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萬元到9000億,他將公司總部搬到監獄旁還和馬雲造機器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43年前,當馬雲還在上小學時,

23歲的他,向母親借了2萬塊,開始了創業。

那時候,他沒有屬於自己的房子,

家裡最好的家具只是把藤椅。

如今,他已建立了一個年營收近9000億的帝國,

在網際網路大會上,他說,不投資雷軍是與錢作對,

他還和馬雲、孫正義結盟,一起造機器人。

有人說他是中國最大「血汗工廠」老闆,

有人說他是「科技界成吉思汗」。

還有人說他是冷酷的「霸道總裁」。

他就是鴻海集團董事長,富士康創始人郭台銘。

他曾經歷過數次破產危機,

甚至將把公司總部搬到監獄旁邊。

他坐擁百億,卻不開跑車,不穿名牌。

他在商界以「摳門」聞名,

卻在大陸捐獻超過50億元。

近期,他還以38億美元收購了日本大型電子公司夏普。

日本夏普公司8月12日在官網宣布,其已接受鴻海精密(2317.TW)3888億日元注資,正式成為台灣鴻海的子公司。

至此,鏖戰近四年,幾經曲折,鴻海收購夏普塵埃落定。

郭台銘將重振夏普視作二次創業。

在多位行業內人士看來,郭台銘對鴻海寄予厚望更多是出於全產業鏈布局、業務結構多元化的的考量。

靠母親借的2萬元創業,第一年就虧光

郭台銘出生於1950年,是家中老大。

1966年,15歲的郭台銘,進了剛創校的「中國海專」。

由於家境貧寒,求學期間,他的學費都是自己賺的。

為了學費,他曾到橡膠廠、砂輪廠和製藥廠打工。

1973年退伍後,郭台銘進入復興航運上班,並利用晚上時間補習英文。

一年後拿著母親給他的4萬塊,一半用來結婚,一半拿來創業。

1974 年,郭台銘出資2萬元與朋友合資成立「鴻海塑料企業有限公司」,生產塑料成品。

由於沒什麼生產經驗,一年後,他們虧了個精光,原股東都逐一退出。

但郭台銘不願輕易放棄,東拼西湊了十幾萬元,硬著頭皮把公司盤了下來。

這就是富士康帝國的開始。

不搞投資搞實業,窮到兒子只能喝粥

郭台銘喜歡用「寒冬里的孤雁」來形容自己,他說,「寒冬里的一隻孤雁,要覓食,要在逆風中找好一個安全的落腳點,就只有努力地飛,飛得越高越好。

因為只有這樣,它才能生存下去。

剛剛起步的前幾年,郭台銘幾乎都在問自己:「我的決定是正確的嗎?」

在當時,台灣經濟大環境已經發生改變。

其他不少企業家趁著台灣經濟起飛,有的炒地皮,有的囤積原料,都在等價格好時大賺一筆。

和所有累積了第一筆不多資金的企業家一樣,這一筆資金到底是去賺快錢還是去做實業?

但是郭台銘放棄了後來漲了數倍的土地買賣機會,選擇投資建廠,引進新設備,和信賴的員工摸索生產工藝和流程。

卻沒想到這個過程,竟然困難重重!

引入新設備、招來新員工,郭台銘和合伙人就想引入新技術,將模具的開發公式化。

但卻遭到老模具師傅的集體抗議。

購買模具花費了大量的資金,工廠的產量也小,使得已經盈利的公司,再度資金周轉不靈。

當時的那個時代,優秀人才擠破頭想進國企、央企,郭台銘的鴻海想招到頂級人才實在太難。

處處都是困難,甚至家庭生活也受到牽連。

對於郭台銘長子郭守正而言,他的童年並不像其他企二代一樣,一出生就含著金湯匙。

郭守正年幼時,郭台銘還沒有發家。

忙著打拚的郭台銘很少有時間跟年幼的郭守正單獨相處。

有一回,郭台銘難得回家時,聽到兒子嚎啕大哭,遂質問髮妻林淑如發生了什麼事?妻子告訴他,兒子肚子餓了,你好久沒有拿錢回家了。

郭台銘回憶說,那時他沒有錢,忘了拿錢回家,林淑如也不肯講出來,怕給他壓力,就只好給兒子喝稀飯,小孩子吃不飽,所以半夜一直哭,他卻都不知道,事後才跟林淑如說:「再怎麼苦,也要買奶粉啊!」

