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在華為的帶領下,中國晶片已經走上高速路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據BBC報導,在華為的帶領下,中國晶片已經走上高速路。

在香港郊區有一個大學園區,那裡有一個團隊正在開發晶片,這個團隊由計算機晶片工程師和設計師組成,他們希望自己開發的晶片能用在中國手機上。

Patrick Yue是團隊的首席工程師,他同時也是一名教授。

Patrick Yue領導的團隊正在設計光通信晶片,這種晶片用光而非電信號傳輸信息,5G手機及其它聯網設備都需要光晶片。

中國要想開發世界一流晶片面臨諸多挑戰,Patrick Yue最近談到了這些挑戰。

Patrick Yue說:「我認為製造和設計師都是瓶頸。

訓練設計師需要很多研究機構支持,也需要行業基礎,這些都不具備。

目前Patrick Yue領導的團隊得到了華為的資金支持。

5月份,美國發布禁令,禁止美國企業在沒有獲得授權的前提下與華為做生意。

中國高度依賴外國計算機晶片,從消費電子設備到軍事硬體,全都離不開晶片。

Patrick Yue分析稱:「從政治的角度看,任何東西都可以轉為議價能力。

如果某些企業或者某些國家控制技術,大家都會受傷。

從技術角度看這不是什麼好事。

正因如此,中國渴望在晶片領域自給自足,現在中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進口國和出口國,不過中國所用的半導體只有16%是國產半導體,到了2020年,中國計劃將這一比例提高到40%,2025年提高到70%。

總之,中國正在朝著「不再依賴外國晶片」的目標前進。

矽谷歷史學家、AI研究員Piero Scaruffi認為:「中國如果想製造晶片,工程師不是問題,製造富有競爭力的晶片,這才是關鍵。

華為已經開發出自有晶片和作業系統,在政府的扶持下,這些產品可以在中國獲得成功。

但華為及其它中國手機商也在海外市場獲得成功,到了海外情況完全不一樣:華為晶片和作業系統真的能像高通晶片、Android一樣有競爭力嗎?可能難以匹敵。

就算華為能做到,可能還要努力好幾年。

根據Scaruffi的估計,在高端計算機晶片領域,中國晶片可能還落後10年。

高端電子設備使用的晶片大多是由專業代工廠生產的,比如來自台灣的台積電。

全球超過70%的晶片都由台積電生產。

想獲得生產高端晶片的精密設備也是一件難事。

Patrick Yue說:「首先要從設備開始,這些設備都是高度精密的設備。

你需要列印非常精細的組件,這些尖端設備必不可少,但它們被少數國家控制。

」與台積電相比,中國其它晶片企業的技術可能還落後3-4代。

他還說,在高端晶片製造方面,中國企業還缺少經驗。

儘管如此,我們不應該悲觀,華為等中國企業在晶片設計方面已經擁有很強的競爭力。

華為正在突破重圍。

Patrick Yue分析稱,華為想複製三星等公司的成功業務模式,三星的計算機晶片就是自己生產的。

Patrick Yue說:「你可以將三星這樣的企業看成是集成公司,它將蘋果、高通的技術整合在一起。

華為手機部門總裁李昌竹(Li Changzhu)23年前一畢業就進入華為,他見證了華為的成長。

李昌竹稱像華為這樣的企業目標很簡單,就是滿足消費者的需要。

李昌竹在澳門參加科技會議時表示:「我們向其它晶片供應商打開大門,每年我們都會從高通手中採購大量晶片,我們保持開放態度,我們要用最好的晶片取悅消費者。

半導體產業是一個飛速進化的產業,進化的動力來自顛覆性技術。

智慧型手機流行之後,行業需要超小集成電路,用電路控制一切,包括內存、藍牙、Wifi。

現在中國想成為AI、5G領域的領導者,所以需要大量高端晶片。

Scaruffi卻對中國的創新能力保持懷疑,他認為在技術方面,中國強在部署而非創造。

他說:「有多少人用智慧型手機購物?如果你用這樣的標準來衡量,中國是贏家。

如果用諾貝爾獎獲得者數量來衡量,中國是輸家。

在技術的部署方面,中國相當成功,這種成功給社會帶來巨大變化。

當然,Scaruffi在評論時參照的是矽谷,不要忘了,全球只有一個矽谷。

實際上,近年來中國半導體圓晶產能(FAB,Semiconductor Wafer Fabrication)的增長速度是全球最快的,增長既有國內企業的功勞,也有外國企業的功勞。

中國企業高度重視內存晶片,也就是NAND和DRAM。

在NAND製造方面,中國企業已經縮小與領先者的差距,NAND產品覆蓋很廣,從最低的16GB MicroSD卡到高端SSD全面覆蓋。

最近,長江存儲已經開始量產64層3D NAND快閃記憶體晶片。

在CPU與DRAM領域,中國技術目前還落後對手。

大陸最大的晶片製造商是中芯國際,2019年中芯國際開始生產14納米CPU,不過台積電已經開始製造7納米高性能CPU。

不只如此,台積電還準備投資196億美元在台灣建設3納米工廠。

高通、Nvidia、AMD、聯發科、Marvell、博通等無廠半導體公司都是台積電的客戶。

也許中國還可以向印度學學。

印度的圓晶廠規模也很小,而且國內沒有大型半導體製造商。

之所以這樣,主要是因為印度基礎設施不完善,缺少高技術員工。

但在過去10年里,印度晶片設計產業進步很大。

前路漫漫,任重道遠,中國晶片只有不斷前進,才能真正擺脫對外國企業的依賴!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基於中國產業鏈的落後,華為無望打敗三星

華為一直都似乎不放三星在眼裡,可是事實上華為和三星的競爭根本就不是一個層面的。三星競爭的是整個中國的手機產業鏈,而華為僅僅是在晶片上和手機上而已,並且即使是晶片和手機,華為也遠遠落後於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