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轉型多年未果:郭台銘掌舵夏普後又瞎折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入主日本百年品牌夏普後,富士康創始人郭台銘再度陷入一輪"瞎折騰"之中:先是單方面向海信欲索回夏普此前已經賣掉的北美業務;隨後突然向三星、海信兩大同行停供液晶面板,試圖上游"斷供"挽救夏普彩電的全球頹勢。

事實證明,這終究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洱東||撰稿

對富士康來說,要撕掉多年來貼在身上"代工工廠"的標籤,談何容易。

以組裝蘋果iPhone和iPad而聞名的富士康,近幾年來動作不斷:推出自主品牌電視,進入3C數碼零售、暗推諾基亞、收購夏普等,都在試圖建立起屬於自己的品牌和服務。

令人遺憾的是,這些為業務轉型做的所有努力,除了收穫些許輿論關注,並沒有達到富士康轉型的真正目的。

因為從富士康骨子裡的"基因"就是善於製造,卻弱於品牌。

了解產品,並不真正了解用戶的心聲。

郭台銘時代夏普很折騰

近日,有媒體報導,郭台銘對夏普現在的logo(商標)不滿意,夏普正在進行內部評估,打算將這一用了近百年的logo修改的更加年輕化。

當然,這只是富士康總裁郭台銘掌舵夏普後的改變之一。

富士康看上夏普,可以追溯到4年前。

早在2012年3月,鴻海集團就與夏普簽訂合作契約,不過因為日本政府插手等種種原因,進展緩慢。

直到今年8月,鴻海向夏普出資約38億美元獲得其66%股權,"鴻夏戀"才算最終修成正果。

有業內人士稱,為了掌握上游話語權,鴻海集團幾年前就建立了一項名為"眼球計劃"的商業規劃,意在整合包含觸摸屏與顯示屏在內的所有與眼球相關的零部件資源,收購夏普被富士康視為"眼球計劃"的完美註腳。

歸入郭台銘麾下之後,短短几個月之內,夏普可以說賺足了業內眼球。

先是宣布從2017年起停止向三星、LG、海信提供電視面板。

包括此次調整夏普LOGO,還有通過內部消化和外部"買房送電視"的策略以完成2017年1000萬台液晶電視的出貨目標。

知情人士透露,夏普的這些折騰,源自富士康內部的"天虎計劃",該計劃由郭台銘親自挂帥,各廠區建立專案組織機構推行實施,意在通過上游供應鏈、品牌形象、銷售策略三方面的聯合發力來振興夏普。

目前來看,振興夏普的最大動作是液晶電視,夏普推出一個新系列大屏高畫質電視產品---搭載阿里YUNOS智能電視作業系統的60英寸和70英寸電視,但只在中國地區銷售。

未來夏普的營銷範圍將會延伸至智能家居領域,富士康已計劃在廣州投建10代線以上的高世代液晶面板廠,還計劃在湖北建設IOT智能家電工廠。

"天虎計劃"似乎來勢洶洶,夏普有改頭換面、重出江湖的氣勢。

然而市場競爭並不是富士康想的那麼簡單:拒絕向競爭對手供貨,對其進行攻擊牽制,就能打開市場?修改LOGO,品牌就能實現年輕化?如果這些策略不湊效,接下來,夏普還能有哪些招要出呢?

郭台銘這些不給自己"留後路"的手段,謀求夏普電視業務復甦,現在來看有點"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富士康自有品牌轉型路漫漫

富士康,是郭台銘1974年創立,最早生產黑白電視機的塑料旋鈕。

該公司在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把業務擴展到個人電腦組裝上,90年代起開始為蘋果公司提供計算機組件。

