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揭秘:郭台銘最不願讓別人看到的工廠是這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央視財經《對話》)提起富士康,不少人都會聯想到員工浩浩蕩蕩,人數過百萬的代工製造企業,大量生產、快速交貨......然而這已經是幾年前的富士康。

現在的富士康努力+智能化的科技元素升級?如今的富士康工廠已經智能到開始用先進的「關燈工廠」?機器人已經開始取代人力?依靠傳感器、大數據,在黑暗中也能完成生產?郭台銘自己說,這種工廠,他最不願意讓攝像機拍攝到,這是為什麼?6月4日21:50《對話》邀請郭台銘為您解釋其中緣由。

有智能製造,良品率能接近100%

富士康科技集團創始人、總裁郭台銘:我們機器加上了傳感器,加上了我們叫影像海量大數據的收集,可以進行比對,可以進行尺寸公差的修訂。

所以生產不過下一關就停掉了。

我們遠端監控,主管在會議室裡面發現有變化的話,自動的信息會送到手機。

現在最大的困難是外觀的處理,視覺的參數還沒有完全加到,對於尺寸可以做到99.99%。

以前最高可以達到95%,96%。

但是還不滿足,希望提升到百分之百。

我們工廠禁止攝影,不想讓你們去

富士康科技集團創始人、總裁郭台銘:我都不想你去我們的工廠去,我們是禁止攝影的。

一般我們的工廠是非常保密的,很難有記者能夠進去拍攝。

我一般自己進去就是拿手電筒進去,所以這個工廠目前確實是沒有開燈在運作。

但是我們現在還有相當大一部分,將近一半以上的作業還需要人力。

一百萬台機器替換工人的小目標為何沒有實現?

陳偉鴻:您2011年提出,要用一百萬台機器來替換生產線上的工人,現在實現了嗎?

富士康科技集團創始人、總裁郭台銘:目前沒有實現,現在才有5萬台。

陳偉鴻:太貴了嗎?

富士康科技集團創始人、總裁郭台銘:不是,整個大數據的積累有很多工藝在做改變,我們要積累到一定的大據和參數。

應該講機械的智慧還達不到人手的精巧。

比如我們做機械人的手的抓取,就用了兩年多的時間。

機械要真正實現組裝作業的大量生產,還應該有五到十年的時間。

但是將來很多的檢測,機件的維修管理,大數據的分析還是要人腦的管理。

我認為花30年的時間,讓單純的勞力,重的工作由設備和機器人取代,那就需要大數據的分析,現在大數據的數量還不足以支撐全面的無人化。

關燈工廠也有局限性?

富士康科技集團創始人、總裁郭台銘:我們的限制在哪兒?限制在機台的大小,車高,治具跟工廠之間的大小。

比如說我們做手機,今天要改成大一點的就要改刀具或者是工具。

這個就是我們現在不能無限大,它一定有一個限制的規格。

這個馬路是汽車的,你開一個大卡車過去,那麼我們的馬路就要重新的建制。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6421:50《對話》!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2016來了,富士康的百萬機器人大軍建成了嗎?

富士康以「百萬機器人計劃」為指導,在生產自動化上走在了行業前列,不僅要自己完成機器換人,還要幫助別人機器換人。不斷發力機器人產業,未來的富士康將締造怎樣的生產製造帝國,值得所有業者持續關注。20...

戴家鵬:富士康「百萬機器人」計劃再定位

【財新網】(記者 張而弛 實習記者 杜康)全球最大的消費電子產品代工廠富士康曾因為2011年的系列員工跳樓事件引發社會關注。此後,台灣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宣布,鴻海旗下的富士康工廠將在未來三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