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的艱難一役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5月15日的兩條重大新聞給投資界帶來了重大影響,分別如下:

其一,全球最大的半導體生產廠家—台灣的台積電公布說,決定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建設半導體工廠。

據說這是由於應美國政府的邀請而做的決定,總投資額約120億美元(約人民幣840億元)。

其二,美國商務部再次升級原2019年對中國通信設備廠家—華為實施的打壓禁令。

台積電能否真的放棄華為?

對華為來說,台積電是主要的晶圓代工廠之一,但是,位於中美貿易戰夾縫中的台積電卻選擇了赴美建廠,台積電似乎選擇了一條「親美路線」。

近日,美國國務卿邁克·蓬佩奧(Mike Pompeo)高調向台積電劉德音表示感謝,「這項歷史性的協議將會強化美台關係。

」不過,投資人關心的是「台積電赴美建廠是不是意味著舍中國大陸、親美國」?台積電是否真的會放棄占整體銷售額14%的華為?

在五月份升級、強化的打壓華為的禁令中,如果產品內含有美國商務部列管的技術,要出貨給華為或管制名單內企業,都需先取得美國許可。

當把「在美國本土之外生產的產品(生產中使用了美國的技術)」銷售給華為時,也需要獲得美國政府的許可。

比方說,哪怕是在日本生產的產品,如果生產過程中採用了美國的技術,要想銷售給華為,也需要獲得美國政府的許可。

在2019年5月發布的針對華為的禁令中,產品中包含的、始於美國的技術總金額不超過整體的25%的話,可以銷售給華為。

為此,當時台積電公司的發言人孫又文高級經理(Senior Manager)就美國的禁令手段強調,台積電的產品不會受影響,即「台積電的產品中運用的美國技術的占比低於24.999%」。

然而,最近一年來,美國的商務部多次發布制裁華為的禁令,將原來規定的25%這一比例下調至10%,普遍認為美國政府的意圖在於將台積電從華為的供應鏈中剔除。

此外,由於今年五月份美國政府再次發布打壓華為的禁令,這對台積電來說,不得不引起重視。

手握「禁令大權」的美國的「許可」

美國商務部在5月15日又發布了另一條重磅消息,即自2019年美國公布禁令政策以來,針對華為等相關企業雖然已經多次延長了「豁免期」,還將繼續延長,不過「恐怕此次豁免期的延長將會是最後一次」。

按照美國現有臨時許可證規定,華為的現有產品、服務相關的業務雖然處於制裁範圍之外,但是一旦美國將其劃入制裁範圍之內,將會對華為、及其供應鏈造成重大打擊。

同時,此次豁免期的延長時間為90日。

隨著美國限制出口禁令的不斷強化,有預測稱:「華為應該會與台積電徹底劃清界限吧。

」 半導體行業的某位知名人士表示:「的確,與華為做交易,需要美國的許可,但是,我們需要注意的是,交易的前提是需要「許可」、並不是「禁止與華為做交易」」!

就這一點而言,台灣地區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副所長--洪春暉也表示了同樣的觀點,且表示「美國打壓華為的關鍵點在於能否得到美國的許可」。

如今,美國還沒有公布有關「許可」的具體細節。

未來,如果台積電謹慎地處理,再次給華為服務的可能性還是存在的。

「台積電應該仔細研究美國政府以及相關禁令條件」。

此外,下面的報導似乎佐證了洪春暉的觀點。

美國《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就相關事宜而發布報導說,「台積電的赴美建廠很可能成為台積電與美國交涉的一張王牌」,也就是說,台積電很可能會以赴美建廠為條件,與美國政府交涉允許台積電與華為做交易。

雖然有「台積電交涉王牌」這一說法,然而台積電也可以從赴美建廠獲得一定利益。

新工廠所在的美國亞利桑那州電費便宜、人力資源豐富。

據說,英特爾等多家半導體公司的工廠都位於亞利桑那州,很可能挖掘(Head Hunting)一些技能水平較高的工程師。

在美國建設工廠是理想的布局嗎?

然而,最大的問題是勞動力成本。

台積電計劃新工廠實施24小時的運營體制。

當然,24小時的運營需要較高的人力成本。

亞利桑那州的人力成本在美國雖然相對較低,但遠遠比不上以越南為首的東南亞各國。

原Citi(花旗)證券亞洲分部的主席兼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先生表示:「同樣在亞利桑那州擁有半導體工廠的英特爾,為了降低成本(Cost Cut),近期似乎正在討論將工廠轉移到海外」。

此外,台灣的某投資顧問公司也表示說:「要使新工廠的總利潤率維持在50%是十分困難的,這是一項巨大的挑戰」!實際上,台積電的劉會長在四月份的記者招待會上明確表示,為了在美國建設新工廠,成本將會成為較大的壁壘、為削減成本需要付出較大的努力。

在美國運營半導體工廠真的是如此困難的事情嗎?據相關人士表示,與其他台積電份公司相比,台積電的在美子公司(Wafer Tech公司)的交貨時間存在較長的現象。

從2020年第一個四半期的財務報表來看,Wafer Tech公司的收益僅有3億5,300萬台幣(約人民幣8,430萬元),據說這還不及台積電南京工廠的12%。

從已經處於運營中的台積電美國分工廠的情況來看,對於台積電而言,美國並不是理想的建廠之地。

據台灣當局相關人士表示,為了建設新工廠,台積電與美國政府就土地、稅收政策、生產半導體產品必須的水和電力,進行了交涉。

然而,即使台積電能夠享受美國政府提供的這些優惠政策,從經濟層面來看,對台積電而言,並沒有很大優勢。

那麼,為什麼台積電選擇赴美建廠呢?台積電赴美建廠的前提條件中是不是存在允許台積電與華為進行交易呢?

