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牆的啟示:中國告別山寨王國到底應該靠什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2001年,寰寰姐第一次去美國採訪,不是去矽谷,不是去紐約或者西雅圖,去的是加州南部的小城——聖地亞哥。

當時最讓我震憾的不是藍天碧海,不是中途島號軍艦,是高通總部一進門處那一面專利牆:關於CDMA的1000多項專利靜靜地排列在那裡,直觀醒目、令人震驚,足以讓每一個科技從業者都心有所感、心有所動。

然而,展示出來的1000多項專利也只是高通所有專利的1%。

當看完吳曉波頻道最新一期節目《如何告別「山寨王國」》之後,我一下子就想到了這面高通的專利牆。

如節目中所說,2013年福布斯曾經評選全美15大的創新城市,其標準是人均的專利能力,這一結果顯示,排在全美第一名的不是矽谷、也不是舊金山、西雅圖、波士頓 居然就是聖地亞哥。

聖地亞哥之所以成為第一,因為它有一個企業叫做高通。

高通在科技史上的地位,其實早已經有了結論:一流的公司做標準,二流的公司賣技術,三流的公司賣產品。

這句話就是人們對於高通發展模式總結出來的戰略思路,甚至中國的華為、中興等企業也開始走向了以技術研發為核心、以專利引領企業發展之路。

但高通畢竟是一家基礎技術公司,雖然高通的故事、高通的發展模式已經成為科技行業的典範,但在更大的產業層面上,了解高通的企業並不多。

在大眾層面上,高通的知名度甚至不如「等燈等燈,Intel Inside」來得高——後者畢竟有著長達十幾年的PC電視廣告影響力。

但在「網際網路+」時代的今天,在網際網路深入傳統行業開始帶動傳統產業升級轉型之時,當創新、創客已經成為中國的國家戰略之際,更多的傳統企業開始進行萬眾創新的當下,多了解高通的故事、高通讓人震撼的專利牆,這是讓中國企業告別山寨的很有價值的事。

吳曉波頻道的《如何告別「山寨王國」》節目,其意義也在於此。

吳曉波在節目中提到了久違的「貿工技」、「技工貿」,中國企業基於歷史原因,大多選擇了「貿工技」,如聯想、海爾。

而華為的發展之路,與高通有異曲同工之處,都是先從技術突破。

當中國企業發展到今天,聯想、海爾等都已經「三十而立」之時,他們都已經開始向技術核心挺進。

這時,高通經驗能給中國企業以什麼樣的啟示?

啟示之一:技術初心和All in的決絕

許多年前看電影《重慶森林》時,對王菲搖頭晃腦聽的那首《California Dreaming》印象非常深。

當我置身於加州燦爛的陽光下,面朝大海,仰望藍天之際,我才發現這的確是個容易讓人滋生夢想的地方。

想必30年前,已經準備退休的艾文·雅各布就是這樣開始了他的CDMA夢想。

看見CDMA的人不少,但發現CDMA商機並執著於此的人大概只有雅各布。

在此後的幾年中,他招來技術人才成功地把CDMA「軍轉民」。

1998年的秋天,CDMA技術走出實驗室,高通開始向整個無線通信界推廣。

在GSM已經開始商用的時候,新的CDMA一出現立刻就引來譁然一片。

當時也有不少公司對CDMA產生了興趣,躍躍欲試,但他們都沒有成功。

這時,在業界的一片嘲笑聲中,高通決定自己演示,自己做晶片、做系統、做手機,一切都自己來。

1989年11月,在高通的家門口——聖地亞哥,高通成功地進行了CDMA整個系統的演示。

這之後,高通要做的就是讓運營商用起CDMA。

在推廣的過程中,運營商當然看到了CDMA在語音和數據傳輸上的優勢,他們表示,如果CDMA能在短時間內發展起來,他們就願意試用。

這時,對高通而言,就不是演示那麼簡單的事情了,還要做出能商用的晶片和手機。

在CDMA最初發展的幾年中,高通以一家之力孤獨地奮鬥。

但是,它成功了。

1993年,第一套成熟的CDMA IS-95A系統在北美建立。

至此,CDMA發出了自己的聲音。

這一過程說起來似乎幾句話就可以講完,但當年的高通曾經差點掛掉。

事實上,如吳曉波所說,走技貿工這條道路,比起貿工技,其實風險大得多。

所以高通在早期的時候,曾經非常地艱難,因為需要大量的錢投入去做研發。

「但是你的研發路徑對不對呢?市場認不認同你呢?上個世紀80年代中後期的時候,高通有一段時間差點要掛掉,這個企業根本就活不下去了。

但是,真正了解技術的人,往往具有技術洞察力,老雅各布看好這一方向,就決定「All in」,只有決絕才能穿透迷霧。

但如果想讓企業具有技術洞察力,這裡面的核心其實是初心。

如果企業領導人心心念念想的是貿易,那這家公司就算有研發部門,估計這部門也不受待見,如何培養出技術洞察力?如何有All in的機會?

