,願意進入的玩家越來越少,目前只剩下台積電、三星和英特爾這三家了,這裡顯然成為了賣方市場...
主要半導體代工廠發展現狀
首先介紹下何為晶圓代工呢?晶圓代工就是幫別的公司生產晶圓片。而晶圓呢,即製造各式晶片的基礎。對晶片製造來說,這個基板就是接下來將描述的晶圓。目前,大家熟知的晶圓代工廠大概有台積電、格芯、聯電、中...
晶圓代工廠未來版圖預測|半導體行業觀察
來源:內容由 微信公眾號 半導體行業觀察 (ID:icbank) 轉載自「非凡創芯力」,作者 Caren Chen,謝謝。摩爾定律的創造者戈登•摩爾本人曾說過: 他相信,在摩爾定律遇到技術障礙之...
供不應求 | 台積電碾壓三星,在5nm工藝上一騎絕塵
晶片,在任何時期,都是所有設備的核心,是所有整機設備的「心臟」, 被喻為國家的「工業糧食」,智能化、網聯化時代更是離不開晶片,現如今晶片市場的競爭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一、三星積極進取,台積電緊守...
台專家:全球先進位程大進擊,大陸猛挖人砸錢有用?
集微網消息(文/樂川)近日台灣東森電視台一檔王牌欄目《老謝看世界》中,主持人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邀請了兩位台灣高科技領域的專家來探討IC60大師論壇上,台積電創始人張忠謀、現任董事長劉德音的演講...
格芯7納米製程將於2018年底前亮相 下一目標直指3納米!
全球半導體代工排名第二的格芯(Globalfoundries)在代工製程節點上,跳過了 10 納米製程,直接進攻 7 納米製程,且還宣布以 7 納米製程生產的AMD(AMD)Zen2 架構處理器...
國之重器,中芯國際重「芯」出發
晶片,是指內含集成電路的矽片,體積很小,是手機、計算機或者其他電子設備的一部分。如果說人體最重要的器官是大腦,那麼晶片就是電子設備的"大腦"。晶片產業是一個國家高端製造能力的綜合體現,是全球高科...
擔憂蘋果高通擠壓7納米產能,海思考察第二供應商分散風險
集微網消息,市場研究機構ICInsights表示,隨著IC設計廠崛起,大陸晶圓代工需求同步升溫,預估今年中國晶圓代工市場規模將逼近70億美元,將增加16%,增幅將是整體晶圓代工市場的1倍以上,占...
晶片終極戰事!台積電買走大半光刻機,誰是製程之王?
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文 | 心緣本周三,三星電子放了狠話,將在未來10年內(至2030年)投資133兆韓元(約合1150億美元,7730億人民幣),以在邏輯晶片製造領域發揮主導作用。
晶片代工領域,激進的三星能否挑戰代工「一哥」台積電?
據 IC Insights 報導,展望 2019 年世界集成電路晶圓代工收入總值將逼近 700 億美元大關,但由於費性產品市場需求繼續疲弱、庫存水位偏高、全球貿易不穩定以及政治因素等雜音不斷,2...
風雲變幻的晶圓代工市場
在過去的一年裡,全球晶圓代工廠的格局發生了變化。文︱Daniel Nenni譯︱編輯部圖︱TrendForce在過去的一年裡,全球晶圓代工廠的格局發生了變化。其中英特爾悄然取消代工業務,而格芯(...
英特爾10nm延期或導致代工業務縮減,LG、展訊為最大代工客戶 ……
對英特爾公司來說,現在最大的麻煩就是10nm工藝的延期了,這個問題往小了說影響了英特爾處理器的升級換代,往大了說新工藝延期已經導致外界對英特爾的前景產生懷疑,再加上AMD 7nm處理器進展順利,...
市值超500億!中國晶片取得新突破 離國產7nm晶片為期不遠了
中國晶片行業又迎來一次技術突破!日前,中國晶圓代工龍頭企業中芯國際宣布自主研發的14nm晶片已進入量產階段,而國產7nm晶片也將為期不遠。受此消息提振,中芯國際股價迅猛上漲創下2018年6月以來...
台積電:掌握華為晶片命運的台灣晶圓代工巨頭
礪石導言:隨著中美貿易戰形勢越來越嚴峻,有一家台灣公司受到空前廣泛的關注,這一方面源於它的行業絕對霸主的地位,另一方面也因為其地處台灣,在中美之爭中處於比較微妙的位置,這家公司就是台積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