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20年終於熬出頭!除了海思以外,華為還找來另一個「備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2020年5月最新的科技快報:近日,有媒體稱華為的晶片已經有計劃地開始轉單到中芯國際,以進一步減少對於台積電的依賴程度。

稍微了解的人應該知道,完整的晶片產業鏈涉及很多環節,如果按照大類區分的話,可以分為設計、製造、封裝與測試,最後才交由整機廠商,每個環節都至關重要。

不久前,調研機構CINNO Research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華為的海思力壓高通首次登頂中國智慧型手機處理器市場,成為國內市場份額最高的移動SoC生產商。

也就是說,現在華為晶片的需求量非常龐大,旗下的子公司海思只是IC設計企業,此前大部分晶片生產其實都是交由台積電等代工。

近些年,面對美國的各種阻撓,華為正在把大部分供應鏈搬回到國內,晶片代工需要找到另一個「備胎」。

在國內,中芯國際無疑是最好的幫手。

知情人稱,去年華為海思半導體部門派出了部分工程師,幫助中芯國際共同設計和生產晶片。

雖然暫時技術上與台積電還有差距,但是在華為的幫助下。

中芯的成長非常迅速。

海思麒麟710A處理器,採用的就是中芯國際的14nm工藝代工。

公開的資料顯示:中芯國際(SMIC)創辦至今已經走過20年,主要業務是根據客戶本身或第三者的集成電路設計為客戶製造集成電路晶片,擁有全球化的製造和服務基地。

2020年初公布的年報顯示,去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為31.16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219億元。

上世紀70年代,張汝京進入美國德州儀器公司。

他參與過多個大型晶片製造廠的建設,積累了豐富的行業經驗。

千禧年前後張汝京帶著300名工程師和相關的技術在上海創立了中芯國際。

該企業的成立對國內半導體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國內的半導體產業要想實現真正的崛起,設計、製造、封測等一系列產業鏈環節勢必都要自主化。

在技術密集的半導體製造領域,任何一家企業都不可能自主掌握全部技術,為了加快技術的積累,企業除了自主研發,往往還與各方面進行技術合作與交流。

剛成立時,中芯國際就和許多國際半導體大廠建立技術合作關係,包括東芝、富士通、IMEC(歐洲半導體研發中心)、英飛凌等國際大廠都是其技術合作夥伴。

在國內,還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以及中科院等研究機構建立了緊密的技術合作關係。

目前,中芯國際第一代FinFET 14nm產品開始大規模生產,這標誌著國內的半導體製造的國產化替代已取得階段性成功。

前兩年的中興事件,使得全民認識了國產自主供應鏈的重要性,華為也是從那時開始與中芯國際開展了緊密的合作。

有行業人士總結:中芯國際與華為聯手,得到了更多的發展機會,也算是熬出頭,這給行業龍頭台積電不小的壓力。

要知道,如今的華為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通訊設備供應商,全球第二大智慧型手機供應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晶片江湖——

2018年全球晶圓代工行業進行了一場重新洗牌,對全球半導體的發展格局有何深遠影響?8月29日晚,中芯國際正式公布2019年中報。財報顯示,在2019年上半年,中芯國際實現總營收100.36億元...

FT:中國晶片製造能力仍落後國際十年

本文原載於FT中文網(1月12日)當華為本月在深圳發布其最新晶片組的時候,中國權威的《環球時報》稱讚這一「突破性」進展「推動」國內晶片製造業,後者「往往被描述為過於依賴外國供應商」。

中國晶片的極限突圍

2018年初,日本時報發表了一篇《為什麼中國造不出像樣的半導體?》的文章,提到中國大陸目前是世界最大晶片市場,但國內使用的半導體只有16%是國產,大陸每年在晶片進口上要花2000億美元,甚至超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