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款自研晶片:澎湃S1對小米意味著什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日前舉辦的小米旗下晶片「澎湃S1」的發布會上,雷軍說到,小米的宗旨是「探索黑科技,為發燒友而生」;他還提到,為了讓小米成為米粉心中最酷的公司,公司一直堅持在產品上做創新,小米Mix的面世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雷軍強調。

緊接著,雷軍表示:晶片是手機科技的制高點,小米要成為偉大的公司,必須要掌握核心科技。

有著雄心壯志的雷軍將米家的產品線伸向了上游,涉足晶片研發。

用雷軍的話來說,雖然做晶片九死一生,但是小米還是必須跨出這一步。

於是有了現在的松果電子,有了澎湃S1。

手機銷量的下滑給小米的未來蒙上陰影

2011年8月16日下午兩點半,小米創始人雷軍在北京98藝術中心D-PARK中央大廳公開發布了該公司旗下第一款智慧型手機小米1。

這款搭載了當時主頻最高處理器——高通MSM8260的四寸手機憑藉極高的性價比,在中國大陸牽起了一股搶購旋風。

也開啟了一個神話般的創業故事。

根據維基百科顯示,在小米1首批30萬宣布發售以後,在3個小時內被搶購一空;第二輪10萬部也是在三個多小時內搶購一空;第三批的50萬部也同樣售罄。

到2012年9月28日,雷軍宣布,小米手機已經銷售出400萬部。

這種憑藉超高性價比吸引用戶,用線上銷售代替線下鋪貨的網際網路經營模式瞬間引爆了中國手機界。

小米1一炮而紅之後,小米科技以這個為開端以每年一款的頻率拓展了小米手機旗艦;加上開拓出紅米、紅米Note等一系列中低端系列。

小米的橫空出世打得中華酷聯這些傳統手機廠商措手不及。

小米公司的估值也一路飆升。

在2014年完成11億美元的融資後,公司估值達到了歷史最高的450億美元。

當然,這個極高估值背後,也有著小米手環、小米充電寶這些爆款產品的貢獻。

依賴於龐大的品牌效應,小米科技、雷軍領銜的順為資本和及其生態鏈企業乘著智能硬體創業東風,開發出了品類繁多的智能硬體新品,為小米的高估值立下了汗馬功勞。

在小米獲得高估值的那一年,手機售出了6112萬台,同比增長227%,含稅銷售額743億元,同比增長135%。

但到了2015年,小米銷售額為780億元,比2014年的743億元增長了5個百分點,同時表示,2015年在智慧型手機市場萎縮的情況下,小米依然售出了7000萬部手機;到了2016年,根據IDC的數據顯示,2015年的銷量冠軍小米在2016年被競爭對手全面趕超,銷量同比大滑36%,僅賣出了4150萬部手機,手機業務嚴重下滑。

與藍綠大廠的突飛猛進、華為的穩步前進相比,小米的下滑就格外顯眼。

雷軍在小米年會上並沒提及小米手機的總銷售額,但如果按照小米手機銷量的同等比例下降,2016年小米的營收不到500億元。

小米銷量的下降的原因一方面是曾經獨領風騷的線上渠道,受到榮耀、樂視、魅族、奇酷和ZUK的衝擊,加上線下的忽視。

曾經引以為傲的營銷方式,成為小米的掣肘。

國外媒體甚至爆出小米估值暴跌的新聞,但小米方面卻強硬回應,認為他們無中生有。

不過雷軍在小米2017年會上也說到,小米過去幾年的快速增長提前透支了一部分成長性、電商銷售模式也遇到了挑戰,因此小米在新的一年,不安於只做一家不錯的電商手機公司,所以要升級商業模式,要把純線上模式升級到線上下融合的「新零售」。

無可否認的是,小米真的遇到了瓶頸。

晶片會成為小米的一劑猛藥麼?

我想小米在2014年興起做晶片念頭的時候,一方面是看到蘋果iPhone的A系列晶片,不但能在手機方面獲取巨大的利潤,同時藉助手機銷量帶動其晶片業務營收進入前二十大半導體廠。

另一方面,華為麒麟系列在經歷可K3V2的出師不利後,終於在Kirin925上大獲成功,搭載這款晶片的Mate 7大賣。

這不但直接推動了Kirin系列的知名度大漲,還「意外」開闢了高端的mate系列,最重要的是華為高端機型不會受困於供應商。

相信這也從某個角度上刺激了以華為為競爭對手的小米。

第三,相信小米決策層也有預想到小米手機可能因為全依賴於其他供應商供貨,會出現同質化危機的,於是打起了做晶片的念頭。

但我想小米應該沒預想到從去年開始興起的產業鏈缺貨潮會延續那麼久,加上OV和華為線下的驚人表現帶來的威脅會那麼巨大的。

曾經可能只是想當作錦上添花的晶片業務,會成為現在的雪中送炭。

2014年底,大唐旗下的聯芯將自己的LC1860平台以1.03億元的價格授權給了小米旗下的松果電子,並在隨後退出了搭載聯芯LC1860的紅米2A,雖然這顆晶片並不是松果自主研發的,但也是小米往自主晶片的一次輕度嘗試。

