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國際18年艱難造芯路,那麼「中國芯」到底怎麼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芯國際成立於2000年,號稱是大陸技術最全面、配套最完善、規模最大的集成電路製造企業,成立以來就專注做半導體晶片。

在港股中,中芯國際是少數可以代表中國技術的「重器」企業之一。

歷時18年艱難奮鬥造芯路是如何?

人們談論中興危機,實際上是在談論背後的一組刺眼數據。

據中國半導體協會統計,中國集成電路有記載以來一直以進口為導向,2017年中國集成電路貿易逆差再創新高,達1932億美元,增速高達16.4%,進口額約占全球68.8%,中國IC產業對外依存度強烈。

那麼,「中國芯」到底怎麼了?

在世界積體電路製造領域,台灣最為強大,因此此文所稱國產晶片是特指大陸的晶片產業。

國產晶片的代表公司之一是中芯國際。

2000年,台商張汝京一手創辦中芯國際,在上海張江打下第一家工廠的第一根樁後,中芯國際就這樣奠定了立足大陸的定位。

2004年中芯在紐交所和聯交所同時掛牌上市。

2008年,中芯國際引入大唐電信(600198,診股)作為戰略投資者,第一大股東變為國資。

2012年,中央明確批示,要求把集成電路產業作為戰略性產業抓住不放。

2013年,國務院和工信部先後發布《「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集成電路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

2014年9月,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以下簡稱大基金)正式成立。

大基金也開始將目光聚焦中芯國際,將中芯視為國產晶片的先鋒進行扶持。

截至2017年6月末,大基金已經成為中芯的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為15.91%。

由此,在外界看來,中芯國際就是「中國芯」的代表。

中芯國際也自稱是大陸技術最全面、配套最完善、規模最大的集成電路製造企業。

回顧中芯國際的發展歷程,從成立到2010年,表現都不是特別亮眼。

同花順(300033,診股)數據顯示,2001~2010年,除2004年和2010年外,其他年份中芯國際的凈利潤都是虧損的,而且是巨虧。

在此期間,中芯國際給外界另一個最大的印象就是,跟台積電不斷有專利侵權糾紛。

2004年,中芯國際被台積電以違反專利權和營業機密為由,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提出對中芯國際的調查申請,並且向美國加州聯邦地方法院對中芯國際提起多項專利權侵害的訴訟。

