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晶圓代工雙雄給本土半導體帶來了什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上周,我國大陸晶圓代工雙雄——中芯國際(SMIC)和華虹集團(包括華虹宏力和華力微電子)先後發布了2018年財報。

從數據來看,中芯國際在過去的一年裡營收為33.6億美元,同比增長了8.3%。

而2018年的毛利率為22.2%,較2017年的23.9%略有下降。

來自中國地區客戶的收入增長占2018年不含技術授權總收入的57.0%,較2017年的47.3%,同比增長了24.3%。

華虹方面,2018年,華虹半導體銷售收入總額達9.303億美元,較2017年增長15.1%,創下歷史新高,毛利率為33.43%。

這得益於該公司提供的特色工藝平台,尤其是在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儲器(eNVM)和分立器件技術平台方面。

中國區仍然是華虹半導體營收最大的市場,占比為56.4%,營收同比增長17.7%。

可以看出,中芯國際在我國大陸晶圓代工老大的地位不可動搖,但是,其年收入增長情況以及毛利率不容樂觀,特別是毛利,絕對數值就不算高,而且相較2017年還略有下降。

這也是這麼多年一直困擾該公司發展的主要障礙所在:先進位程發展相對遲緩,使得毛利率一直沒能提升上去。

反觀華虹,該公司的收入水平距離中芯國際依然具有較大差距,但其年收入增長,以及毛利率情況還是可以的,這也是得益於其穩健的發展策略,特別是側重於特色製程工藝,顯得更加專注一些。

無論是中芯國際,還是華虹,收入的主要來源都是大陸地區,而且所占比例很相近,而且同比增長情況都比較樂觀。

這也充分體現了最近兩年我國大陸半導體產業的增長勢頭和活躍程度,特別是本土IC設計公司的大量湧現,給晶圓代工企業帶來了不少利潤增長。

據CSIA統計,目前,中國大陸的IC設計公司不少於1300家,發展勢頭迅猛,這給我國本土晶圓代工業帶來了絕佳的發展契機。

從2019第一季表現展望全年

上周,拓墣產業研究院公布了全球晶圓代工廠商在2019年第一季度的排名,重點介紹了前10位的營收情況。

從排名來看,2019年第一季度晶圓代工廠商排名與去年同期相比變化不大,僅力晶(Powerchip)因為12英寸代工需求下滑,被高塔半導體(TowerJazz)反超。

而包括台積電(TSMC)、三星(Samsung LSI)、格芯(GLOBALFOUNDRIES)、聯電(UMC)、中芯國際(SMIC)、力晶(Powerchip)等在內的廠商,因12英寸晶圓代工市場需求疲軟,導致第一季度營收較去年同期下滑幅度均達到了兩位數。

可以看出,排名前5位的廠商營收同比都大幅衰減,而中芯國際衰退近22%,幅度僅次於力晶的26.4%,處在第二高位,這對其28nm製程的成熟度,以及14nm導入量產帶來了更大的壓力。

中芯國際表示,其已經完成了28納米HKC+,以及14納米FinFET技術的研發,並開始相關客戶導入的工作。

預計於2019年內實現量產。

同時,該公司也成功開發出了國內第一套14納米級光罩,具備了國內先進的光罩生產能力,今年可為客戶提供14納米光罩製造服務。

據悉,中芯國際28nm製程的收入貢獻從2016年的1.6%增至2017年的8.0%,2018年Q3略降至7.1%,主要原因在於其28nm以較為低端的PolySion工藝為主,HKMG產能及良率尚不高,同時,全球28nm產能處於過剩狀況。

中芯國際28nm HKMG的升級工藝HKC+,對標台積電的28nm HPC+,該工藝可以顯著提升性能、降低功耗,有望開拓部分智慧型手機及物聯網應用市場。

若以拓墣產業研究院的統計為準,那麼2019開年,大家的業績都不樂觀,這主要是產業發展動力不足,特別是以手機為代表的消費類電子市場疲軟造成的。

而對於中芯國際來說,2019全年的業績表現,就看其28納米HKC+及14納米FinFET的客戶導入及量產情況了,這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其不甚理想的毛利水平。

而在拓墣產業研究院的這份榜單中,華虹成為了一個亮點,其悄然成為了前10中營收增幅最大的廠商(4.7%),而這與其在IC Insights的2017年全球前八大晶圓代工廠的營收增長態勢保持一致,如下圖所示,彼時,銷售額增幅最大的也是華虹,達到了18%,其旗下有華虹宏力和上海華力微電子這兩家晶圓代工廠,華虹宏力以8英寸晶圓代工為主,上海華力則以12英寸為主。

