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清理「高齡」員工是謠言,但東莞的機器人真在和我們搶飯碗!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幾天前,網上流傳一則華為裁員的傳聞。

本來企業裁員不足為奇,但是這次的重點在於,傳聞中裁員的是34歲的「高齡」員工!

什麼時候34歲就被貼上「高齡」的標籤?

知乎上有自稱已經離開華為的匿名網友表示,目前華為中國區開始集中清理34歲以上的交付工程維護人員,而研發則是開始集中清退40歲以上的老員工,主要針對程式設計師,還說這是「在業績看空的時候裁員,斷臂求生」。

華為員工論壇心聲社區上有不少員工討論此事的帖子,看來這事關注度挺高。

圖片來自網絡

看著評論,雖然還有調侃的語氣,但是,隔著螢幕都能感受到失業的恐慌和焦慮!

如果傳聞為真,以24歲進華為來算,部分華為人的職業生涯最多為10年,程式設計師可能最多也就16年。

細思極恐!

好在,華為官方澄清了,表示該消息純屬謠言。

華為內部員工也說,「從沒聽說過,我都快40了,仍在崗位上,而且華為一直重視員工成長。

謠言被擊破,但估計不少人已經出了一把冷汗。

但是,先別急著放下心來,雖然暫時逃過了裁員,但是東莞的機器人可是名正言順地在跟我們搶飯碗!

2月11日,CCTV-2《中國財經報導》播出《感受中國製造:智能先鋒》節目。

節目中介紹了東莞勁勝精密組件發展智能製造的情況。

這家企業生產的手機殼,占全球手機構件的15%,包括三星、華為等全球十多個知名品牌的手機外殼都在這裡製造。

手機殼體積小,但是精度要求高,即使是微妙的失誤,都會造成產品不良和報廢。

在引入智能製造無人工廠後,對企業的影響十分明顯。

一條自動打磨線,14台機器,只需要一個工人在送料口送料,一個小時600片手機打磨拋光,相當於傳統作業12個工人一天的產量。

產品質量合格率方面,傳統的加工車間合格為96.3%,而機器人智能製造車間產品質量合格率高達99%。

後者完勝!

不僅如此,機器人智能製造車間還有很多優勢。

以前,車間的刀具檢查,很大程度依靠人力。

而現在,智能製造車間有一整套高科技系統,能夠及時發出預警,提醒技術人員更換刀具,降低報廢率。

另外,節目中還舉了一個例子,一把智能製造車間的刀具,實際壽命1325小時,比標準的1200小時還多了125個小時,這個對企業而言就是直接節省了成本。

重點在於,這套設備還是自主研發的國產設備!核心數據可是掌握我們企業手裡。

這樣強悍的機器人,你怕了嗎?

估計有人會說,雖然機器人優勢,但是在很多細節方面不如人工操作。

的確,節目中提到,機器在鋁板的鋁屑清理方面,機器人的處理不如人工操作。

但,這可以代表機器人輸給人工了嗎?

先別急著下定論。

通過添加吹屑噴頭、在工具機上添加感應系統,有了視覺、觸覺系統,就能有效處理鋁屑處理不乾淨的問題。

機器人又一次完勝!

節目視頻在此,時長約11分鐘,建議在WIFI環境下收看

其實,說到機器人,就不得不提到富士康,以及郭台銘的「百萬機器人」計劃。

在勞動力短缺和工人成本上漲等壓力下,為確保自身的利潤空間,郭台銘曾全面叫停富士康招聘工作,實行「百萬機器人」計劃。

一些引進了自動化生產線以及機器人的富士康工廠已經顯現出了效果。

原先需要二三十人的組裝線,現在可縮減到5人左右。

圖片來自網絡

在某種程度上說,「機器換人」時代的已經來臨。

富士康科技集團創始人兼總裁郭台銘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儘管製造領域引進「機器工人」是大勢所趨,但工廠大量引進工人機器人之後,工人的數量並不會因此而減少。

事實上,「機器換人」後,作為全球雇員數量前十的企業之一的富士康,員工減少是必然的。

近年來,富士康一直保持著100萬左右的雇員規模。

有消息稱,富士康部署了超過4萬台機器人取代人力,與之相對應的是,富士康江蘇崑山工廠已裁員6萬人。

在傳統的工業時代,比如說製造業,機器的工作主要是體現在動力作用,一些相對具體的生產、裝配等工作,仍然需要工人手工操作完成。

然而,德國工業4.0則真正開啟了智能製造時代,把全球智能應用提升到一個全新的高度。

與傳統工人作業相比,機器人的優勢在於標準化、高效、降低企業成本等諸多優勢,而且還不用擔心員工離職。

可謂是好處多多。

有統計數據顯示,工業機器人使用成本僅為人工的23%。

有人算了一筆帳:工業機器人產品按十年使用壽命折舊(含維護費用),每年成本約5萬元,而三個成熟的焊接技工,每年的成本達到7.2萬元*3=21.6萬元。

那麼,未來機器人有可能在哪些領域逐步替代哪些崗位上的工人呢?

美國《華盛頓郵報》曾經盤點了機器人搶走人類「飯碗」的八個途徑:快遞業、快餐業、服裝銷售、超市、運輸業、農場、電子產品生產和低技術含量的實驗室工作。

有人認為,隨著技術的發展,未來很多崗位將由機器人取代,不少人將因此被裁員、失業。

2016年,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的一篇報告中提到,預計今後5年,機器人將導致全球範圍內的510萬人失業。

不過也別灰心,畢竟智能製造是中國製造業升級的必經之路。

當我們從低端、機械的重複勞作中解脫出來,將來可以去從事更高智能的工作。

畢竟,在企業在「機器換人」的過程中,掌握自動化技術等高端人才也是必不可少。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