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遭美國狙擊,這次能否挺過去?剛剛,商務部強勢回應:立即停止錯誤做法!川普挑戰兩大底線,有何居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大謙視野——第7期

以上音頻技術來自:訊飛有聲

5月14日的政治局常委會議提出,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研究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

隨即,美國方面就對華為下了狠手。

2020年5月15日晚,美國商務部網站發布出口禁令,要求使用美國晶片製造設備的外國企業,供貨之前必須先取得出口許可。

挑戰國際供應鏈和產業鏈底線,這是川普最近三天的第一狠招。

17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中方注意到美方發布的針對華為公司的出口管制新規。

中方對此堅決反對。

美方動用國家力量,以所謂國家安全為藉口,濫用出口管制等措施,對他國特定企業持續打壓、遏制,是對市場原則和公平競爭的破壞,是對國際經貿基本規則的無視,更是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的嚴重威脅。

這損害中國企業利益,損害美國企業利益,也損害其他國家企業的利益。

中方敦促美方立即停止錯誤做法,為企業開展正常的貿易與合作創造條件。

中方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決維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

隨後,川普又出了第二招。

只是這次不是針對國外,而是國內。

美國總統川普當地時間15日解僱了美國國務院監察長史蒂夫·利尼克。

CNN稱,這是川普挑戰美國民主的底線。

當地時間16日,前總統巴拉克·歐巴馬(Barack Obama)在向歷史悠久的黑人大學發表的視頻畢業典禮演講中,再次對當前美國政府對疫情的應對提出批評。

歐巴馬沒有具體指名道姓,而是說:"這次疫情揭示了一點,就是很多在位的人並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他們甚至不會去假裝自己在負責。

"在此期間,著名的科技雜誌《柳葉刀》更是直言,2021年1月上台的總統應該明白,公共衛生不應受黨派之爭影響。

很明顯,美國大選期間,兩黨的鬥爭日趨複雜,而且也波及到國際秩序的穩定。

川普一些毫不顧忌,毫無敬畏的動作,也一次又一次地衝擊著人們的心理預期。

那麼,資本市場會如何演繹,A股接下來又會怎麼走呢?在這種背景之下,國家隊出手增資中芯國際。

不過,從市場的層面來看,謹慎情緒也在提升。

華為究竟面臨怎樣的局面?

在華為被列入「實體清單」一年之際,美國當地時間5月15日,美國商務部發布兩則針對華為的消息:其一,延長華為臨時許可90天。

其二,計劃升級對華為的管制措施,國外公司只要用美國技術、軟體、設備等給華為生產晶片也將受到管制,需先得到美國批准。

隨後,華為在其官微心聲社區上回覆:

沒有傷痕累累,哪來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難。

回頭看,崎嶇坎坷;向前看,永不言棄。

此前,華為曾表示,已經可以不用美國的元器件了。

但面對美國極端的政策,華為是否真的能挺住呢?

有業內人士表示,華為通信業務已經在去年完全實現了去美國化,料今年繼續隨著5G建設加快繼續高速增長。

短期之內受衝擊的主要可能還是高端手機,主要體現在高端晶片代工業務上。

後續的希望在於中芯國際、長電科技等公司能夠及時崛起。

目前台積電還有一些緩衝餘地。

製程方面的劣勢會通過系統工程設計相關的加強來彌補客戶體驗,華為會加快推出海量5G機型。

因為基站都是用14nm工藝的晶片,因為都用DUV可以實現,今年3月中芯買的DUV進了南方廠。

中芯國際CEO梁孟松多次表示,目前中芯國際無需EUV光刻機,也能實現7nm工藝的生產,台積電第一代7nm工藝晶片也沒有使用EUV光刻機,但是之後的5nm、3nm工藝的晶片製造則必須使用EUV光刻機。

所以影響可能是後面的5nm,不過華為以後可能也不再以晶片為核心競爭力。

在此關鍵時候,也可以看到國家隊的身影。

5月15日晚間,國內半導體龍頭中芯國際在港交所披露公告稱,國家大基金二期與上海集成電路基金二期同意分別向附屬公司中芯南方注資15億美元、7.5億美元,摺合人民幣,兩大國家級基金分別注資106億 、53億,合計獲注資近160億。

截至5月15日,中芯南方註冊資本從35億美元提升到65億美元,大基金正在以實際行動支持中芯國際14nm及以下先進位造工藝投資。

中信證券表示,目前華為已實現大量晶片自研,但製造環節仍然高度依賴台積電,是其產業鏈中的主要瓶頸。

一旦製造環節無法在台積電下單,而中芯國際技術和產能爬坡仍需一定時間,則其大量自研的晶片將無法實現量產和應用。

在半導體設備方面,目前美國廠商占據半導體設備市場約40%份額,其中在沉積、刻蝕、離子注入、CMP、清洗、檢測等關鍵工藝方面,應用材料、泛林、科天等美國廠商具有領先工藝技術優勢和穩定性,經過了長期量產檢驗,因此短期內難以替代;在EDA軟體方面,目前IC設計的EDA工具仍基本由Cadence、Synopsys、Mentor三家美國公司壟斷,短期難以完全替代。

中信認為,華為或將面臨短期斷供,但可以合理推斷華為在2018、2019年大量囤貨了相關元器件及產品,以備不時之需。

雖然短期或將面臨一定壓力,但大機率不會導致完全停供。

下圖或許可以看出目前華為所面臨的產業鏈格局。

在前道先進設備,也就是先進的光刻機、刻蝕機、清洗機、離子注入、化學機械平坦等,我們還需要填補空白。

川普引發混戰亂局意欲何為?