啟示之二:專注開發技術,做好細分市場

在隨後的發展過程中,高通的明智再一次體現了出來。

當擁有了製造部門和工廠,可以自己做全部的CDMA系統時,高通卻做了另一番選擇。

高通放棄了製造業,將手機部賣給了日本京瓷,將基站部賣給了愛立信,留下來的兩大業務是專利授權和晶片。

以退為進,高通知道什麼都做也意味著什麼都做得不精,高通的優勢在於技術創新,而不是銷售和製造。

高通的發展思路其實從一開始就很清楚,做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業務,生產CDMA產品只是權宜之計。

接下來,高通全心全意做專利授權和晶片業務。

通過和擁有其它少數CDMA智慧財產權的公司交叉許可專利,高通擁有了CDMA全部的關鍵智慧財產權。

而在晶片製造上,高通採用的也是無生產線方式,只設計而不直接介入晶片生產,把晶片生產外包給了一系列生產企業。

研發技術的同時,高通最明智之舉就是做了最重要的兩件事:第一,把高通的CDMA技術提交到美國標準組織TIA和世界標準組織ITU,申請被確立為世界移動通信標準;第二,高通把CDMA研發過程中所有關鍵技術全都申請了專利。

一流公司賣標準,這就是高通,專利就是高通的生命。

目前中國的華為、中興等企業都已經有了自己的多項專利成果,但在通信行業,中國公司起步已經晚於高通等公司,能有現在成果已經值得欣慰。

但更重要的是,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網際網路+」時代,在新一輪的創新機會面前,中國企業並不晚於世界其它國家,甚至因為中國的人口紅利,移動互聯的技術、應用開發方面,中國企業更有優勢,這時就需要企業在創新之時,把握新的標準機會,成為新一代的「一流企業」。

高通所在的是通信基礎產業,高通之所以成為高通,也有其通信歷史發展的特殊產業和時機。

移動互聯時代,高通的「一流公司」戰略也是非常值得思考的。

總結:370億美元驚人投入的高通模式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做技術研發也好,做產業創新也罷,需要的是長期的堅持。

有一個數字讓所有人都非常吃驚,高通從1985年創立的這30年間,其在研發投入上的費用,總計是370億美金。

高通每年把其營收的20%拿來做研發,就在高通已經「功成名就」、已經以標準「橫行」通信世界之後,它仍是如此。

此前中國高科技企業裡面研發投入最高的應該是華為,任正非曾經說過,華為每年拿出10%的收入進行研發投入。

這兩年百度在網際網路領域後來居上,過去幾個季度,李彥宏領銜的百度,連續五個季度的研發投入超過10億元,占營收的比重逼近15%。

但這些仍離高通的20%還有距離。

過去中國企業基礎相對薄弱,當年聯想也是不得己走上了貿工技之路,先讓企業生存下來是根本。

但今天,中國企業經過了發展初期,需要在技術研發方面有更長遠的目標。

網際網路+正在帶動新一輪的經濟騰飛,科技正成為產業的核心發動機,只要是與科技相關,那麼技術一定是根本。

從高通經驗來看,中國公司只要能夠下定決心,哪怕在一個特別小的細分行業里執著發力,像一根針一樣地紮下去,一定有收穫。

但更根本的在於,技術研發的初心,要沉下心去創新、去研發,而不是以山寨、複製快速出擊市場,成為只想賺錢的曇花一現的企業。

也許如片中開頭所說,一度「Copied to China」複製大國是我們的標籤。

但時至今日,中國企業大多已經開始走出山寨模式,創新已經成為產業熱點。

但如何創新?此刻高通模式的確值得思考。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孟樸:專利許可為什麼能驅動創新?

文 / 王雲輝,作者微信公眾號:科技雜談(keji_zatan)在科技界,高通的專利牆廣為人知。很多的中國企業到高通參觀之後,都在企業里豎起了類似的專利牆,作為對外展示實力成就的"錦旗"。但在美...

蘋果向華為買專利,中國科技已經逆襲美國了?

蘋果向國內企業支付專利費確屬幸事,但國人也不必將蘋果向華為支付專利費看得過重,因為蘋果的技術水平並不能代表美國一流高科技企業的技術水平。文︱瞭望智庫特約科技觀察員鐵流本文為瞭望智庫原創文章,如需...

手撕三星,幹得漂亮,中國崛起需更多華為!

磐石之心之所以起這個赤裸裸的「自乾五毛」的標題,因為寫此文時,我十分激動,激動於中國企業的創新、激動於中國的創新戰略、激動於巨龍即將騰飛!最近,華為公司分別在美國和中國向三星公司提起智慧財產權訴...

中國網際網路科技處於全球領先地位

作為全球網民最多的國家,中國的科技企業近年來不斷加大研發力度,在全球網際網路科技領域已處於領先位置。不過,專家認為,和美國相比,我國在頂尖網際網路科技方面仍存在明顯差距,行業未來還需加大技術研發...

中國研發走出山寨

1993年的一天,華為創始人任正非走在北京中關村的大街上,有同行者問他:你怎麼評價方正?他說,「有技術,無管理。」那時候,方正的電子排版系統正在快速終結傳統的漢字印刷技術。「怎麼評價聯想?」任正...

楊元慶和吳曉波為什麼都炮轟山寨文化?

曾幾何時,「山寨文化」成為中國諸多產業發展路徑的代名詞,尤其是在科技產業中,「山寨文化」更是被部分企業奉為競爭制勝的法寶,而在中國整體產業智慧財產權保護不利、市場和用戶貪圖低價忽視品質和服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