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20大美國供應商,哪幾家患上了「華為依賴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2018年,華為手機銷量首次打敗了蘋果,成為僅次於三星的全球第二大智慧型手機廠商。

這一年,華為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達到2.06億台,其消費者業務營收高達520億美元,全年營收超1000億美元大關!

有人總結,華為2018年的營收是阿里的三倍,格力的四倍,小米的七倍!

除了手機業務,華為在5G領域也持續發力。

今年1月,華為發布了全球首款5G基站核心晶片「華為天罡」以及5G多模終端晶片「巴龍5000」(Balong 5000)。

其中,巴龍5000晶片具備多項全球第一,其5G峰值下載速率達到業界新高!

在近期的WMC2019科技盛會上,華為向全世界展示了其首款基於5G的商用手機Mate X。

這款智慧型手機採用摺疊屏設計,搭載的多模5G晶片正是被譽為「華為最強」的巴龍5000。

截至目前,華為已與全球50多個商業夥伴簽訂合作協議,成功獲得30個5G商用合同,5G基站商用發貨數量已超過4萬個。

作為全球最大的通信設備商及全球第二大智慧型手機商,華為背後有著超級豪華的供應鏈。

根據Gartner給出的最新數據,華為在2018年正式超越美國戴爾公司,成為全球第三大半導體買家,而其1,000億美元營收中近一半來自海外市場。

早前,華為曾公布過一份核心供應商獲獎名單,包括高通、英特爾、博通、台積電、富士康、德州儀器、立訊精密、比亞迪、瑞聲科技等在內的92家廠商入列。

在該份名單中,美國供應商入選數量最多,共計33家,大陸供應商數量排名第二,共計25家。

其餘依次為日本11家,台灣10家,德國4家,瑞士、韓國以及香港各有2家,荷蘭、法國、新加坡各有1家。

根據美國高盛(Goldman Sachs)最新報告,包括AMD、英特爾、微軟和高通、博通在內的70家美國公司都與華為有業務往來。

其中,在2018年第三季度,僅博通一家就從華為獲得了2.85億美元的收入,約占其總收入的6%。

根據高盛總結的數據,排名前20位的美國華為供應商榜單如下:

●新飛通-NeoPhotonics-對華為的營收敞口為47%;

●Qorvo-對華為的營收敞口為11%;

●Lumentum-對華為的營收敞口為11%;

●意高科技-II-VI-對華為的營收敞口為8%;

●菲尼薩-Finisar-對華為的營收敞口為8%;

●博通-Broadcom-對華為的營收敞口為6%;

●思佳訊-Skyworks-對華為的營收敞口為6%;

●偉創力-Flex-對華為的營收敞口為5%;

●高通-Qualcomm-對華為的營收敞口為5%;

●希捷-Seagate Technology-對華為的營收敞口為4%;

●美信半導體-Maxim Integrated-對華為的營收敞口為4%;

●亞德諾半導體-Analog Devices-對華為的營收敞口為3%;

●美滿科技-Marvell Technology-對華為的營收敞口為3%;

●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對華為的營收敞口為2%;

●康寧-Corning-對華為的營收敞口為2%;

●超威半導體-AMD-對華為的營收敞口為2%;

●康普-CommScope-對華為的營收敞口為2%;

●是德科技-Keysight Technology-對華為的營收敞口為2%;

●英特爾-Intel-對華為的營收敞口為1%;

●西部數據-Western Digital-對華為的營收敞口為1%。

其餘的還有德州儀器、英偉達和微軟科技,但這三家公司對華為的營收敞口具體多少小編暫時不清楚。

根據上述信息,對華為營收依賴度最高的前20家美國供應商中,有四家來自光通訊/光器件領域,它們分別是新飛通、菲尼薩(已被II-VI收購)、Lumentum以及意高科技(II-VI)。

其中,新飛通對華為的營收依賴度最高,營收占比高達47%。

更多行業信息,請關注公眾號:芯紀元(ID:ICepoch)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華為離開美國的晶片會怎麼樣?

華為離開美國晶片會怎麼樣?目前來看,華為離開美國晶片的話,不一定會倒下但日子會非常的難過,至少營收會立馬下家很多。華為在國內算是一個巨無霸的科技公司,但像大多數通信整體方案解決商一樣,各種零部件...

禁用華為 最疼的應該是美日自己

近日,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華為HUAWEI作為中國最大通信設備企業,在通信基站領域的市場份額居全球首位,在智慧型手機領域排名第二。僅半導體一項,華為的全年採購額就超過了1.5萬億日元(約合9...

對華為的抵制會破壞整個供應鏈嗎?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有爭議的中國網絡設備和智慧型手機供應商 - 面臨其電信設備將被禁止進入美國和歐洲市場的真實可能性。如果華為的銷售受損,其供應鏈將感受到痛苦。根據Gartner的數據,華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