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不應求 | 台積電碾壓三星,在5nm工藝上一騎絕塵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晶片,在任何時期,都是所有設備的核心,是所有整機設備的「心臟」, 被喻為國家的「工業糧食」,智能化、網聯化時代更是離不開晶片,現如今晶片市場的競爭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

一、三星積極進取,台積電緊守陣地

近日,三星宣布完成5nm FinFET研發,較其7nm晶片特定面積電晶體數量增加了25%,速度提高10%,耗能降低20%,首款6nm晶片也完成了設計定案,預計2019年下半年進入量產。

當晚,台積電跟進宣布6nm技術即將面世,預計2020年第一季度試產。

本月初,台積電已經公布5nm進入試產階段的消息。

相比7nm工藝,基於ARM Cortex A72核心的全新5nm晶片能夠提供1.8倍的邏輯密度,性能提升達15%。

在7nm節點,三星被台積電全面壓制。

2018年4月,台積電採用DUV技術,率先實現7nm量產,蘋果A12、華為麒麟980、高通驍龍855等幾乎所有在2018年面世的7nm處理器皆採用台積電製程。

而三星希望率先在7nm節點導用EUV技術,實現對台積電的領先,研發進展相對緩慢,在2018年沒有商用產品問世。

自家處理器Exynos 9820也採用8nm LPP工藝打造,在製程上被蘋果、華為拉開差距。

但三星也並非沒有還手之力。

採用EUV技術的7nm產品預計今年4月開始出貨,Exynos 9825有望成為首款搭載7nm EUV的處理器。

此外,三星7nm EUV斬獲了IBM訂單,雙方將合作開發下一代高性能計算處理器。

本次高調宣布7nm EUV、6nm、5nm進展,顯示出三星在代工市場的進取心。

據相關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三星在晶片代工市場的份額將達到19.1%,較去年的14.9%提升近三成,而台積電的市場份額則出現了下滑,從去年的50.8%下降到48.1%。

在三星宣布5/6nm進展後,素來低調的台積電選擇第一時間回應,也表現出台積電捍衛市場份額的決心。

二、32歲的台積電,3大戰役成就龍頭地位

近5年來,台積電每年狂砸100億美元,一路踩油門不回頭地瘋狂投資,不但成為全球第一個量產7nm技術的半導體廠,2020年更將成為全球第一個量產5nm技術的大廠,奠定其歷史地位。

台積電究竟是如何站上今日全球半導體巨擘的龍頭地位?有三大關鍵戰役,在32年發展的歷史軌跡中,築起今日的半導體帝國風貌。

1、0.13微米工藝分水嶺

台積電創立於1987年,那是一個IDM廠(設計加上製造)橫著走的年代,但張忠謀創立純晶圓代工模式後,扶植高通、博通等大型 IC 設計公司大放光芒,打破IDM神話,開啟台積電作為領頭羊的專業晶圓代工的時代。

2000年左右,是台積電很關鍵的一個時期,那時全球半導體產業正處於8寸轉12寸晶圓時期,但12寸廠的投資成本遠遠高於1995年由6寸、8寸廠,很多IDM廠認為無力負擔12寸廠建置成本,因此裹足不前,而台積電逆勢而為,大力投入12寸廠建置,奠定成功第一步。

更為關鍵的是,12寸第一個製程技術是0.13微米銅製程工藝技術,相較於當時最大競爭對手聯電採用授權自IBM的技術,台積電自己開發0.13微米銅製程成功,是拉開與聯電之間距離的關鍵一役,因此可以認為是0.13微米世代改造了台積電。

2、史上最賺錢的28nm工藝傳奇

第二大關鍵戰役是「史上最瘋狂賺錢」的28nm工藝,把包括三星在內的所有競爭對手遠遠甩在後面,而這個過程隱含一段秘密。

當時的28nm HKMG工藝技術分為兩派,分別為gate-first和gate-last ,除了台積電以外的半導體廠都是跟隨IBM架構採用gate-first 技術,只有台積電是採用gate - last技術。

其實,台積電最開始也是採用gate-first技術,但研發過程中很快發現有無法克服的障礙,因此內部動作很快,立刻轉換成gate-last技術,經過確認後,更將28nm gate-last技術定義為最終的量產技術,但這個決議過程公司非常低調,幾乎是秘而不宣。

等到台積電對外發布28nm工藝是採用gate-last技術,與所有的半導體廠不一樣時,遭受到大家的質疑。

但這個故事的結局,當然是讓所有競爭對手都懊悔不已,等到大家都發現gate-first技術其實有問題,要效法台積電轉到gate-last技術時,一切都已經晚了,因為這個產業只要你領先別人一年推出,幾乎就把最大的獲利都先收到口袋中。

