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120億美元幫川普在美國建晶片廠!華為力挺,中芯國際載著中國「晶片夢」狂奔而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台積電官方今天宣布,將在在美國聯邦政府的相互理解和支持下,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建造和運營一家先進的半導體工廠。
以幫助美國減少在這項關鍵技術上對亞洲的依賴。
台積電公布該項目時,川普政府也正尋求啟動在美國建立新的晶片工廠。
IT之家獲悉,台積電亞利桑那州工廠將利用台積電的5nm技術進行半導體晶圓製造,每月產能為20000個半導體晶圓,直接創造1600多個高科技專業職位,並在半導體生態系統中創造數千個間接職位。
該晶片工廠計劃於2021年開始建設,於2024年開始目標生產。
台積電在該項目上的總支出(包括資本支出)在2021年至2029年期間約為120億美元。
台積電錶示,這家美國工廠不僅使我們能夠更好地為客戶和合作夥伴提供支持,而且這也為我們提供了更多吸引全球人才的機會。
該項目對於充滿活力和競爭性的美國半導體生態系統具有至關重要的戰略意義,該生態系統將使一些美國公司能夠在美國境內製造其尖端的半導體產品,並受益於世界一流的半導體代工廠和生態系統的鄰近性。
在美國,台積電目前在華盛頓州卡馬斯市設有一家晶圓廠,並在德克薩斯州奧斯汀市和加利福尼亞州聖何塞市設有設計中心。
亞利桑那州的工廠將成為台積電在美國的第二個生產基地。
英特爾建晶片代工廠機會不大
川普政府一直在與英特爾和其他幾家晶片製造商討論在美國建立新的晶片製造能力的可能性,以減少美國對中國、韓國和台灣製造的零部件的依賴。
英特爾執行長 鮑勃·斯萬已經提出在這個問題上與政府合作。
華爾街半導體分析師對英特爾(Intel)跳入代工晶片製造業務、與台積電(TSM)競爭的想法喜憂參半。
台積電控制著全球半導體市場的一半以上份額,其它全球參與者包括三星電子、Globalfoundries 和總部位於台灣的聯合微電子學(UMC)。
花旗(Citi)分析師克里斯多福?丹尼利周二在一份研究報告中表示,他認為代工市場「是英特爾唯一的增長機會,因為它可以利用其技術領先地位和製造業的經驗」,但另一方面他也斷言,新的英特爾代工廠「成功的機會非常低」
,因為資金投入很高,在100億-200億美元之間,對業務模式調整很大,而且與英特爾有競爭關係的晶片企業不會願意找它代工。
丹尼利認為,美國要加強晶片本土生產能力,還是要把希望放在遊說台積電來美建廠上。
Q1財報亮眼、市值衝破千億港元,中芯國際載著 「晶片夢」狂奔而來?
2019年,台積電營收約為2533.85億人民幣,凈利潤約838.06億元人民幣。
同期的中芯國際營收217.36億人民幣,歸母凈利潤16.37億人民幣。
對比看來,台積電的營收是中芯國際營收的11.65倍,台積電的歸母凈利潤是中芯國際歸母凈利潤的51.19倍。
而今年一季度台積電的營收為103.06億美元,約734.9億人民幣,中芯國際9.05億美元的營收,與台積電的差距相差甚遠。
而台積電之所以能夠實現大幅創收,是因為其擁有先進的產品技術。
拿7納米製程來講,這種晶圓單價昂貴,使得台積電的單片晶圓收入高於同行。
目前,台積電 5nm 先進工藝量產工作已經準備就緒,可以隨時投入量產,並已拿到蘋果及華為的 5nm
工藝訂單,預計今年5nm工藝對收入的貢獻率將接近10%。
對於更先進的3nm工藝,台積電錶示將在2021年底進行試生產。
而隨著5G的出現,計算能力的流量正處於上升時期。
半導體行業對先進工藝的依賴也將進一步擴大。
原則上來講,誰擁有更先進的流程,誰就能搶占市場機器。
台積電能保持在晶圓代工領域絕對王者的位置,也是有原因的。
有報導指出,台積電為保持先進位程,近十年來研發投入強度不斷攀升,近10年研發營收比平均為
7%,高於多數可比公司。
並且在近十年來,台積電毛利率一直維持在50%左右。
2019年,台積電的研發費用已高達127億美元。
同期,中芯國際的研發支出為6.874億美元,占銷售收入比例約22%。
本季度,中芯國際的資本開支為7.77億美元,同比增約77%。
