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首談華為禁令,7月中旬態勢才明朗,赴美建廠還未最終敲定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文丨 AI財經社 鄭亞紅

編丨趙艷秋

本文由AI財經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台請勿轉載。

違者必究。

6月9日,被裹挾在政治和科技漩渦中的台積電在新竹舉辦了其年度股東大會。

會後答記者問上,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回應了最近圍繞在美國限制華為、台積電赴美建廠等熱議問題。

他表示,美國對華為的禁令,目前仍處在緩衝期內,台積電還要繼續觀察美國的目的和動作力度。

如果失去華為海思的訂單,會有其他客戶的訂單頂上來補上產能空缺。

對於美國建廠,劉德音則認為整體上符合台積電的利益,台灣的下游供應商也會隨之在美國一同建廠。

但他也表示該計劃還尚未最終敲定。

談華為禁令:

要到7月14日後,才能判斷是否要申請許可證

台積電在華為禁令上一直是關鍵的一環。

今年5月中旬,美國進一步限制了對華為的禁令。

升級後的禁令意在控制晶片製造廠,即只要用到了美國設備給華為加工晶片,就必須向美國申請。

5月之前,禁令升級的消息就已經屢次傳出,也被外界解讀為主要是想通過限制台積電出貨,來壓制華為。

作為關鍵的當事方之一,台積電的態度則一直拿捏到位,以中立、不站隊的姿態示人。

5月的第二輪禁令發出後,有媒體報導華為已緊急對台積電追加高達7億美元大單,隨後還傳出台積電斷供華為,後被台積電闢謠。

對於美國政府收緊對華為出口禁令,台積電或無法繼續為華為進行晶片代工一事,劉德音在股東會上回應股東提問時表示,會找出方法,一一化解限制。

圖片來自網絡

劉德音表示,雖然美國政府加大限縮華為,但也提供了120天的緩衝期。

而從5月15日算起的60天之內,都還處於法規解釋期,不只是台積電,所有供應商包括三星和中芯國際都處於與美國商務部進行法律條文解釋階段。

他解釋,要到7月14日後,才能判斷是否要申請出口許可證。

劉德音對媒體稱,要觀察美國這次對禁令執行的力道和程度,還不確定是否會申請出口許可證,現在講太早了,要等時間近一點,才能評估核准的機率是「有希望」、「很有希望」,還是「希望不大」。

此外,劉德音表示,若沒有海思訂單,無論是在產能、訂單或手機市占率等層面上,有很多客戶想要填補空缺,但也不知道要多久才能補上,得看產業連動性、產業敏捷性。

他坦言,希望這件事不要發生,但若發生,盼很快就能補上。

實際上,據台媒報導,近日台積電將華為海思原本預訂的第四季先進位程產能已開放給其他客戶,包括蘋果、高通、聯發科、AMD等大客戶,目前台積電第四季7納米產能將維持滿載,5納米利用率亦維持高檔。

談美國建廠:

最大問題是成本,設廠的計劃還未最終敲定

幾乎在美國對華為新一輪禁令公布的差不多時間,台積電宣布將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建立一座5nm製程的晶圓工廠。

這家工廠將在2021年正式動工,計劃於2024年正式投產。

曾有業內人士向AI財經社表示,台積電赴美建廠,單純從投資、成本的角度來看可能性不太大。

因為在美國建廠,光是成本就難以覆蓋,再加上晶片的產業鏈,比如封裝有很大一部分仰賴中國,遠赴美國建廠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劉德音從自己的角度回應了為何川普希望台積電赴美建廠。

他表示,美國希望把半導體產業拉回美國本土建設。

劉德音坦言,在美建廠最大的問題還是成本。

他表示,如果要讓部分產業重回美國生產,且維持成本,需要聯邦和州政府的努力。

在得到當地政府支持的情況下,劉德音稱,赴美建廠是符合台積電利益的,能夠幫助台積電贏得客戶的信任並擴大台積電的人才庫,台灣下游廠商也願意一同前往設廠。

不過,他表示,設廠的計劃還未最終敲定。

同時劉德音強調,技術發展還是會留在台灣,且將全力保護知識財產權,讓技術保留在台積電的手中。

亞利桑那州工廠若建成就是台積電在美的第二座工廠,此前在華盛頓州卡馬斯市已經有一座晶圓工廠,但這間代工廠並沒有能力生產先進位程的晶片。

計劃中的工廠坐落於亞利桑那州,該地區有比較完整的產業鏈條,曾是半導體製造、IC設計重鎮,英特爾、恩智浦、Microchip總部都設在這裡。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