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許華為參與制定5G行業標準,美國要對華為網開一面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美東時間2020年5月15日,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發布暫行最終規則,修改美國《出口管理條例》(EAR)的通用禁令三和實體清單的規定,以對華為獲取美國原產半導體製造設備製造的晶片產品實施限制,對華為極限施壓。


正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自去年被列入實體清單後,華為及相關關聯公司便通過委託使用美國技術、軟體或設備的海外晶片代工廠生產半導體。


因此,美國不得不在《出口管理條例》上再做文章,旨在遏制華為系企業通過海外公司向華為銷售晶片。


或許在美國看來,死磕華為比控制疫情更容易實現。


有壓力,但不悲觀


2019年華為在集成電路設計端已基本實現自研替代或非美供應商切換,美方繼續施壓意義不大;但在製造端華為仍高度依賴台積電,且上游半導體設備、EDA軟體仍被美國廠商壟斷。

在半導體設備方面,目前美國廠商占據半導體設備市場約40%份額,其中無論在沉積、刻蝕、離子注入、CMP、清洗、檢測等關鍵工藝方面,抑或電子設計自動化軟體方面,短期內難以尋求能夠替代美國廠商的其他來源。


2020年1月,有媒體報導稱美國商務部起草了一項規定並提交至管理和預算辦公室(Office Of Management And Budget),內容是對華為及其關聯公司適用的美國成分「最小占比」(de minimis)值從25%降至10%,並將範圍擴大到包括非敏感晶片在內的消費電子等非技術商品。

可見美國無法容忍華為沾到自己任何便宜。


而近期,華為更是傳出和歐洲法國-義大利半導體公司STMicroelectronics合作設計手機和汽車晶片,以應對美國對於晶片供應商的管控。

據日本媒體報導,華為最前沿的5G手機中,美國原產成分的占比已從此前的10%降至1%左右。

因此,美國利用修訂後的「直接產品規則」加碼對華為制裁力度,華為的晶片供應鏈雖然可能面臨不小的壓力,但仍不應過於悲觀。


讓一步,以退為進


2020年5月6日,路透社報導稱,美國商務部即將簽署一項新規,允許美國企業與華為合作制定下一代5G網絡標準。


當時,有很多人覺得,是不是美國要對華為網開一面?事實證明,這種想法太幼稚。


其實,美國之所以這麼做的原因是,自2019年5月美國商務部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以來,由於美國科技企業不確定他們的員工能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與華為分享技術和信息,故停止了相關的技術共享和研發,以免違反美國的禁令。


據美國行業和政府官員稱,將華為列入黑名單反而讓美國處於不利地位,因為這讓華為在5G網絡標準制定會議上獲得了更大的話語權,美國的工程師們則處於劣勢。


雖然該法案在表面上緩解了對於華為的制裁,但其針對對象並非華為,而是美國的科技企業。

該法案的實質內容在於允許美國企業進入相關行業標準機構,共同制定5G標準,而並非放開對華為的出口禁令。


因此,該法案乃是美國政府消減此前禁令對自身造成的不利影響的舉措,通過允許美國科技企業參與5G標準制定實現及時止損的目的。


可見,通過這種「以退為進」的法案並不能得出美國政府態度逐漸向好的結論。

而結合近期美國政府的一系列加碼制裁併延期行政禁令的舉動,足以認定華為仍將面臨更大的制裁壓力和合規風險。


要止損,更要遏制


另一方面,從川普對中興通訊和華為的態度,也能看到美國對華為極限施壓的態度。


2020年5月12日,川普簽署關於下放《2020財年國防授權法案》第1260J節的職能和權力的備忘錄(自該法頒布之日起180天內,以及此後每年,總統應向國會提交有關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和中興康訊電子有限公司根據2018年6月8日與商務部達成的替代和解協議和替代命令的執行情況的報告),並將該節賦予總統的職能和權力委託給商務部長,商務部長行使該職能和權力應與司法部長進行協商。


反觀美國對華為的管制政策和態度,非但沒有任何職能下放的信號,而愈有匯集各部門職能聯合打擊華為的態勢。


近期允許美國企業與華為共同參與5G標準制定的舉措反映出,華為強大的技術實力讓美國既心生忌憚,又不得不予以尊重。


不管是美國司法部對華為的替代起訴、BIS對「直接產品」規則的修改,還是總統對國家緊急狀態的延長,都反映出美國對華為全方位的壓制戰進入了長期的拉鋸戰階段,且美國還試圖拉攏其盟國共同限縮華為的國際空間。

在全球市場,美國積極向「五眼聯盟」(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其他國家施壓,要求該等國家對「涵蓋的設備或服務」的供應商採取限制措施。

2018年8月,澳大利亞以國家安全為由,禁止華為參與競標該國5G網絡建設項目。

另外,美國還向英國施壓,要求英國禁止華為參與該國的5G行動網路建設。


有分析認為,美國近期對華為的所有遏制行為,都是希望能夠通過不斷地對華為增加壓力,使其通過與美國司法部達成和解協議來進行「止損」,從而迫使其如同中興一樣,一是付出大量的成本,二是基本呈現「透明」姿態,從而導致華為無法全力進行研發和業務拓展,直接遏制華為的發展,繼而動搖中國在通訊科技行業的發展,尤其是5G技術領域的領先地位。


美國對華為種種不公正的待遇,暴露了其對中國高科技企業進行扼殺的決心。

作為中國高科技企業科技研發水準和自力更生態度的模範代表,華為能否抵制住美國司法、行政機關的壓力,無疑將對中國的高科技企業起到極大的示範作用。

無論是華為屈服於美方的遏制行動,還是美方真正成功的遏制了華為的發展,對在技術、經濟上中國的高科技產業均會形成巨大的打擊。

喪失國際市場或喪失科技競爭力,必然導致整個產業在國際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

而當前又是5G技術革新的關鍵時期,一步落後可能導致的就是中國通訊科技產業的在經濟實力和技術領域的長期被動。


美國已經並將繼續對中國通訊行業的頭部企業實施精準打壓,中國相關企業短期內可以從韓國、日本等國尋求EAR管制物項的替代來源;長遠來看,應當苦練內功,加大科技投入,加強自主創新,加快技術演進,保持全球領先水平;同時還要做好相關的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


本文編寫:三弦

文章參考大成律師事務所《美國對華為極限施壓 華為如何涅槃「去美國化」》,特此鳴謝!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徹底攤牌!美國突然變臉!!

一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川普對中國再度掄出大棒!昨天,美國商務部宣布,將共計33家中國公司及機構等列入實體清單。這份清單中既有奇虎360、雲從科技等科技企業,又有北京計算機科學研究中心、哈爾濱工業...

美國制裁華為升級,晶片國產替代迎機遇?

剛剛過去的一周又一次被華為刷屏,因為美國對華為的封殺進一步升級了。怎麼個升級法呢?上一次,美國商務部是規定美國境外公司,必須使用美國技術的占比低於25%,才能和華為做生意。這一次不一樣了,美國要...

解析此次華為事件

5月15日晚,美國商務部發布新聞宣布1、給予華為的臨時許可令延長 90天,2、限制華為採用美國技術與軟體在海外設計及生產半導體的能力那麼大家會有個問題為什麼會先延長90天許可證,主要目的是為了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