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有華為還不夠,國產晶片生產鏈面臨斷層危機,代加工誰能解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前段時間,因為華為海思晶片備胎轉正事件,讓人們平時關注不多的晶片行業一下子成為了焦點。

雖然說華為亮出的海思晶片讓國人信心大漲,但隨後又因為ARM等多家公司對華為斷供,人們又看到中國「芯」要製造出來的不易。

可以看到的是,我國的晶片生產鏈中除了晶片架構,還有晶片代加工這個重要環節也掌握在別人手上。

世界範圍內的半導體加工廠主要就那麼幾家,其中以台灣台積電以及韓國三星、美國英特爾為首。

很多人可能會認為,台灣是中國的,所以台積電一定會傾向於國內企業。

然而商業巨頭間們的關係遠不止這麼簡單,要知道台積電外資持股比例超過70%,所以說,我們要想真正的像三星那樣能夠完全做到自己獨立擁有整條生產鏈,至少還得擁有自己的晶片代加工廠。

當然,發展這麼多年,國內有晶片代加工廠,還不止一家。

只不過與一般行業的代工不同,晶片行業的代工背後技術含量非常高,製程工藝的高低直接影響到最終的晶片性能。

而且除此之外,晶片行業,除了要技術,更需要的是資本。

目前中國大陸規模最大、技術水準最高的晶片代工企業就是中芯國際。

這家2000年就成立的代工企業早些年間發展其實還是很快的,而且整個中國半導體產業都有公認,如果不是中芯國際,只怕中國半導體產業技術升級遠遠達不到這種速度。

但後來,因為和台積電的專利官司問題,中芯國際吃了敗仗,這就直接導致中芯國際不能使用之前的技術積累,必須重頭做起。

這無疑就是繞了彎路,但並沒有辦法,因為最迅速直達的路已經被先到的台積電占領了。

再加上官司失敗後,中芯國際又面臨著管理層大幅變動、控制權爭鬥的棘手情況,中芯國際變得越來越沒有存在感。

儘管中芯國際已經是國內晶圓代工龍頭企業,但這樣的水準放在世界來看,仍然不值一提。

就技術而言,有人做過分析,用同一款193nm浸潤式光刻機,台積電能做到7nm,三星能做到10nm,中芯國際只能做到28nm。

而要知道,由於摩爾定律,電子產品每隔20個月左右就會產生一次淘汰,簡而言之就是落後就要挨打,特別是瞬息萬變的電子行業。

所以說,雖然某種程度上國內的晶片設計已經可以設計出最頂級的晶片,但國內還沒有辦法生產出這種晶片,又有什麼用呢?我們不能因當前取得的一點成就就驕傲自滿,以後前行道路上的風雪還會越來越大,如何度過寒冬,值得思考。

註:本文由今日商訊獨家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或引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星內地建廠,台灣半導體企業敗落?

據媒體報導,三星在西安的總投資預計將達到300億美元,成為三星在海外最大的生產基地,並計劃採用最先進的10nm工藝生產手機內存。相比之下,台灣半導體製造投資大陸限制多多,正在將自己置於不利境地。

韓國三星半導體晶片崛起的秘密

所有人都知道晶片的重要性,科技行業沒有「芯」可不行,我們旁邊並不大的鄰居韓國的晶片半導體發展的比我們還好,他們是如何崛起的呢?縱觀半導體晶片的發展歷史會發現韓國能把晶片做起來根本原因是全球半導體...

3nm工藝提上日程,晶片工藝極限又一大跨步?

近日,台灣環境主管部門透露消息,世界第一大晶片代工廠台積電將會投入200億美元的資金,建設世界上第一個3nm級別晶圓加工廠,目前已經通過環保監測部門審批,此言一出,言論譁然,我們的計算機晶片這麼...

摩爾定律即將失效,中國晶片業應該如何應對?

摩爾定律失效對中國晶片業就是天大的好消息,是台積電、三星最不願意面對的結局!在晶片製程競爭的賽道上,台積電、三星等巨頭已經把中國選手甩開了四五圈,摩爾定律失效意味著台積電和三星被迫停下奔跑的腳步...

中芯國際美股退市,意欲何為?

國內頂級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24日宣布,經董事會批准,將其美國預托證券股份從紐約證券交易所退市,於2019年6月13日及該日期之後,中芯國際的美國預托證券股份將不再於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