台積電指稱,中芯國際通過各種不當的方式取得台積電商業秘密及侵犯台積電專利,比如已延攬超過100名台積電員工,且要求部分人員為其提供台積電商業秘密。

這已經嚴重侵害台積電的合法權益。

這個訴訟曾在2005年有過短暫的和解,代價是中芯國際支付1.75億美元的和解費。

不過2006年,台積電再次向美國加州法院起訴並指控中芯國際違反了2005年的協議,雙方展開訴訟戰。

2004年前後,台積電正在上海興建半導體工廠,大力開展布局大陸的晶片市場,這系列訴訟難免有清除競爭對手的意味。

但是2009年11月美國法院的判決也給了中芯國際一擊。

美國法院最終判決台積電起訴中芯國際「竊取商業機密案」獲得勝訴。

中芯國際為此付出了慘重代價,支付了2億美元的賠償金才算了事。

敗訴後的中芯國際也遭遇重大業績危機,2009年公司凈利潤創成立以來最大年度虧損,凈虧損達到9.6億美元。

實際上從時間看,中芯國際在大陸晶片產業的布局是比台積電還要早的。

不過,中芯國際在技術積累上明顯處於弱勢地位。

2007年中芯與IBM簽訂45納米「互補性氧化金屬半導體」技術許可協議,中芯國際此後可以使用IBM技術來提供12英寸晶片的代工服務。

也就是說,中芯國際12英寸晶片技術更多來源於IBM。

吭哧吭哧幹了18年,中芯國際在晶片上始終無法有很大的突破和建樹。

中芯國際在晶片業務上與國際一流廠商相比差距仍然很大。

以2016年為例,中芯國際錄得收入29億美元,其中內地和香港地區的銷售收入占比為50%,即14.5億美元。

這個體量如果與中國每年2000億美元的晶片進口額相比,連毛毛雨都算不上。

技術研發始終沒能趕上

根據統計,2016年全球排名前十的晶片代工廠商,前三名分別是台積電、美國格羅方德和台灣聯華電子,前兩名占據了全球70%的市場份額。

中芯國際雖然排名第四,但市占率只有6%。

2010年,台積電已經提出28納米技術並達到量產,成功奪得了iPhone 6的訂單。

但是,中芯國際直到2013年第四季度才完成28納米的製程開發,中芯首個包含28納米HKMG和PolySiON的多項晶圓流片服務在2013年底才推出。

時間差距導致的結果是,2015年,台積電28納米已經折舊完畢開始打價格戰擠垮其他對手。

而中芯國際28納米的PolySiON製程工藝目前才逐漸成熟,更高端的HKMG製程還難言成熟。

2017年中芯28納米收入只占到公司晶圓收入的8%。

但是競爭對手台積電2015年就實現了14/16納米晶片商業化量產,當下已經實現10納米量產,7納米的晶片也已經在2017年4月開始試產。

2016年,台積電營業收入的54%來自於40納米及以下製程技術,格羅方德的比例為48%,聯電為18%,中芯國際僅有2%。

截至2017年第二季度末,台積電28納米以下的中高端製程晶片已經占總收入的54%,40納米以下占67%。

而中芯國際2017年收入貢獻度最高的還是來自於90納米及以下的製程技術,占比達到50.7%。

2017年中芯14納米技術的研發也才到關鍵的突破期,尚未完成開發。

由此可見,當中芯國際還在28納米掙扎時,台積電的技術已經至少遙遙領先三代。

技術、研發差距的背後往往是資金投入的差距。

半導體是高度依賴投資的產業。

以2016年為例,在積體電路資本支出方面,三星是113億美元,台積電是102.5億美元,英特爾是96.25億美元,基本都在百億美元量級。

而2016年中芯國際的資本支出是26.26億美元。

在研發費用層面,台積電2016年研發費用達22億美元,而中芯當年共投入研發費用3.18億美元。

兩者差距十分明顯。

不過,外界也有說法認為,中國的「缺芯」之苦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用於生產晶片的光刻機一直被西方已開發國家掐住。

受西方《瓦森納協議》的限制,大陸廠商只能買到光刻機巨頭ASML的中低端產品,出價再高,也無法購得ASML的高端設備。

這直接導致台積電、三星等在製程上大幅領先中芯國際。

站在客觀角度看,同等級別的製程工藝,國產廠商能做,但不一定意味著能做得更好。

此外,中芯國際和台積電的差距,不得不提的還包括中芯國際在人才上的弱勢。

人才儲備不足,終究還是因為大陸在集成電路產業上起步晚。

這兩年中芯國際在加大力度引進新鮮技術「血液」。

2017年10月,擁有台積電、三星從業背景的「技術狂人」梁孟松加入中芯國際,擔任聯合執行長;周梅生也被任命為公司技術研發執行副總裁,周梅生最早在台積電時就是在梁孟鬆手下工作。

中芯國際的晶片難以崛起,也與本土缺少高端半導體人才有關。

記者了解到,中芯目前的技術團隊中,本土化人才並不多,仍然嚴重依賴外部人才。

由於來自大陸、台灣和海外三方面的員工共存,中芯還需要解決內部融合問題,這個融合矛盾在大唐電信入股後被激發,員工內訌在一段時間內不斷出現。

下面想要介紹下中芯國際的相關風雲人物

江上舟

中芯國際原董事長,是中國改革開放後的第一批海歸,海南建省初期最早的一批闖海人,他也是上海晶片產業的奠基人、國家大飛機項目的啟動者之一。

1991年,擔任海南省三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1993年,出任海南省洋浦開發區黨工委書記、洋浦開發區管理局首任局長。

1997年調往上海工作,先後擔任上海市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市工業黨委副書記等職。

2001年,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兼上海化學工業區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

2003年,成為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成員兼重大專項組組長。

2006年,江上舟接替鄧朴方擔任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理事長。

同年,他被委任為中芯國際的獨立非執行董事。

國家教育部原副部長、同濟大學原校長吳啟迪,即江上舟的妻子。

中芯國際成立於2000年是中國內地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集成電路晶片代工企業。