從台積電公布的信息來看,2019年台積電銷售額排名中,排名第一的是美國蘋果公司,為23%;第二位華為,占比14%。

據JP摩根證券預測,在2020年上半年台積電的銷售額中,華為旗下海思將會占台積電20%的比例。

在2017年,華為及相關企業所占台積電銷售額的比例僅為7%。

然而,短短的三年時間,銷售額占比出現了爆髮式的增長,從這一點來看,毫無疑問華為是台積電極其重要的客戶。

如果台積電失去華為,將會發生什麼?

在美國政府對華為的「豁免期」結束後,如果台積電沒有從美國政府獲得對華為供貨的許可,將會對台積電的經營產生什麼影響呢?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認為,這將會對台積電第四半期的銷售額造成影響。

從長期來看,如果台積電失去華為,2020年的銷售額將會下滑5%,2021年下滑21%,2020年下滑12%。

也有觀點認為,即使台積電不採取任何解決措施,也沒必要悲觀。

以台積電的規模,即使失去華為,也依舊可以擴大在半導體市場上的占比份額。

在如今的半導體市場上,智慧型手機方向的、較小尺寸的半導體的設計、研發需求正在高漲。

台積電的客戶同樣如此。

其實,並沒有太多企業擁有尖端核心技術,上文中的洪春暉也表示:「如果客戶需要尖端技術的話,首先考慮的應該是台積電」。

此外,洪春暉還表示,在5G和AI的研發大潮之下,即使失去華為,台積電的銷售額也不會下滑10%。

JP摩根證券也表示說,即使台積電因為美國政府的壓力而失去華為,其中70%-80%將會由蘋果公司、Xilinx(賽靈思)、高通等美國企業以及台灣的聯發科技(Media Tek)來填補。

此外,台灣當局某位相關人士表示:「在即將到來的5G時代,毫無疑問,全球會分為以中國、美國為首的兩大陣營,而且人們會需要更準確、更安全的信息」。

未來,可能會生產美國軍用產品

就台灣的信息安全而言,台灣有保護企業經營機密(即技術、項目等信息)、防止信息外泄的《經營機密法》。

但是,此款法律還有不夠完善的地方。

台灣當局相關人士也表示,「由於台灣的《經營機密法》存在不夠完善的地方,因此台積電赴美建廠成為了必然。

在選擇美國、還是選擇中國大陸的過程中,台積電選擇美國在我們的意料之中」。

此外,也有觀點認為,美國積極拉攏台積電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打擊華為,在即將到來的5G時代,美國需要在安全方面值得充分信賴的供應鏈。

據台灣當局的某位相關人士預測,未來,台積電的新工廠不僅要生產AI相關的產品,可能還要生產美國的軍需產品。

台積電的劉會長在四月份的記者招待會上表示說,美國打壓華為的禁令會對台積電的經營造成影響,「但是,從中長期來看,半導體方向的需求依然是存在的,我們有能力把握業務增長的機會」。

在美國政府對華為打壓的背景下,台積電的美國工廠將會發揮什麼樣的作用呢?無論如何,可以斷言台積電開始了一段漫長的「戰役」。

★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可查看本文原連結

*免責聲明:本文由作者原創。

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半導體行業觀察轉載僅為了傳達一種不同的觀點,不代表半導體行業觀察對該觀點讚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異議,歡迎聯繫半導體行業觀察。

今天是《半導體行業觀察》為您分享的第2338期內容,歡迎關注。

兩會|台積電|RISC-V|汽車晶片|AI|EDA|中美|晶圓|射頻|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台積電最終屈服於美國,承諾投120億在美建廠

01川普政府提出要讓台積電在美國建廠 晶片作為手機、電腦等現代常用科技產品的核心部件,對產品性能優劣有著決定性作用。當下,在晶片代加工領域,台積電無疑是「世界霸主」。無論是從代加工產量還是從質量...

沒有了華為,台積電怎麼辦?

華為受美國政府新禁令的制裁,可能面臨被台積電斷貨的危機,但對台積電來說,若失去第二大客戶華為,今年營運表現恐怕也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分析家關注台積電是否會下調今年、甚至明年的資本支出,目前市場看法...

台積電赴美建廠,有必要大驚小怪嗎?

疫情對全球供應鏈的嚴重衝擊,使得各個國家越來越重視本土的供應鏈,並計劃在本國構建一個獨立的、完整的、安全的產業鏈。這種趨勢,意味著「供應鏈逆全球化「將會更加明顯。台積電赴美建廠就是在供應鏈逆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