可以說,富士康過去成於蘋果。

未來也可能敗於蘋果,對於這一點郭台銘心裡很清楚,所以最近10多年來一直謀求從代工生產向自有品牌轉型。

代工危機已經步步緊逼郭台銘。

近年來富士康的營收增長和凈利潤增長率正在放緩。

從南部的深圳到北部的鄭州,富士康在中國僱傭了超過100萬名工人。

外部審計和工人的抗議促使該公司提高了工資標準,這讓整體成本上升。

同時,隨著勞動力成本的增加,包括蘋果、索尼和微軟在內的大客戶開始把一些訂單轉給它的競爭對手。

勞動力密集型的合同代工方式利潤率較低,已經不足以再帶動收入增長。

顯然,富士康已經認識到這種現象,對這家代工企業來說,構建自主品牌和服務必須要提上日程。

不為人知的是,其實近幾年來富士康一直在試水自有品牌業務的轉型。

嘗慣了"背靠大樹好乘涼"甜頭的郭台銘,首先想到的就是通過參股其他品牌開拓自家新業務。

2012年鴻海斥資660億日元,參股夏普的第十代液晶面板線,獲得"十代線"的一半產能。

2013年年初,首推自有品牌"睿俠"電視,並在中國內地發售。

然而擁有上游面板優勢和製造優勢的"睿俠",很快淹沒在市場大潮中。

2014年6月,《華爾街日報》網站有一篇對富士康的報導,文中稱"這家年營收1300億美元的公司開始冒險涉足自有品牌手機配件,手機銷售和分銷領域。

"顯然,該報導所指的冒險,富士康並未成功。

2016年5月,富士康與芬蘭HMD公司一起從微軟手裡買下Nokia手機業務。

雖然之後諾基亞集團宣布,在全球範圍啟動諾基亞品牌重返移動設備、電話和平板電腦市場的計劃。

但是由於富士康缺乏銷售方面經驗和渠道,諾基亞的未來仍然不容樂觀。

富士康不但多次試水自主品牌落敗,還曾試圖進軍渠道。

2010年麥德龍與富士康成立合資公司,將歐洲最大電子零售商萬得城引入中國。

不過萬得城很快在與國美、蘇寧的競爭中落敗。

這已經是郭台銘在投資賽博數碼和農村市場"萬馬奔騰"計劃後的再一次渠道拓展失敗。

在電商布局方面,自富士康自有電商飛虎樂購在折戟綜合商城後,正力圖轉型為垂直電商,但因為缺乏明確的路線,在國內電商大戰中毫無招架之力。

郭台銘曾當眾承認,公司的一些計劃可能最終會失敗,"從失敗中獲得學習比直接收購一些成功的公司要便宜得多,我們可以對新業務進行調整。

"或許正是他的這種"勇氣"才讓富士康在不斷的折騰。

富士康要靠自主品牌業務贏得市場認可,必須要比其他企業做的更好。

當然,探索轉型時走一些彎路必不可少,但一味地折騰也不是辦法,特別是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只會拖累原有的業務。

如何打開格局,徹底擺脫"代工"陰影,重塑富士康的社會品牌形象,還需要郭台銘重新思索!

====

家電圈(cheaa007):中國家電產業覆蓋面廣闊、內容專業、觀點鮮明的價值分享平台。

文章嚴禁轉載盜用!

====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苦追5年,富士康為何非夏普「不娶」?

追愛5年在加上約6500億日元(約58億美元)彩禮,在這滿滿的誠意之下,日本惠普公司「終嫁」台灣富士康,這段「跨國婚姻」備受全球矚目,這也是日本企業有史以來接受的最大一起海外企業併購事件!然而,...

那些年,郭台銘和富士康追求過的「白富美」

去年剛成功收購了諾基亞和夏普的富士康,近日又加入了針對東芝快閃記憶體的「搶親大戰」。富士康董事長郭台銘似乎急切要擺脫全球第一大代工廠「廠長」的名號,要從「幕後」走向「台前」,摘掉「血汗工廠」的帽...

富士康226億拿下夏普 海信默默躺槍

4月2日,鴻夏戀終於有了結論,鴻海以3880億日元(約合226億人民幣)收購了夏普66%的股權,除了鴻海和夏普兩個主角,這場收購案對海信也間接產生了一定影響。此前,海信與夏普簽訂了在北美和南美地...

對標三星 富士康「急行軍」

富士康最近可謂動作頻頻。富士康集團旗下的富士康工業網際網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富士康股份」)將於5月24日在國內正式申購,同時,富士康投資100億美元的美國液晶面板廠也將正式開工。對於郭台銘...

富士康推夏普手機 搶中高端市場

提起富士康,大多數人會聯想起它的最大客戶蘋果,但如今在手機產業鏈中,富士康的野心遠不止「代工」那麼簡單。8月8日下午,夏普在中國市場發布了手機旗艦產品AQUOSS2,標準版售價為2499元,高配...

海信全力推東芝電視 將歸還夏普商標

在夏普發起對海信的起訴尚未完結時,海信電器就夏普做出反擊。現在案情又有了最新發展,傳海信將放棄夏普商標並在海外力推東芝電視。中國海信集團(微博)曾經在美洲市場的電視商標權方面,和日本夏普發生糾紛...

郭台銘為何拋棄樂視致新?

7月3日消息,在樂視網控股子公司樂視致新當前的股東結構中,深圳冠鼎已經消失。樂視致新目前的股東有七家,除了樂視網、樂視控股之外,還有天津嘉睿(孫宏斌融創(中國)方面的持股平台)、寧波樂然、鑫樂資...

富士康開始走向前台 郭台銘在下一盤什麼樣的棋

自富士康收購夏普後,每一次夏普所作出的決策,都會讓其新東家富士康備受關注。而收購夏普,只是富士康在探尋上游終端延伸的一環。綜觀近幾年富士康一系列的舉措,無論是收購夏普、競爭東芝快閃記憶體業務,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