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來了,富士康的百萬機器人大軍建成了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富士康以「百萬機器人計劃」為指導,在生產自動化上走在了行業前列,不僅要自己完成機器換人,還要幫助別人機器換人。

不斷發力機器人產業,未來的富士康將締造怎樣的生產製造帝國,值得所有業者持續關注。

2016年伊始,一條時政新聞便讓富士康成為坊間熱點「人物」。

新聞說的是2015年12月25日,鄭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在其官網貼出公告,擬向富士康發放人民幣8190萬元(約合1260萬美元)失業保險穩崗補貼資金。

這條信息讓我們回想到2015年伊始,富士康傳出的裁員計劃,及其「百萬機器人」計劃。

而隨著時間推移,2015年已經過去,富士康的計劃落實得怎麼樣了呢?讓我們一起來回顧,富士康走過的這條與「機器人」同行的發展之路。

2015年伊始,事起裁員流言與百萬機器人計劃

2015年伊始,和往年一樣,有媒體傳出「富士康將進行大規模裁員」的消息,這似乎已經成為富士康過年的「風俗」。

不過,集團隨即聲明,雖然隨著自動化應用規模在集團運營不斷擴大,員工招募幅度預計會在未來幾年中減少,但富士康科技集團目前並沒有計劃在現在及未來縮減員工數量。

於是,我們找到了故事的起點,富士康百萬機器人計劃,實際上,這個計劃是於2011年8月提出,而在2014年尾則被傳出受挫。

原因是機器人生產精度不足,相關電子產品的生產精度要求更高,導致生產不達標。

「裁員」之說雖然得到澄清,但富士康員工招募幅度減少似乎是「此地無銀三百兩」。

而在7月份,富士康在一份聲明中稱將在印度建12座新工廠。

可見,富士康掘金大陸人口紅利的時代已經漸漸遠去,「機器換人」勢在必行。

「機器換人」快速推進,崑山富士康出現黑燈工廠

3月,富士康再次擬引進數千機器人進行代工生產;

4月,富士康透露每年增加機器人的數目超過1萬台,每年增加自動化設備約為10萬套;

5月,富士康崑山廠區的ACE車間向媒體開放,已經實現了完全自動化,達到「黑燈工廠」;

7月,富士康表示,他們一直致力於工業機器人開發,目標為至2020年,其中國工廠達到30%的自動化。

實現「黑燈工廠」,可見富士康在自動化生產方面的推進速度之快,而這也代表著富士康將大步邁向工業4.0。

而其提出的2020目標,也可見其對中國工廠的重視。

「機器換人」成效顯著,裁員一半而產值翻番

4月,據新華社報導,富士康集團崑山吳淞江園區的員工人數曾一度高達8萬人,但此時約僅剩下4萬人。

員工人數已經減半,產值卻增加了1倍。

機器人自動化生產是富士康能以更少人力創造更多產值的關鍵。

據富士康集團副總經理楊明陸表示,1台機器人的價格約在人民幣(下同) 13萬元左右,而1名生產線員工的年人力成本約為5萬元,只要2名員工的工資,就接近1台機器人的價格,但機器人可以24小時不間斷工作,相當於3個人力,而且有些機器人還可以一口氣承擔2名人類作業員的工作量。

通過機器人來取代人力,富士康車間實現了20倍的產出能力。

減員提效,這就是「機器換人」的目的,這也是製造業轉型工業4.0的努力方向。

而隨著「黑燈工廠」的實現,可見富士康在「機器換人」領域的發展水平,「百萬機器人計劃」或許遙遙,卻也可期。

側記:「百萬機器人計劃」還包括研發生產機器人

實際上,富士康集團提出的「百萬機器人」計劃除了在自身加快「機器換人」,推行生產自動化之外,還包括研發生產機器人等智能化自動化生產設備,以助力行業提高自動化水平。

而在6月,富士康傳出與阿里巴巴合作,共同投資日本軟銀旗下的機器人控股子公司,似乎想要發力服務機器人市場,產品為人型機器人「Pepper」。

而在之後,便傳出生產計劃,2015 年內就將以每年 1 萬台的規模實施量產,該機器人將應用於顧客接待和護理等領域。

12月,富士康母公司鴻海規劃將投入1.2億美元(約7.8億元人民幣),投資子公司英屬蓋曼群島(ICREATEINVESTMENTLIMITED),準備在美國等海外據點大舉投資機器人、應用軟體等新創業務。

多次發力投資機器人企業,可見富士康對機器人技術的重視,據悉,崑山富士康能夠達到完全自動化,就得益於其研發生產的機械手。

後記:走進富士康,探「機器換人」之難

作為世界電子製造廠商巨頭,富士康在「機器換人」之路上走得並不順利,在2014年更是傳出「百萬機器人計劃」受挫,由此可見「機器換人」並非易事,通過走進富士康,我們也找到部分難點所在。

首先,生產精度問題。

機器人精度不高,「感覺」不好。

一些毛邊,人眼一看便知,一刮就沒,可對機器來說,卻需要很高的準確度、精度和智能程度。

其次,就業問題。

工廠通過自動化和工業工程優化,提高了員工的操作效率由此減少加班時間,但對於很多員工來說,少加班就等於少工資。

再次,產品更新問題。

想要真正實現自動化,生產線和模具就要不斷重新設計、重新安裝,而數碼產品更新換代極快,有些產品甚至「這一周賣爆了,下一周就死了」,自動化想要跟上,哪裡來得及?

「機器換人」,其實並不等同於自動化和信息化,是否要「換人」,大中小的工廠自會根據市場和風險,做出自己的選擇。

富士康則以「百萬機器人計劃」為指導,走在了行業前列,不僅要自己完成機器換人,還要幫助別人機器換人。

不斷發力機器人產業,未來的富士康將締造怎樣的生產製造帝國?如果富士康百萬機器人計劃大功告成了,你有沒有想過自己該何去何從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富士康已為全機器人生產 iPhone 做好準備

也許從 2017 年開始,富士康的招工新聞就會減少很多了。早在 2014 年,富士康母公司鴻海集團的董事長郭台銘就非常有信心地表示,在第三次工業革命當中,機器人將會扮演核心角色。而在更早之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