川普對外是對華為下狠手,對內也不消停。

美國總統川普當地時間15日解僱了美國國務院監察長史蒂夫·利尼克。

此人在歐巴馬政府時期獲得任命,其辦公室對國務院管理層涉嫌存在「政治偏見」,提出了批評。

CNN稱,這是川普挑戰美國民主的底線。

針對川普開除利尼克一事,美國民主黨國會議員16日對此人事案發動調查,同時指控川普進一步「升級鬥爭」,打擊監督政府的人士。

在疫情如此嚴重的背景之下,川普四面出擊,究竟是何意?從一般的邏輯來看,川普是為了選情。

但事實上,四面出擊的後果似乎也不足以支持其選情。

因為,美國目前的疫情足以讓他喝一壺。

有分析人士認為,他的目的可能有三個:

一是給中國施加壓力,以博取中國給其疫情和選情的支持,而且還為後續的中美貿易談判埋下了伏筆。

因為,據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庫德洛(Larry Kudlow))周五表示,今年1月達成的中美貿易協議絕對沒有破裂,兩國仍在貿易方面開展工作;

二是製造混亂,分散外界的注意力,達到亂中取勝的效果。

華為無疑是一個很好的突破口,話題性很高,這兩天內外輿論基本都集中於此,緩解了疫情輿論的壓力。

此外,華為事件可以充分展現他對華鷹派的一面。

可謂是既打擊了中國的高科技,又給自己加了分,一石二鳥;

三是打擊拜登的曝光度。

從最近民主黨候選人拜登的曝光度來看,似乎受到了較大影響。

反而民主黨、歐巴馬的曝光度在上升。

川普近期刻意在其推特上多次提到奧馬巴,而這位前總統近期也頻繁有動作。

川普在開除了國務院監察長史蒂夫·利尼克之後,出鏡的又是民主黨,基本沒有拜登什麼事。

可見,川普並不是蠻幹,他的確有他的策略。

會否衝擊資本市場?

混亂的局面,不可能不對資本市場造成衝擊。

有私募人士透露,除了少數進口替代的科技股,大部分其它配置可能都要撤離。

因為,疫情已經給經濟帶來了巨大衝擊,什麼時候恢復還有待觀察,而現在國際爭端又起,可能給經濟恢復前景帶來更悲觀的預期。

事實上,從美股來看,標準普爾500指數的從4月29日的高點下跌2.6%。

VIX期貨也上漲了,投資者在6月合約中將較高的風險定價。

分析人士認為,無論是由於四月份的快速反彈之後的獲利回吐所導致的近期股票下跌,還是長期跌勢的開始,都可能在未來幾周變得更加明顯。

就目前而言,令人擔憂的消息堆積如山,促使投資者在4月份的標準普爾500指數創下數十年來的最佳單月漲幅後賣出股票。

白宮周五採取行動,阻止全球晶片製造商向華為輸送半導體,這可能給已經遭受數十年來最嚴重收縮的全球經濟施加壓力。

在此消息發布之後,費城半導體指數跌幅超過2%。

波士頓諮詢(BCG)表示,美國完全禁止半導體公司向中國客戶出售產品,那麼其全球市場份額將損失18個百分點, 其收入將損失37%,這實際上會導致美國與中國技術脫鉤。

這些收入下降將不可避免地導致研發和資本支出的大幅度削減,並直接導致美國半導體行業削減15000-40000個高技能就業崗位。

從中國資產的情況來看,情況也並不是特別樂觀。

離岸人民幣近期殺跌顯著,上周五離岸人民幣殺跌231點,近期貶值形態有走強的趨勢。

從權益市場整體的格局來看,與去年越來越像。

當下,進口替代已經逐漸成為市場的一致預期,與此同時,以消費為代表的現金流較好的行業,成為資金追逐的對象。

題材股,傳統行業的一些股則遭市場拋棄。

但今年與去年不同的是,全球的貨幣環境、市場流通環境、產業鏈格局,全球需求等因為疫情發生了巨大變化。

在這種背景之下,市場出現極端行情的機率在加大,因此長線資金的配置力度可能會減輕。

這可能是我們在做投資時需要注意的風險點。

最新進展!中行原油寶事件獲突破,與超八成客戶完成和解,繼續和其餘客戶深入溝通!投資者群內部已分化…

華為晶片最強代工"備胎"發力了!中芯國際又有大動作,晶圓廠獲160億巨額增資,擬增加5倍產能

一位樂視網股民的人間、天上、地獄…持股8年百倍收益,灰飛煙滅僅用11天,真是一場遊戲一場夢…

定點打擊升級!美國全面封鎖華為晶片採購,華為罕見袒露心聲:永不言棄!"中國芯"如何打好封鎖戰?

高瓴資本最新美股持倉曝光!240億重倉中概股,抓住大牛股ZOOM大賺30億!新買入9股,重點布局兩大領域

剛剛,央行最新定調!全球經濟面臨極大不確定性,疫情影響或超預期,繼續加強逆周期調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國產半導體的歷史性機遇:華為供應鏈

隔夜的消息讓市場對華為供應鏈去美國化進展高度關注。對此,中信電子認為,過去一年華為在IC設計端已基本實現自研替代或非美供應商切換,而製造端華為仍高度依賴台積電,且上游半導體設備、EDA軟體仍被美國廠商

美國攪動全球晶片業

來源:環球時報本報記者 張 旺 李炫旻隨著5月15日美國政府對華為的臨時許可證將到期,有報導稱,在新冠疫情依然肆虐背景下,美國在晶片問題上越來越敏感,不僅要在國內建廠,還要對華銷售晶片製造設備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