這一場28nm工藝讓台積電大賺了7-8年,成為史上最賺錢的工藝技術,更是半導體史上的一頁傳奇,一直到台積電前幾年說服客戶轉到16nm工藝後,才讓28nm產能空出來。

如果說當年的0.13微米工藝改造了台積電,那28nm工藝技術就是讓台積電穩穩躋身全球一線半導體大廠的關鍵一步,為邁向半導體霸主的龍頭地位鋪好康莊大道。

3、全球首家量產7nm技術讓英特爾也折服

台積電第三大關鍵戰役,就是眼前的7nm技術世代。

原本對外表示要大張旗鼓進軍晶圓代工產業的英特爾,因為10nm技術難產、產能不足等問題,也開始淡出晶圓代工產業,這一點早已在張忠謀的預料之中。

相較於英特爾的淡出,三星對於晶圓代工的龍頭地位一直視虎視眈眈。

憑藉著有DRAM內存和NAND Flash快閃記憶體全球龍頭的技術,加上有品牌手機做後盾,三星一直花招百出要攻略晶圓代工領域,之前更一直放話會是首家摘下7nm量產的半導體廠,但最後仍是敗給台積電。

過往台積電在40nm工藝世代時,從小量到全量產花了35個月,到了28nm縮短至20個月,到了20nm工藝以後,僅花了3個月就達成,7nm依然保持這樣的紀錄。

台積電在7nm和5nm兩個技術世代上的領先,不但超越英特爾,更以「硬實力」將一直放話的三星甩在後面。

當然,三星也沒有放棄扯後腿,日前再度從台積電手上搶下高通7nm工藝技術的Snapdragon 865處理器晶片訂單,雖然業界認為是三星低價搶單,但三星和高通之間的關係太錯綜複雜,可能不是一句「低價」就可以概括這場交易。

三、台積電5nm遭搶

據悉,台積電的5nm將在2020年正式量產,進一步引起市場關注之後,現在有平面媒體報導,因為大客戶搶5nm產能的關係,不但使得台積電將量產時間提早至2020年第1季,也進一步提高每個月的預訂產能。

台積電將5nm製程提前至2020年3月量產的主因,是因為包括蘋果、海思、超微、比特大陸和賽靈思積極搶產能的情況,使得台積電的5nm產能超乎預期,這也使得台積電將預定產能由每個月的5.1萬片,提升至每個月7萬片,增幅一口氣達近四成。

市場拉抬5nm產能需求的主因,主要在於各國5G布建的加速,帶動人工智慧與高效能運算晶片的市場需求所造成。

據了解,目前台積電的主要客戶對於導入5nm製程的情況也相當積極。

除了原定的蘋果即將在2020年發表新iPhone上搭載的A系列處理器,已經既定要採用5nm製程之外,中國華為旗下的海思也因為5G手機與基地台的推出時程加速,也在5nm方面與台積電積極合作。

另外,還有旗下個人電腦處理器與繪圖晶片近期均有優異銷量表現的AMD,邏輯編輯元件(FPGA)大廠賽靈思,以及虛擬貨幣挖礦機龍頭比特大陸等,都將在5nm方面與台積電進行合作布局的情況下,使得台積電的5nm需求超乎預期。

因此,根據規劃,台積電已將5nm預定產能由每個月的5.1萬片,提升至每個月7萬片,必要時更將提升至8萬片,而擴充的產能將落在南科的Fab 18的P3廠為主。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一場暗戰發生在台積電與三星中

這兩天媒體紛紛報導指台積電與中國晶片企業簽約合作開發10nm工藝,而三星則與高通合作開發10nm工藝,而在更先進的7nm工藝上台積電則正在努力爭取高通回歸,摩根大通甚至認為高通會有相當大的可能性...

台積電未必能拿下高通驍龍855晶片

驍龍845剛剛發布,台媒開始炒作台積電將拿下高通的驍龍855晶片了,不過考慮到眾多的因素,筆者也如之前的驍龍845一樣堅持認為台積電未必能拿下高通驍龍855晶片。

英特爾找三星代工晶片

來源:半導體行業聯盟韓媒報導稱,英特爾尋求三星幫助代工14nm CPU晶片。這是英特爾第一次尋求三星為其代工處理器。英特爾雖然有自己的晶圓廠,但是仍然無法滿足其產能需求。我們都都知道,晶圓代工廠...

台積電遇天險 張忠謀如何神解?

競爭對手英特爾動作頻頻、三星技術逐步進逼,大客戶高通又琵琶別抱,加上中國政府支持本地企業;三壞球加上滿壘,如何不失分?正嚴格考驗全球半導體業最資深的老帥張忠謀。

英特爾代工ARM晶片,可謂好壞參半

英特爾已經與ARM達成了新的授權協議,未來將可以生產ARM晶片,其已與LG、展訊等達成協議為它們代工生產ARM架構的晶片,未來將可能與高通、蘋果等達成合作為它們生產ARM架構的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