華虹能保持穩健的正增長,一是基於其多年的技術積累,在相關特種工藝方面比較成熟,也比較適合本土客戶的胃口;另外,就是得益於這幾年大陸IC設計業及相關企業的迅速發展,贏得了不少商機。

高毛利的誘惑

上周末,從中芯國際傳來了一個重磅消息,該公司宣布將以約1.13億美元的價格,將其持有的義大利工廠LFoundry的股權出售給中科君芯。

中芯控股合資公司LFoundry是一家領先的專業晶圓代工廠。

LFoundry總部位於義大利,主要提供先進的模擬晶片代工服務,晶圓月產量超過4萬片。

2016年,中芯國際以約5500萬美元的價格將LFoundry收入了麾下。

據中芯國際介紹,出售LFoundry所得款項,將用於先進位程工藝技術及特色成熟工藝。

顯然,中芯國際的這一舉措,就是要將更多的精力、財力和資源用於先進位程的研發和量產上面,發展目標對準台積電和三星半導體的指向性更加明確。

如果發展情況良好的話,這可以提升其毛利率和營收水平,使其財務狀況更加健康。

華虹方面,在專注於特色製程工藝的基礎上,該公司並沒有放棄先進位程的開發。

2018年12月11日,華虹集團旗下的12英寸晶圓代工廠上海華力與聯發科共同宣布:基於上海華力28nm低功耗工藝平台的一顆無線通訊數據處理晶片成功進入量產階段。

至此,除了中芯國際之外,又有一家大陸晶圓代工廠具備了28nm製程的量產能力。

而就在上個月的SEMICON China 2019上,據華力微電子研發副總裁邵華透露,今年底華力微電子將量產28nm HKC+工藝,2020年底則會量產14nm FinFET工藝。

如果能如期實現,這將是國內第二家量產14nm工藝的代工廠。

華虹的這些舉措,無疑也是瞄向更高毛利率的。

晶圓代工助攻本土IDM發展

中芯國際將LFoundry出售給了中科君芯,據悉,江蘇中科君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於IGBT及高速整流二極體(FRD)等新型電力電子晶片研發的中外合資企業,這與LFoundry的模擬晶片代工服務類型很吻合,在得到LFoundry後,中科君芯在原有設計能力的基礎上,也具備了晶片製造能力,這是向IDM方向發展的重要一步。

我國要大力發展半導體產業,製造業是重中之重,而與國際先進地區相比,我國大陸缺乏的就是以IDM為代表的製造業,因此,國家在最近幾年一直在大力扶持本土的IDM及半導體製造業。

因此,各種模式和類型的IDM企業不斷湧現,除了中科君芯這種演進模式以外,還有以青島芯恩為代表的CIDM(Commune IDM——共有、共享式IDM),以及以粵芯半導體為代表的虛擬IDM。

雖說這些新的IDM模式更多地還處於概念推廣階段,但這些想法的產生是基於我國半導體產業處於發展初期的現實,雖然整體水平不高,但是有更多的想像和發展空間。

實現IDM是有很大難度的,但它們確實抓住了產業、特別是我國產業的痛點,發展好了,是可以為本土半導體業添磚加瓦的。

而在發展本土IDM方面,晶圓代工廠也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以中芯國際為例,雖然該公司歷史不如華虹悠久,但其發展規模已是大陸晶圓代工一哥,另外,雖然該公司在過去20年的發展過程當中,出現過不少問題,但其對我國大陸的半導體製造,特別是IDM的發展貢獻了不少力量:如最近的將LFoundry出售給中科君芯,以及大陸存儲巨艦——長江存儲和合肥長鑫的高層,都是出自中芯國際,而青島芯恩的掌舵人張汝京行業資歷深厚,更是與中芯國際有著頗深的淵源,相信芯恩的人才儲備也會有中芯國際的貢獻。

這樣看來,中芯國際頗有點兒中國大陸半導體製造業黃埔軍校的意味。

結語

作為我國大陸半導體製造業的領路者,中芯國際和華虹或多或少地將台積電和聯電作為了發展和追趕的目標,而在全球產業發展乏力,而中國相對有活力的當下,似乎出現了更多的機遇,期待兩年後能出現更好的局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鐵流:台積電申請赴大陸設廠意欲何為

12月7日,全球最大集成電路製造商台積電正式向台灣「投審會」遞件申請赴大陸設立12寸晶圓廠與設計服務中心。該晶圓廠規劃的月產能為2萬片12寸晶圓,並於2018年下半年開始生產16納米製程晶片。同...

上海華力攜手聯發科量產28納米晶片

12月11日,華虹集團旗下中國領先的12英寸晶圓代工企業上海華力與全球IC設計領導廠商---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發科技」)共同宣布,在兩家公司的互相信任及持續努力下,近日雙方合作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