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丨華為遭美封鎖第4天,中國突然反擊震撼世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一場封鎖與反封鎖的鬥爭,持續進行!

當全世界都將目光投向華為、關注華為的時候,上海突然傳來大消息,讓國人為之振奮,讓世界為之震撼:

中芯國際近期宣布:今年將大規模量產14納米晶片,良品率已經達到了95%,其首個訂單來自手機領域。

是的,你沒看錯,不負眾望!低調的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終於在2019年,正式敲定了14納米晶片!

14 納米,什麼概念?

1納米=1毫微米(即十億分之一米),約為10個原子的長度。

14納米,就是140個原子的長度,相當於頭髮絲直徑一萬分之一。

中芯國際14納米晶片的量產,意味著:中國中端性能的晶片生產技術,終於突破歐美封鎖。

中國晶片製造水平正在快速發展了,甚至一定程度上不怕國外卡脖子了。

中芯國際14納米晶片的量產,意味著:就在在今年,我們國產手機就能用上中端性能的國產晶片了!要知道,華為榮耀8X Max、紅米note7、vivo X21用的都是14納米晶片。

更讓人激動的是,拿下14納米晶片生產工藝後,中芯國際腳步並沒有停歇,正在全力攻關10納米、7納米晶片生產工藝。

據悉,中芯國際投入7納米研發已多時,並與光刻機巨頭ASML展開接洽,未來很可能在上海建置一條國內首條7納米的EUV產線。

從14納米到7納米,不僅是晶片的微縮,更巨大的挑戰就在於EUV完全不同於現有的濕式曝光機台,需要更長生產良率與技術學習曲線。

現在台積電、三星生產的高端晶片,也就是10納米工藝。

這意味著,2020年前後,國內廠商或將在高端晶片製造領域獲得一席之地!

有人或許會問:我們不是有華為海思麒麟晶片嗎?華為麒麟和中芯國際等企業,是什麼關係?

客官有所不知,隨著晶片發展越來越複雜,晶片的設計與製造就分開了。

有些公司只設計,成了純粹的晶片設計公司。

如,美國的高通、博通、AMD,台灣的聯發科等。

華為海思就屬於晶片設計公司,他們就像建築師設計圖紙,但具體蓋房子得依靠施工隊。

還有一類只製造、不設計的晶片代工廠,這就相當於按照圖紙蓋房子的施工隊。

台灣最大的企業台積電,就是專門做晶片代工業務的,規模和技術均列全球第一,市值甚至超過了英特爾。

在這方面,大陸最大的晶片代工廠是中芯國際,但他們以前只能生產28納米的低端晶片,現在終於能夠大規模量產14納米的晶片了。

設計晶片很難,華為何庭波團隊搞晶片備胎,整整花了十幾年才成功。

同樣,製造晶片也是非常難。

這是一個極其複雜的系統工程。

打個比方,在高倍的電子掃描鏡下,將晶片放大一萬倍,它的結構就像是密密麻麻的立交橋和高速公路,而這些高速公路,只有頭髮絲的萬分之一那麼寬。

禁運!禁售!少數國家一旦無法在公平的環境裡競爭取勝,最常用的手段就是禁售。

我國一直在晶片行業受制於人,時常遭遇國外掐脖子、禁售等種種制約。

別人的總是別人的,像14納米、10納米、7納米晶片這種高端的核心技術,中國最終只能靠自己,依靠像中芯國際這樣的企業!

請記住這些默默無聞的科學家的名字:何庭波、張汝京、尹志堯,還有那些在為中國半導體事業奮戰在一線的人們,致敬!

感謝華為海思總裁何庭波及其團隊。

在百度百科上搜索華為海思總裁何庭波,只有寥寥百來字的介紹。

但是她對中國晶片科技的貢獻,卻遠遠不是百來字可以描繪的清楚的。

就是她,承擔起任正非的重託,帶領數千名華為兒女踏上了人類科技史上最為悲壯的長征:作為「備胎「,十年磨一劍,踏上「麒麟晶片」坎坷的研發之路!

感謝中芯國際創始人張汝京及其團隊。

是他,在2000年帶著台灣300餘名工程師一怒北上,在上海創立中芯國際,開啟了內地半導體代工新時代。

選擇回內地重新開始,除了受當時台灣半導體產業局勢影響外,還有張家人數十年不減的家國情節。

張汝京後來回憶時說,「父親曾經問過我,什麼時候能回祖國大陸建一座工廠?這句話,我記了很久。

雖然最終張汝京因為多種原因離開了中芯國際,但他的貢獻,歷史不會忘記。

感謝中微半導體創始人尹志堯及其團隊。

2004 年,被譽為「矽谷最有成就的華人之一」已經 60 歲的尹志堯,做了一個令所有人吃驚的決定:放棄美國的百萬美元年薪,回中國再創業!

他說:我們給外國人做嫁衣,已經做了很多事情了,是時候應該給自己祖國的人民做貢獻了。

尹志堯及其團隊白手起家創辦起了:中微半導體,回國十多年,就再次創造了奇蹟:憑藉自主創新,中微已申請1200多件國內外專利。

最近,經台積電驗證,中微半導體自主研製的5納米等離子體刻蝕機,性能優良,也即將用於全球首條5納米晶片製程生產線。

是啊,讓我們感謝眾多科研工作者吧!他們才是國家精神的代表,是中華民族崛起的脊樑,他們的名字將隨著中國科技發展之路,載入中華民族光輝的史冊!

曾經,晶片製造一直是中國的心頭之痛!中國晶片行業,曾流傳過這麼一句話:除了水和空氣,其他全從國外進口的。

曾經,「缺芯少魂」一直是中國製造業的代名詞。

我國空有世界第一製造強國的名頭,在高端晶片上卻一直受制於人,每年進口半導體花費超千億美元,高端技術嚴重依賴國外。

曾經,心裡憋著一口悶氣,卻又不得不接受這個殘酷的現實!強者生存,核心技術受制於人,沒有話語權,落後就要挨打!

今天,華為海思備胎轉正了,中國14納米晶片終於要量產了,7納米的EUV產線也胎動腹中。

我們雖然在晶片製造還有艱難的道路要走,但已絕不是任人宰割了!

這,也正是華為的底氣所在:今天,任正非接受日本媒體採訪表示,即使高通和其他美國供應商不向華為出售晶片,華為也「沒問題」,因為「我們已經為此做好了準備」。

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

今天,我們為中國有華為而感到自豪,又為中國只有一個華為而心有不甘。

真的希望:在張汝京、梁孟松等愛國企業家的帶領下,中國能有更多的華為成長起來!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殷憂啟聖,克難興邦!

希望每個中國人都勵精圖治,奮發向上,天高高,海長長,好男兒,當自強!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中國晶片的癥結,這篇文章講透了!

在半導體這個領域,中國需要挑戰的是,西方上百年積累起來的工業體系。中國半導體一直是在冒著敵人的炮火匍匐前進,如今,敵人的炮火越來越兇猛。圍追堵截中,誰讓我「芯」痛?美國的驚人統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