1965年,他考入清華大學無線電系,「僅在校學習了9個月」,「文革」就開始了。

到工廠學工,到農村學農,再不就是枯燥的政治理論學習,是他們那時候大學生活的重要記憶。

1970年,他被分配到雲南省通訊局微波器材廠工作,工作中他漸漸感覺到了專業知識的重要。

一次,清華大學的老師到雲南去,他和同班同學、妻子(吳啟迪,教育部副部長,原同濟大學校長)共同表達了想學習的願望,回到清華後,老師給他們郵寄過去很多專業書,這讓他們很開心,也很感激。

其間,大學生曾有一次「回爐」的計劃,他們也報名了,後來因為白卷英雄張鐵生的影響,回爐計劃夭折了,他們不死心。

62歲的中芯國際新任董事長江上舟。

邱慈雲

2011年8月5日,華虹NEC現任CEO邱慈雲將接替王寧國出任中芯國際執行長兼執行董事。

2017年5月10日,邱慈雲因個人原因請辭,被委任為中芯國際公司董事會非執行副董事長及調任為非執行董事。

邱慈雲(Chiu Tzu-Yin),生於1956年。

獲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電氣工程博士學位和哥倫比亞大學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曾任中芯國際執行長兼執行董事和全球半導體聯盟(簡稱「GSA」)董事。

邱慈雲有超過27年的半導體產業經驗。

畢業於美國加州伯克利電子工程和計算機科學專業的邱慈雲,早年曾在德國慕尼黑固體技術研究所從事科研工作,後加入美國新澤西默里山AT&T貝爾實驗室,並成為其高速電子研發部門的負責人。

隨後,他加入台積電,並擔任工廠高級總監。

2001年,邱慈雲曾追隨中芯國際創始人張汝京建立中芯國際,擔任該公司高級運營副總裁,一度被視為張汝京身旁最重要的副手。

不過,由於在公司運營管理等問題上與張有不同意見,2005年,邱離開中芯國際。

離開中芯後,邱慈雲在時任華虹NEC總裁王寧國(即中芯國際前任CEO,在控制權風波中被解職)的邀請下,加盟華虹NEC擔任營運副總。

不過由於華虹NEC的12英寸半導體生產線建設資金遲遲不能到位,包括王寧國、邱慈雲等在內的主要12英寸線運營者都離開華虹NEC。

邱慈雲轉戰馬來西亞晶圓代工廠Silterra擔任COO,而王寧國則加盟中芯國際擔任CEO。

2009年2月,華虹NEC與宏力半導體合併一事得到推進。

在此基礎上,華虹NEC12英寸半導體生產線建設計劃被重提,邱慈雲在華虹集團原任董事長張文義(現任中芯國際董事長)的邀請下,又回到華虹NEC任職CEO。

梁孟松

2017年正式宣布加入中芯國際,與趙海軍將共同擔任中芯國際執行長

梁孟松於國立成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取得學士與碩士學位,隨後取得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電機博士,並且他的博士指導教授正是曾任台積電技術長的柏克萊電機系教授胡正明,舉世知名的FinFET發明人。

畢業後,梁孟松在美國處理器大廠AMD工作幾年,1992加入台積電,那一年他四十歲。

2009年梁孟松從台積電離職。

有人說梁孟松的離職不僅僅是因為在台積電職業規劃問題,也是因為他豪爽、自負、喜歡單打獨鬥的性格。

隨後梁孟松到了韓國,先去韓國的成功館當老師,此時梁孟松已經被台積電視為「叛將」。

2011年,梁孟松正式加入三星,擔任研發部總經理。

但台積電懷疑梁孟松泄漏技術等機密給三星,因此在當年訴請禁止他把台積電技術機密、人員資訊泄露給三星。

前三十年集成電路事業迅速趕超發展的經驗

總結新中國前三十年集成電路事業的趕超發展,有幾點經驗值得今天學習(專業研究產業問題的學者鐵流對此有很好的總結,筆者也頗為認同,以下部分參考了其文中的一些觀點或論述):

