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核心老將歸屬!讓中國突破量產困難,他能帶中國芯起飛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集成電路在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其技術難度也被公認為是世界上最大的障礙。

集成電路主要包括晶片設計和晶片製造。

目前,中國在晶片設計領域已經有了比較成熟的技術,近年來也逐漸出現了一些可以與華為海思等國際巨頭競爭的企業。

但在晶片製造領域,中國一直舉步維艱,沒有新的突破。

不過,據了解,中芯國際,中國最先進的晶片製造公司,最近突破了14納米的製造工藝,也被稱為台積電大將梁孟松的強大聯盟。

目前,國內較知名的晶片製造企業是台灣的台積電企業,已進入晶片製造技術領域的7納米階段。

中國大陸最先進的晶片製造技術是14納米。

而中芯國際人員表示,預計14納米技術今年有望實現批量生產,其突破速度也十分驚人。

您知道,中芯國際已經進入量產計劃,要攻破28 nm的量產,並進入14 nm和10 nm技術的發展階段。

在一年的時間裡,中芯國際完成了28 nm的批量生產計劃,但也改進了14 nm的研發流程,持續了幾個季度。

事實上,中芯國際之所以能如此迅速地進入14納米技術發展階段,主要是因為梁孟松正式加入。

梁孟松,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電氣工程博士,1992年就職於台積電,積累了大量的晶片製造經驗。

在台積電的17年里,梁孟松為台積電創造了500項專利。

對於每一代台積電過程項目,梁孟松是參與者或負責人。

可見梁孟松在晶片製造方面有自己的見解和豐富的經驗。

梁孟松加盟後,中芯國際直接跨越28納米到14納米。

此外,在不到300天的時間裡,梁夢松將14納米晶片的產量從3%提高到了95%。

所有這些都為中新國際作出了質的飛躍。

這也意味著中國又出現了一家強大的晶片製造企業。

在2017年,梁孟松辭去了三星的所有職位,並在中國大陸加入中芯國際擔任聯席執行長。

這背後的原因也很奇怪。

據了解,梁孟松在台積電工作了17年,晉升時遇到內部競爭。

情報部門的領導破壞了他的晉升計劃,所以梁孟松離開了台積電。

2011年,梁孟松加入三星半導體,擔任研發總經理和首席執行長。

在加入三星之後,三星在半年取得了14nm技術的成就,同時也接到了蘋果的a9處理器的訂單。

梁夢松連續在三大企業跳槽,引起了許多人的注意,但他的成就也證明了他是一個有權勢的人。

相信在梁夢松的領導下,中芯國際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中國將不再是「外國芯」。

此前,中國最大的進口類別是集成電路,每年花費約3000億美元。

如果中國能在晶片製造方面進一步發展,將為國家節省大量資金,也將給中國的集成電路工業帶來一個新的局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中國晶片核心技術獲得突破

集成電路產業是全球技術壁壘最高製造工藝最複雜的高科技產業之一,一向被各國視為「技術禁運」對象。資訊時代的發展,離不開高精密的集成電路晶片。而我國的集成電路產業長期落後於日韓和西方國家,每年光是進...

主流代工廠晶片製造工藝的新進展

來源:IC Insights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取決於IC製造商是否有能力繼續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性能和功能。隨著主流CMOS工藝在理論、實踐和經濟方面的限制,降低集成電路的成本(按功能或按性能)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