從2014年10月16日成立松果電子,到2017年2月28號發布澎湃S1,小米用了28個月就推出了自主研發的晶片。

從參數來看,這是一顆中規中矩的晶片。

八核的A53、ARM Mali T860 GPU、14位ISP、32位DSP、可升級的基帶。

雖然沒有傳說中的10nm晶片,但是就是這樣一顆中端晶片,在和聯發科的P20和高通驍龍625相比,也不落下風,甚至在某些方面還領先。

這是松果電子交出的首戰成績,也是小米的第一步。

說不上很驚艷,但是據行業內人員表示嗎,小米能在這個時間內做出了這顆晶片,也算是不錯了,況且還同期帶來了小米5C,這是一個值得敬佩的事。

這和雷軍提到的「做大規模可量產的中高端晶片」目標相契合。

我認為,小米在這個節骨眼推出澎湃S1,有很多點積極意義的。

首先,提高了供應鏈控制的靈活性。

雷軍提到,晶片是一個周期長,耗資巨大的投資,更嚴重的是這個是一個九死一生的行業。

LG早前耗費了幾十億,最後還是退出了自研晶片業務,就是當中的一個印證。

雖然現在對於整個小米科技來說,單靠現在的出貨量是不可能很快獲得收益的。

但我們要以長遠的眼光看問題。

在2017年的小米年會上,雷軍特意提到了供應鏈缺貨危機,有了澎湃S1,讓小米在面對這些問題上就會沒有受到那麼大的限制。

我們以魅族為例,早兩日有消息爆出,魅族在2017年的晶片將有聯發科全包,這種將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的做法是很危險的。

去年八九月份,聯發科曾經爆發過一次嚴重的晶片缺貨事件,除了魅族外,OV也緊急向聯發科要貨。

但你要知道OV這些廠商利潤空間極大,魅族和小米這種廠商在跟OV搶貨的時候,是沒有任何競爭優勢的,更重要的OV的出貨量還大,你是供應商,面對這種情況,你會優先服務誰?

其次,小米還能通過自身的晶片,為手機業務創造更大利潤空間。

根據手機產業資深分析師7Tens數據顯示,手機主晶片在手機的造價中,成本占比為31%,是所有元器件中比例最高的。

因此小米掌控了這塊,也就增加了議價成本。

手機不同零部件的成本占比

同時,小米的晶片對小米手機「出海」有很大的幫助。

在2017年的小米年會上,雷軍說到,小米去年在印度的營收高達十億美元,讓他們躍升為印度前三的手機供應商。

在對價格極度敏感的印度市場,低價的小米晶片會是小米的一大助力。

在國內市場放緩的時候,印度成為中國手機廠商的掘金種地,但大家都需要低價的晶片,才能有利可圖。

雖然聯發科和展訊在這方面都有不錯的表現和價格,但相對於小米來說,這都不如自家的晶片那麼讓人來得痛快。

第三,為小米智能家居布局提供幫助。

雷軍在2017年會透露的另一個重要信息是2016年,小米手機周邊的生態鏈系統全年收入過150億元,連接了超過5000萬台智能設備。

小米也成為全球最大的智能硬體孵化生態。

在智能硬體成長過程中,小米有沒有可能將澎湃系列融入到其智能家居產品中。

例如像高通一樣在晶片上融入深度學習,或者將晶片推到無人機、VR、機器人等市場。

松果的晶片會不會開啟小米的另一個新篇章?

綜上所述,小米晶片也許真的會是小米的一劑猛藥。

成功路上困難重重

雖然前面給小米設想的結果都很好,但這需要一個前提,那就是晶片進展順利,資金流轉沒問題。

因為一次流片需要耗費數百萬,如果小米在上面的成功率不能保證,且沒有錢來保證項目推進,這一切就只是空中樓閣。

因此資深的技術人員和雄厚的資金支持是必須的。

其次,基帶專利也會成為小米成功路上的另一個掣肘。

強如華為Kirin,也就是到了去年發布的Kirin960,才將全網通基帶集成到SoC中。

所以對於小米來說,在這上面面臨的挑戰也是不小的。

很多人都跟我說,小米想成為中國的另一個華為,最起碼在手機上面,是這樣想的。

但這不是一蹴而就的,華為從海思到Kirin,花了多少精力資金,用了多少的時間去試錯,還有線下渠道,通信專利和在運營商方面的影響力,都是小米無法比擬的。

但可以說,有了松果,有了澎湃S1,小米的窗口來了,但依然任重而道遠

R

eading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小米發布首款自研晶片 瞄準中高端

【財新網】(記者 覃敏)小米自研晶片歷時28個月,於2月28日正式發布,小米同步推出搭載該晶片的小米手機5C。小米成為繼蘋果、三星、華為之後,又一家自研核心晶片的品牌手機廠商。小米科技創始人雷軍...

歷時28個月 小米首款自主手機晶片亮相

2月28日,小米正式對外發布旗下第一代松果處理器:澎湃S1,成為繼蘋果、三星、華為後第四家擁有自主研發手機晶片的手機廠商。此前華為是這個行列之中唯一的國產手機廠商。「晶片行業10億起步,10年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