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戴輝:資本主義世界的兩次金融危機成就了華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這幾天,關於華為的消息,刷遍了朋友圈。

美國、澳洲、紐西蘭先後宣布因為安全隱憂,已經公開表示不使用華為的5G設備。

加拿大則表示了擔心。

韓國第一大運營商的5G沒有選中華為,可能得到了政府的「窗口指導」。

日本和印度等國,也都有相關的言論。

英國則宣布BT不再使用華為的移動核心網。

上一次得到如此大的媒體關注,還是和思科打智慧財產權官司的時候。

為什麼要禁售?大家蒙著眼睛都知道,原因很簡單,那就是華為的5G設備競爭力實在是太強了。

如果華為的設備很水,根本不用禁售,客戶直接就不會下單購買。

華為的競爭力體現在三個方面:

1、存量市場份額很大。

2016年,華為以29%的全球市場占比成為4G市場的龍頭。

新諾基亞位居第二,再次是愛立信,中興和三星位列四、五位。

如果拋開美國地區不計的話,華為的市場份額更是接近驚人的40%。

2、按照無線技術自身的規律,5G由原有4G供應商承建,性能和商務都將最好。

3、成本最低。

華為5G的發貨量肯定大,加上中國的製造業優勢,成本一定會最低。

4、性能好。

目前在歐洲的測試情況來看,華為的5G設備性能優良。

那麼,問題來了:華為是如何成為全球移動通信王者的?

移動通信的第一代是模擬系統,用的是磚頭大小的大哥大。

第二代(2G)的主流制式是GSM(全球通,移動與聯通用),高通主導的CDMA(電信用)也有一些但是被吊打。

第三代(3G)中,中國的三個運營商各用了一個標準(移動TD-SCDMA,聯通用的是國際主流的WCDMA,電信CDMA2000)。

第四代(4G)則全球都統一到LTE這個標準上了。

不過,2G到3G再到4G,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完全替代關係。

廣大的農村、城市裡的老人機和小孩機、物聯網應用,至今依然在大量採用古老的GSM技術。

讓我們回頭看本世紀初發生的事情。

這個時間節點非常重要。

華為就是在這個市場大跨步進入國際市場的。

1999-2000年,IT泡沫虛火正盛時,很多電信運營商基於對未來玫瑰般的幻景,高價拍下了3G牌照。

2000年底,IT泡沫破滅,運營商的資金都吃緊得很,但是建設任務還要完成,腫麼辦?

華為因而先後在香港、阿聯開通了3G網絡,又採用了分布式基站技術,先後在荷蘭Telfort與西班牙沃達豐成功應用3G。

有兩個人物值得寫入華為歷史,是王家定和彭博。

這四個應用,都是原有的GSM網絡不動,在上面疊加了一層輕便的華為3G網絡。

這種方式下,2G和3G之間的切換都存在問題,網絡規劃也比較難做。

但這時候,3G用戶很少,對網絡質量也並沒有多高的要求。

華為一時誤以為:GSM沒有未來了,未來將全部是3G!

不過,3G遲遲找不到殺手鐧業務,最火的業務是賣3G數據卡用於電腦上網,這裡誕生了華為的數據卡巴龍晶片。

大家笑說是「Girl, gun, gamble」的縮寫,認為使用時,會「開車撞牆,走路撞樹「。

直到2007年之後,喬老爺子重新定義的智慧型手機出現,也有了APP STORE這樣成功的商業模式。

3G手機用戶才真正地發展起來了。

為了根本上保證網絡質量,同一個運營商在一個地區,2G和3G最好是使用同一家供應商提供的基站。

不同網絡之間的切換更加順利,網絡質量也更好。

這個是運營商的共識,也是客觀的技術規律。

去年,有篇華為戰略研討的文章就寫到了這點:華為當年在固網獲得成功後,下一跳的關鍵是無線領域。

......我們只有固網的市場眼界,不知道無線不能插花,只能是整網建設

早在2004年,老兵孤身一人去開拓菲律賓市場。

第三大運營商SUN CELLULAR在首都的GSM網絡有近1000個基站,都是由阿爾卡特提供設備,但是設備價格高企。

可以想像,未來3G到來時候,價格更是不可承受之重。

客戶最終決定:長痛不如短痛,現在就將整個首都的設備更換成華為!

徐直軍訪問的時候,客戶董事長說:現在全世界都在看我們兩個的笑話,在千萬人口的大城市,將整個GSM網絡全部搬遷,從來沒有這樣的先例!

