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研發費用比蘋果高,為什麼利潤卻不如蘋果?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大家都知道,華為是一家重研發的企業,2018年研發投入1015億人民幣,比蘋果公司都多(蘋果公司約為140億美金),但是華為的利潤卻遠遠不如蘋果,2018年華為利潤89億美金,而蘋果的利潤為595億美金,為什麼華為沒有蘋果賺錢那?

首先,研發費用高並不能保證利潤就一定高,為什麼這麼說那?實際上華為是吃了中國供應鏈的虧,中國和美國是兩個科技大國,但是在ICT技術上,美國明顯強於中國,華為做通信設備,手機等所用的零件大部分來源於美國或者其他已開發國家,由於中國自己不能生產,華為就必須做好美國斷供的準備,華為的研發投入高一部分原因是為了補國內供應商的短板。

就比如晶片,如果華為是一家美國公司的話,是沒有必要研發這麼多晶片的,頂多就是核心一點的SOC和基帶研發一下就行了,但是因為華為在中國,美國斷供之後,如果華為不自己研發在其他地方就買不到,所以華為的研發投入才會這麼高,相比之下蘋果就沒有這樣的煩惱,即使為了供應鏈安全發展兩家供應商,這些供應商大多也不敢斷供蘋果,很多核心供應商和蘋果一樣都是美國企業。

試想一下美國的思科、高通、谷歌、蘋果英特爾每一家一年的研發投入都在百億美金上下,這樣才成就了它們在各自領域的霸主地位,而華為作為一家設備廠商,卻要自研其他幾家大廠花費幾百億美金研發的領域,以一己之力就基本實現了供應鏈自主,研發效率之高國內無出其右。

假如華為不用考慮供應鏈自主的問題,同時美國放棄對華為的打壓,華為超越蘋果是完全有可能的。

因為大家都知道,蘋果產品在中國是可以隨便銷售的,而華為在美國卻不可以銷售,美國的市場規模大於中國,如果美國能夠對華為開放,華為就算不能增長100%,再增長50%的體量也是有把握的,再加上隨之開放的澳大利亞、日本、紐西蘭和英國等市場,華為的發展實際上現在是被限制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極限生存」下的華為以及全球產業鏈

「華為不會出現極端斷供情況。」今天(5月21日)上午9時,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在深圳華為總部接受中國媒體採訪。這是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15日宣布將華為列入所謂「實體清單」,要求任何向華為...

高通、intel掌握核心技術, 為什麼5G卻敗給華為?

和大家持太大的樂觀態度,說華為秒天秒地秒高通不太一樣的觀點是,小編認為中國科技整體實力距離美國科技企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雖然華為目前在多個領域實現了對部分美國企業的趕超,不過別忘記了這一切都是...

蘋果又放狠招:主控硬體,我要說了算

近日,蘋果逼停微信讚賞功能的火爆消息讓眾媒體應接不暇,而在蘋果的硬體領域,其強勢力量也窺見一斑。就在今年4月3日,蘋果已宣布將在兩年內放棄使用其GPU供應商ImaginaTIon的一切技術,隨...

不要華為5G晶片了!蘋果高通「一笑泯恩仇」

隨著蘋果和高通恩怨的不斷發酵,有關蘋果無法採購到高通5G晶片的傳聞也是愈演愈烈。而華為公開表示願意向包括蘋果的第三方出售5G晶片,更讓蘋果和華為的「合作」有了想像的空間。然而北京時間4月17日...

團結一心,支持華為!支持民族企業!

中車檢聲明:在華為面臨美國貿易打壓的時候,中車檢及旗下所有的子公司、項目部鄭重承諾:為華為公司及其員工,免費提供購車,賣車,汽車消費維權的檢測與評估、司法鑑定服務!也呼籲社會各界,團結一心,支持華為

川普政府要求將對華貿易逆差減少1000億美元

摘要:對於美國總統川普的保護主義政策,投資者越來越擔憂。高盛指出,高通、博通和英偉達等晶片供應商在華收入占比較高。而美中之間的貿易摩擦很可能破壞蘋果公司的全球供應鏈。此外,波音公司也可能受到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