當時,為了節省錢,那時的郭台銘,連長途電話都要到父母家去打。

有次過年,給員工發完年終獎後,他口袋裡只剩下2000塊錢:初一給父母1000;初二給太太娘家1000;初三就身無分文,一頭扎進工廠中。

把公司總部搬到監獄旁邊

「有時真不知這個決定是不是太傻,但每到過年我都告訴自己堅持下去,一天不累積技術,便一天要受制於人!」

但錢已經投下去,模具廠也建起來,沒有退路的郭台銘只能咬牙向前。

和廣大的國內中小企業一樣,既拿不到太多的政府扶持政策,也無法拿到銀行的信貸,更沒有什麼風險資本,他就到處借,支票利息給到3分。

當時台灣還有票據法,票據無法兌現要坐牢。

為此,郭台銘還把公司總部從台北市搬到偏遠的土城,因為那裡的監獄是台灣專門關押經濟犯的地方。

萬一他出事被關了,員工可以天天就近匯報公司的情況,客戶可以到「隔壁」跟他談生意,確保公司繼續運營。

這個當時心酸到哭的故事,到今天他還到處笑著講。

在坐牢的準備都有了的努力下,鴻海走出了郭台銘創業中最後一次破產危機,而且跟隨電子業的蓬勃走上快車道。

靠著第一批模具機器和和技術積累,鴻海開始和台灣前十大製造商有了業務往來,開拓了第一批生意。

創立富士康,年營業額突破10億

賺錢後的郭台銘依舊省吃儉用,將每單生意賺取的資金幾乎都用於工廠的再投資上。

1982年,郭台銘將公司改制為鴻股份有限公司,投資新台幣1600萬元台幣,並且將業務轉型到電腦連接器上。

1983年,隨著Apple II 的問世,郭台銘開始關注個人電腦產業,他用大量資金引進日本設備,日日夜夜地研究,反覆地不停地實驗,終於研發出了鴻海的第一批連接器,這一成果幫助他順利進入了PC領域,也讓鴻海進入了年增長20%的高速發展期。

1984年,郭台銘創辦了美國分公司,建立了日後稱霸全球的「富士康」品牌。

1988 年,「鴻海」年營業額突破10億元。

80年代末,郭台銘經過慎重考慮,決定在深圳成立廣東深圳富士康精密組件廠,生產電腦周邊接插件。

在這裡,郭台銘找到了他成功的著力點,也開始了企業飛速發展的歷程。

90年代,企業界掀起了以資金密集型為主的第二波台商投資內地的熱潮,此時,「富士康」已經依靠前期積累的力量,在深圳和崑山分別設立了科技工業園,這成為公司一個新的增長點。

為拿下海外客戶,住12美元汽車旅館,跑遍32個洲

在郭台銘心中客戶 一直是第一位:「四流人才、三流管理、二流設備、一流客戶」一直是鴻海的準則。

為了尋求與世界大廠商合作的機會,他白天在外邊跑,晚上住12美元一天的汽車旅館。

幾天時間,跑遍了美國的32個洲。

早在1987年,為了拿到康柏公司的訂單,他拋下董事長的身份隻身赴美,每天拎著公文包賣連接器。

在接連吃閉門羹的情況下,郭台銘在康柏總部旁建了一個成型機廠,康柏只要有新設計,最快當天就能看到模型,逼得康柏無法忽視其存在,雙方的生意大門最終開啟,而且一做就是十幾年。

1999年,郭台銘一口氣吞下華升、廣宇等企業,進行逆向整合,使鴻海精密發展成為鴻海集團,由地區性大廠搖身一變成為世界級的企業。

如今,「鴻海」在內地的深圳、崑山、杭州、天津等地設有36家全資子公司,在蘇格蘭、愛爾蘭、捷克、美國休斯敦、洛杉磯等地設立了海外製造中心及廣布全球的60餘個國際分支機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PC連接器、PC准系統的製造商。

每天工作15個小時,以"摳"聞名

一位89歲高齡的台企老總曾經說:如果你一天只工作8小時,就永遠成不了郭台銘。

作為一位商界強人,郭台銘每天至少工作15個小時,大陸、美國、台灣、歐洲各地跑,即使晚上下飛機,他也會馬上趕到公司開會,經常一開就是12個小時,好像永遠也不知道疲倦。