這揭開了華為在GSM市場上大規模搬遷的序幕。

2007年,震驚全球的經濟危機爆發,給了一些西方公司致命的一擊。

馬可尼破產出售資產、北電破產出售資產、摩托羅拉分拆、阿爾卡特和朗訊合併,諾基亞和西門子的電信設備合併等一系列事件相繼發生。

老兵戴輝當時在郭平領導的企業發展部,也參與了對北電和摩托相關資產的收購。

在胡厚崑領導下,國際營銷體系採用了非常積極地「改變格局」行動,主要就是「搬遷弱勢機型」、「攻山頭炸碉堡」,搶占「大國大T(電信運營商)的價值市場」。

老兵戴輝設計了「VOUCHER優惠券」、「BUY BACK回購」等運作手段。

這個時候,華為終於從「GSM不用賣了」的錯誤路線中調整了過來,開發了一套名叫single RAN的解決方案,實現了同一個基站可同時支持GSM和3G。

大嘴余承東更是逢人便吹噓這套方案。

網絡上原有的GSM基站設備普遍很老舊,功耗大容量小,所以很多運營商,都紛紛將老舊的GSM基站換成了新一代的GSM基站,並可升級兼容3G。

華為利用這千載難逢的絕好時機,在全球獲得了大量市場。

在中國2009年1月發放3G牌照之前,華為已經在三大運營商交付了30萬個基站,主要是GSM。

負責交付的蔡文杰說:仿佛是一夜之間,華為的基站從幾乎為0市場份額,升到了百分之二十以上的市場份額。

歐洲很多運營商都是全球連鎖運營的,亞非拉的成功後,華為隨後又真正意義上地大規模突破了歐洲。

標杆項目是2008年獲得的德國mmO2項目,搬遷了北電的好幾千個老基站。

當時徐文偉是歐洲總裁。

老兵一直有一個觀點,那就是:華為在GSM市場上,強行搬遷弱勢機型,並升級支持3G,是華為最重要的成功因素。

直接拿下根基!!

資本主義世界的兩次經濟危機,給了華為巨大的歷史機遇。

再回頭看中興,因為採用事業部機制,CDMA事業部很有錢,GSM事業部窮的叮噹響,很多研發人員都跳到了華為。

因為高通全流程收取專利費用,CDMA最終沒有發展起來。

中興從此與華為拉開了巨大的差距。

華為1998年開始進入移動市場,短短十來年,從NOBODY,變成為了主流的玩家。

老兵戴輝,有幸經歷了全過程。

3G到4G,是一個相對平滑的升級,華為因為技術先進,還蠶食了其他供應商的地盤。

5G的容量更大,時延很小,可望是未來移動通信的主流技術。

萬眾期待的無人駕駛也需要用到5G。

在5G方面,華為在全球一線大城市已實現10張以上5G規模預商用網,包括韓國首爾連片組網、英國倫敦和義大利米蘭上下行解耦外場、德國柏林連片外場等等。

英國的運營商,也公開承認華為5G的質量是最好的。

按照一般技術規律,華為在未來建設5G過程之中,基於其傳統4G的強勢網絡地位,以及5G技術和成本優勢,勢必將獲得最大的份額。

個別國家對華為5G設備禁售,誰將是得益者?