儘管中芯國際的研發投入占比比台積電要高,但實際上是由於其每年的營收占比較低導致。
這反而更加突出中芯國際在營收上的薄弱。
當然,中芯國際表示對2020年的資本開支將預增11億美元,究竟會帶來多大的影響,相信市場也在拭目以待。
值得注意的是,台積電狂奔之際,競爭對手三星也在伺機待發。
三星電子旗下的三星晶圓代工擬在明年實現大規模量產3nm工藝。
此外,英特爾計劃在2021年採用 7nm工藝,並在2022年、2023年推出7nm+和 7nm++工藝。
就當前的行業格局來看,台積電的領導地位已經確立,三星正在奮力追擊。
中芯國際目前的14nm已量產,但技術貢獻當季收入占比僅為1.3%,上個季度也只有1%。
不過,中芯國際正在追趕7nm技術。
如果能夠在今年或2021年交付,與台積電等領先公司的差距將繼續縮小,但未來能否與台積電並行還有待觀察。
再從市占率方面來看,國內相關工廠的市場份額整體偏低。
相關資料顯示,在晶圓代工領域,2020 年一季度台積電市占率高達 54.1%;三星位居第二,市占率達15.9%;格芯位居第三,市占率達7.7%。
中芯國際在中國大陸排名最高,但市占率預計僅為4.5%,另一家晶圓製造代工廠華虹達的市場份額也僅有1.1%。
總的來講,中芯國際正在變得越來越好,但與行業龍頭的差距也顯而易見,今後要想在技術產品上取得進一步的突破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還需在產品研發上花大力氣。
不過,中芯國際的短板倒並沒有讓投資者對其保持悲觀的看法。
實際上,中芯國際的背後,藏著隱性利好。
國內圓晶產能進入快速擴張期
中芯國際有望迎來更大想像空間
從財報來看,中國區的營收占比繼續提升。
2019年,中國內地及香港收入占比為59.5%。
分季度來看,2019Q3 中國區營收占比
60.5%;Q4占比65%;今年一季度占比61.6%。
當下,疫情不可控因素仍在持續,國內市場正在成為半導體巨頭們爭奪的焦點。
隨著半導體產業鏈逐漸向中國大陸轉移以及大陸半導體晶片設計公司崛起,中國大陸地區的應收占比上升已成為必然趨勢,未來來自中國區收入有望進一步增長。
而中國半導體市場本身自給率低,政府會通過設立產業投資基金、給與稅收優惠等政策扶持半導體企業發展。
截至2019年年末,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持有中芯國際19.38%股權。
產業基金入股反映出政府大力發展半導體產業的意志,這對中芯國際來講是一大隱性利好。
此外,華為正在把資源向中芯國際傾斜,這或將進一步提升中芯國際的市場競爭力。
據Dramx報導,從2019年年底開始,華為陸續將內部設計晶片的生產工作從台積電轉移到中芯國際。
此前網傳的榮耀 Play4T 產品搭載麒麟 710A 處理器或由中芯國際代工,已經實錘。
從國內市場行情來看,目前國內的晶圓製造企業迎來密集開工建設期,以合肥長鑫、中芯國際、長江存儲等公司為首的國產晶圓製造企業逐漸進入擴產期。
相關資料顯示,根據當前94個晶圓廠項目規劃及目標總計,預計至2024年,大陸區域12英寸目標產能相比2019年增長超過2倍,8英寸目標產能相比2019年增長90%。
行情利好對中芯國際而言,可以說是一陣發展東風,但同時也存在相應的挑戰。
當晶圓廠產能爬坡之後,也會對中芯國際的市場份額形成一定的分流。
不過,隨著晶圓廠產能的快速增長,國內CMP市場國產化加速並迎來跨越式發展。
根據全球CMP材料領先企業Cabot市場預估,預計未來5年中國CMP拋光墊市場規模增速可超10%,至2023年可達約4.40億美金。
另一組對全球晶圓代工市場的預測數據則顯示,
2019年全球晶圓代工市場約627億美元,占全球半導體市場約15%。
預計2018-2023年晶圓代工市場複合增速為4.9%。
這意味著,中芯國際的舞台發揮潛力依然巨大,關鍵在於如何抓住機遇實現飛躍。
來源:IT之家,騰訊科技,港股挖掘機
主要半導體代工廠發展現狀
首先介紹下何為晶圓代工呢?晶圓代工就是幫別的公司生產晶圓片。而晶圓呢,即製造各式晶片的基礎。對晶片製造來說,這個基板就是接下來將描述的晶圓。目前,大家熟知的晶圓代工廠大概有台積電、格芯、聯電、中...