從1974年以生產黑白電視零件起家後,他不曾休過三天以上的假。

郭台銘認為,領導者的睡眠時間不應該多於屬下,他應該是第一個上班、最後一個下班的人。

對共同奮鬥的兄弟,郭台銘有福同享,但對競爭對手,他則一律以敵人視之,難怪台灣科技界都稱他為「梟雄」,並以「順我者昌,逆我者亡」來形容他。

從創立鴻海的第一天起,郭台銘的目標就很明確,即把公司發展成為台灣第一、亞洲第一、世界第一的企業。

他說:「阿里山的神木(台灣著名的風景之一)之所以大,4000年前種子掉到土裡時就已決定了,決不是4000年後才知道的。

」現在鴻海精密工業公司幾乎包辦所有資訊科技類產品代工,並且已經超越台積電,成為台灣業績最高的民營公司。

從最初創立公司的2萬,到現在的年營收9000億,但郭台銘艱苦創業的本色始終不變,一直以"摳"聞名商界。

他說:我不會把錢花在個人享受的領域,錢是要投在為大眾謀利的領域。

幾年來,郭台銘為老家山西蓋橋鋪路、幫助失學兒童,在四川雅安地震時就向政府捐助了5000萬元。

早在去年,他在大陸的捐獻總額就已超過50億元人民幣。

你不修理他,我修理你

去年11月份,有網友上傳一段視頻,指鴻海董事長郭台銘視察深圳富士康工廠時看見員工違規抽菸,上前制止,但員工不認識他,還對他爆粗口。

網友爆料指,近日在深圳富士康龍華B13愛轉角餐廳門口,郭台銘也去吃飯,看見兩個員工在餐廳門口抽菸,他叫員工把菸頭滅了。

但一員工不認識老闆,直接回覆:「你誰啊!關你X事!」

郭台銘震怒,直接打電話叫iDSBG(創新數位系統事業群)總經理陳振國過來了。

網友曝出的視頻只有7秒。

畫面中郭台銘身著白襯衫黑褲子,還拿著一個水杯。

他旁邊還有兩名分別穿著黑色上衣和綠色上衣的男子。

視頻中,郭台銘指著穿綠色上衣的男子說:「你不修理他,我修理你。

我們富士康不要這種員工。

郭台銘說自己最大的缺點就是沒有耐心,看不得別人不上進,看不得事情沒效率,而且管不住自己的性子,看到這些就會冒火,就會發脾氣。

他常常提醒自己,要講道理,有耐心。

他也常常後悔不聽員工解釋就劈頭蓋臉甚至開除人,常常問自己,只愛批評,很少表揚下屬的習慣,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

但直到今天,66歲的郭台銘還是個暴脾氣,做不了老謀深算的心機豪,也裝不成安靜的美男子。

一言不合就怒髮衝冠,激情裁員的戲碼依然被他不斷上演。

為什麼爆肝的是我,首富卻是你!

去年,郭台銘去自己工廠視察的時候,簡單的和自己的鴻海工程師做了個交流。

其中有好事者就在一干人中間大聲追問郭台銘:為什麼爆肝的是我,首富卻是你!

「「爆肝」,台灣話,這裡特指很累的不斷的加班或者做某事。

郭台銘的回答簡單明了,也發人深思,震撼全場!

郭台銘說:我們之間有三個差別

第一:三十年前我創建鴻海的時候是賭上全部家當,不成功便成仁。

而你只是寄出幾十份履歷表後來鴻海上班,而且隨時可以走人。

我跟你的差別在:創業與就業。

第二:我選擇從連接器切入市場,到最後跟蘋果合作是因為我眼光判斷正確,而你在哪個部門上班是因為學歷和考試被分配的。

我們之間的差別在:選擇與被選擇。

第三:我24小時都在思考如何創造利潤,每一個決策都可能影響數萬個家庭生計與數十萬股民的權益。

而你只要想什麼時候下班跟照顧好你的家庭。

我們之間的差別在:責任的輕重。

文章原創自創業譜,轉載請聯繫微信hofiris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十個員工起家,三十年做到世界前三十強

鴻海精密集團成立於1974年,由董事長郭台銘代領團隊開發了一次性購足整體解決方案,在電子代工領域具有顛覆性影響。鴻海集團的英語、德語是FoxConn,國內翻譯富士康,大多數人對富士康這個名字要比...

解密代工之王郭台銘為何不讓兒子接班?

郭台銘表態不讓兒子接班,讓外界頗為吃驚,因為曾經自立門戶的長子郭守正已經於2013年初回歸鴻海集團,出任鴻海子公司三創數位董事長,郭台銘為何不讓兒子接班,這背後又有著怎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