5G的到來,出現了供應商格局變換的可能性,對西方設備供應商是難得的一次難得的「重新瓜分世界」的機會。

這也是早不「禁售「,玩不「禁售」,偏偏這個時候發起的重要原因。

目前市場上,主要的5G設備供應商是華為、諾基亞、愛立信、中興、三星。

諾基亞實際上是五合一:諾基亞的設備部門+西門子的電信設備部門+阿爾卡特+朗訊+摩托羅拉移動通信業務。

在美國有不少研發人員。

愛立信曾收購了北電的移動通信業務,之前還收購了馬可尼,在美國也有布局。

可以看到,諾基亞和愛立信顯然將會是最大的得益者,三星也將從中獲益。

韓國最大的運營商在建設5G時候沒有選擇華為,顯然也是為了給三星更大的市場機會。

英國情況比較特殊。

華為在英國有數千人的研發隊伍,有比較大的存在。

英國與中國,英國與華為,還是有相當不錯的雙邊關係。

我們可以看到,英國禁止的是華為的核心網絡設備,卻沒有提到基站設備。

這算是為華為留了一個機會。

移動通信包括核心網與基站系統兩個大的部分。

如果論銷售收入,基站是大頭,大概占2/3,核心網1/3。

核心網目前硬體都是通用的伺服器,軟體現在都是基於雲計算技術了。

軟體普遍都是LICENSE收費,一個用戶一份錢,因此毛利很高,有「印鈔機」之說。

從網絡安全角度來看,用戶的信息是存儲在核心網上,而基站則是按照核心網的吩咐來負責接續的。

也就是說,核心網是大腦,基站是幹活的四肢。

大家都知道,大腦里有存儲,四肢裡面則沒有「內存」,乳酸除外。

華為堅稱不會侵犯用戶的信息和網絡安全。

印度也有官員提出不讓華為參與5G實驗,但這可能是暫時的,因為有過類似的故事。

2010年,印度以信息安全為名,禁售了華為中興等公司的通信設備。

很多西方分析師來問我對中興有什麼影響。

我說:BSNL是印度最大的公網(類似中國電信),每三年招一次標,而2010年是3G格局年,給西方公司一個先行優勢。

但是印度註定不可能不讓華為和中興重新進入,原因非常簡單,印度需要華為和中興這樣低成本的廠家。

後來的發展,證明了我的預測是對的。

不會根本性地改變華為前進的步伐

對於通信系統的限售,正如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所言,美國封殺領導廠商,恐成為缺乏充分競爭的市場,現在他不確定美國是否能實現全球5G龍頭的目標。

5G設備大廠在美國缺席,造成市場沒有充分的競爭,意味著電信業者將必須以更高的成本購買設備,迫使消費者花費更高的價格獲得5G服務。

其實,類似禁供中興那樣,對華為實現元器件的全面禁供,那才是最壞的結果。

If so, 華為也只能就地臥倒了。

當然,這意味著中美雙方的全面開戰,有大家都不能承受的後果。

華為內部有個說法,無線系統是「無線一部」,手機是「無線二部」,兩者技術上頗有共同之處。

華為的手機業務,在歐洲市場熱銷,這是華為的業績閃亮增長點。

我們注意到,名噪一時的愛立信和諾基亞手機已經很少見到了。

隨著一帶一路的推進,廣大亞非拉國家的經濟也在發展,消費能力也在逐步提高,每個國家都有5G網絡,一個人一個5G智慧型手機也並不是夢想!

正如中美貿易摩擦不會從根本上改變中國前進的步伐一樣,在某些國家禁售華為5G設備,也不會根本性地改變華為前進的步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通信行業:中移動物聯網核心網招標

事件:中國移動於阿近日公布了2017年物聯網專網核心網四期工程設備集中採購中標情況。中標候選人如下:1)標包1:M-HLR/HSS。中興通訊中標份額為60%,華為技術與華為技術服務聯合體中標份額...

5G未至,頻譜與牌照的分配卻已熾熱化

摘要5G全稱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與目前的4G相比,速度更快,功耗更小,時延更低。直觀來看,用5G下載一部6GB的高清電影只需不到2秒鐘。作 者: 安 旭 環全文字數: 2219閱讀時間: 7 分...

引爆MWC的5G技術將用在哪些領域?

MWC 2017近幾日在西班牙巴塞隆納正上演的很火。作為當前全球最大的移動通信大會,其往往標誌著市場未來幾年的走向。在此次MWC上,除了各大手機廠商發布新款手機為外,如華為發布的P10系列,再如...

三星即將跨進5G市場,華為中興該如何面對

據媒體報導,三星和NEC在5G建設上達成合作協議,利用雙方技術優勢共同打造5G基站等,想要拿下中國廠商進入受限的市場,提高雙方的5G市場占有率。今年,5G巨頭華為和中興在進入全球市場中接連受挫。...

華為5G,無需擔心

前段時間,澳大利亞,印度,加拿大,相繼出現禁止採購華為5G設備的意向,甚至韓國和日本都受到壓力,而開始猶豫。實際上我們並不必擔心華為5G,因為華為多年的研發投入和研發能力,已經讓華為產品在世界各...

MWC 2017之無線篇:設備商5G競賽正式打響

C114訊 3月2日消息 對於面向2020年正式商用的5G而言,2017年將成為5G發展的關鍵之年。從標準的制定,到產品的研發、5G試驗,再到推動各行各業數字化轉型的具體用例,5G正漸行漸近。而...

華為的5G之路~

「5G會存在很長時間,不會像3G、4G那樣幾年就被替代,在未來的十多年裡,高通一直是移動通信專利霸主,沒人能撼動它的地位。」假設任正非的預言最終應驗,華為與高通的正面碰撞將在所難免,如今雙方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