晶圓代工大廠拉響「全面戰爭」!中芯反處「最佳主場」?
5月13日晚,中芯國際公布2020年第一季度營收數據。中芯表示,由於市場需求和產品結構優於預期,公司一季度收入達9.05億美元,環比增長8%,同比增長35%,創季度營收歷史新高。與此同時,
14nm代工江湖再添變數
近些天,幾家備受業界關注的晶圓廠接連曝出新聞,例如,上周末,武漢弘芯半導體為其首台高端光刻機設備進廠舉行了隆重的進廠儀式。按照該公司原來的計劃,是要在今年下半年實現正式投產的,該高端光刻機的入廠...
中美半導體製造之「巔峰對決」
原創: 張健keya 半導體行業觀察經濟情勢越是不好,越是要重點投資和發展基礎製造業,這似乎成為了全球各大市場發展的共識。這一情況可以追溯到上世紀的1930年代,美國爆發了歷史罕見的經濟危機,當...
晶片冷知識:全球近六成的晶片都是這家工廠代工
最近美國商務部宣布將華為列為「實體清單」,限制美國企業對華為出售高科技產品,各大半導體公司紛紛站隊。就在幾乎每天都傳出有公司與華為斷絕關係的時候,有一個企業已經至少三次發表回應稱不會停止與華為的...
風雲變幻的晶圓代工市場
在過去的一年裡,全球晶圓代工廠的格局發生了變化。文︱Daniel Nenni譯︱編輯部圖︱TrendForce在過去的一年裡,全球晶圓代工廠的格局發生了變化。其中英特爾悄然取消代工業務,而格芯(...
重磅:英特爾關閉晶圓代工業務
昨天,博主Daniel Nenni在其semiwiki的博客中寫道:在提到我在IEDM 2018上聽到的內容之後,英特爾在SemiWiki論壇討論中宣布正式關閉晶圓代工業務,我收到了很多電子郵件...
三強爭鋒先進位程工藝,誰將成為半導體行業未來領軍者?
半導體製造的工藝節點,涉及到多方面的問題,如製造工藝和設備,電晶體的架構、材料等。隨著製程的進一步縮小,晶片製造的難度確實已經快接近理論極限了。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台積電、Samsung與Inte...
年投資300億美元 三巨頭競爭晶圓代工
2017年9月19日,Intel在中國舉辦「精尖製造日」發布會,在全球首次展示了Arm的10納米測試晶片晶圓。一年前,Intel晶圓代工部門宣布與Arm達成合作,基於Intel 10nm製程工藝...
今年英特爾就要關閉晶圓代工業務?
由於英特爾的10nm工藝的多次跳票和大幅延期,使得今年以來英特爾的14nm產能一直吃緊,下半年一些晶片出甚至現了持續缺貨。與此同時,有消息稱,過去幾個月以來,英特爾晶圓代工部門接單「大踩剎車」。...
AMD「女友」GF被爆尋求出售,中國公司沒可能收購
先進半導體製造是全球頂級高科技之一,目前有能力生產10nm及以下工藝的公司就只有英特爾、台積電及三星三家,14/12nm級別的再多出聯電及Globalfoundries(簡稱GF,格羅方德)兩...
中芯國際紐交所退市,班農欲斷中企美國上市路
作者|Resin川普宣布「制裁」華為以來,微軟、谷歌、 ARM 在內的許多美國企業宣布終止對華為的供應,這場「貿易戰」掀起了中美媒體的熱議,華為董事長任正非也因此頻繁出現在中美各大媒體上。全球都...
2020年的晶圓代工產業將走向何方?
來源:內容由半導體行業觀察(ID:icbank)編譯自「semiwiki」,謝謝。25年前,當我第一次在晶圓廠工作時,我從未想像過我會在這個行業做一輩子。不過 我很早就認識到,晶圓代工廠不僅是半...
扼住英特爾和AMD命運的咽喉,10nm還能走多遠?
近期,由於10納米製造工藝的延遲,導致英特爾在晶片製造工藝上首次落後於競爭對手AMD和台積電,使得持續多年的話題「AMD和英特爾的較量」又一次引起熱議,但這次不同的是,人們的關注點轉向成「英特爾...
越來越「可怕」的台積電
台積電是一家既可敬又可怕的企業,可敬的是其突破性的晶片代工模式顛覆了半導體行業的遊戲規則;可敬的是其成為晶圓代工界的黃埔軍校,為代工界培育了大量的人才;可敬的是其對中國半導體產業所作出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