A.是堅持自主研發的趕超路線。

貫穿前三十年技術進步的是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

50年代,即使我國已經引進了蘇聯的技術資料,依舊保留自己的技術研發團隊,例如夏培肅於1954年即著手基本邏輯電路的設計、試驗和運算器、控制器的邏輯設計,這為我國同蘇聯交惡後自主研製計算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此後,中國的科研工作人員在沒有外援的情況下,自力更生,完成了一個又一個技術攻關。

從有國外留學經驗的老科學家,到共和國自己培養的年輕科研人員,都發揮了極大創造力,例如前述25歲就研發出「隔離-阻塞振蕩器」,解決重大技術難題的康鵬。

這一時期,中國也抓住有利時機從國外引進先進技術設備。

進行充分消化吸收。

但無論是50年代末引進蘇聯技術資料,還是70年代通過特殊渠道少量購買歐美先進設備,走的是都「消化吸收、融會貫通、推陳出新、舉一反三」的路線,技術引進不僅沒對自主技術造成衝擊,反而使其融入自己的工業體系中,使中國自主技術更上一層樓。

B.是重視科研投入和科研人才培養。

新中國前三十年的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我國依靠「高積累、低消費」的方式集中大量資源用於國家工農業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國防技術研發,一代人吃兩代人的苦,將一個落後的農業國建設成為擁有核武器的世界第六大工業國,計算機、集成電路這樣的高科技產業也從無到有,發展壯大。

C.是全國統籌協作的研發模式。

從前述列舉的重大成就來看,當時的科研單位雖然分散在全國各地,但在重大問題的攻堅上卻是協同作戰和成功共享的。

在全國統籌協作的舉國體制下,各個單位互幫互助,以集中全國科研力量攻堅克難的方式解決了科研道路一個個難題。

國家還經常舉辦各種展覽會,方便各單位進行技術交流。

正是在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和公有制體制的保障下,我國計算機和集成電路事業在前三十年取得了一個又一個成就。

中國是否符合市場規律、發展現狀及展望探討了產業的現在以及未來。

如何走下去?

國際機構IHS數據顯示,2016年全球集成電路市場的銷售額達3530億美元,中國占比45%。

擁有如此巨大的市場空間,在全球半導體公司營收前20大的企業中卻找不到的名字。

周子學指出,我們的產業仍然弱小,擁有諸多問題。

首先,中國沒有進入全球前20的企業,無論在CPU、邏輯電路、存儲器、設備、材料等領域,都沒有足夠競爭力的企業走在前面,所以不能說中國有競爭力。

第二,過度宣傳引起了先進國家和地區對中國不必要的警覺。

自媒體過度吹捧中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誤導了海內外行業人士對中國集成電路產業認知,跟引起先進國家不必要的警覺。

中國仍處於發展前期,只是目前有一些趨勢性的好企業在向前發展,我們還需要紮實做事,埋頭苦幹,過度宣只會引起其他方面不利的問題,這種不利已經給我們帶來很多阻礙。

第三,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不夠集中,資源分散。

製造業是一個高度國際化,規模化的產業,需要持續的大規模投入。

一條14nm生產線的建設投入超過50億美元,工藝研發投入還要超過10億美元,設計業遍地開花的形式不符合製造業的產業發展規律。

周子學呼籲應該讓有競爭力的企業去做,地方政府除了觀察企業的積極性,還要有能力去做。

第四,還有許多優惠政策需要國家貫徹落實。

好的,來吧!先領一份電源資料充實下自己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鐵流:台積電申請赴大陸設廠意欲何為

12月7日,全球最大集成電路製造商台積電正式向台灣「投審會」遞件申請赴大陸設立12寸晶圓廠與設計服務中心。該晶圓廠規劃的月產能為2萬片12寸晶圓,並於2018年下半年開始生產16納米製程晶片。同...

代工高通中芯國際收漲4.35%

8月10日,記者自中芯國際獲悉,採用其28納米工藝製程的Qualcomm驍龍410處理器已成功應用於主流智慧型手機。中芯國際與高通的該項合作開始於去年。2014年,高通在晶片代工方面採用多元化策...

大陸半導體招賢納士不停歇 IC人才培養更迫切

在政策和大基金的雙重助力下,大陸半導體產業建設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然後有錢有地有廠之後就是要有人了,為快速進入全球半導體產業一線陣營,近年來大陸半導體企業在招攬賢才上都拿出了十二分的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