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高管談AI:工業數據採集和人工經驗轉移是最大挑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9月18日,在2018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分論壇——青年AI科學家論壇上,富士康工業網際網路首席戰略官姚忠佑在提到人工智慧的時候表示,現在他們沿線所看到最大的兩個挑戰,其實已經不是在人工智慧本身,而是在大量工業數據的採集和讓不懂計算機的人都能夠有效地轉移經驗。

「今天生產線的知識和經驗,其實大部分都是累積在生產線上工作的人員的腦子裡,如何有效地把這些人的經驗用人工智慧來儲存同時建模是關鍵。

」姚忠佑稱。

他還表示,過去15年富士康成長了50倍,今天如果還要按照這個規模繼續成長的話,不可能只是靠人為的管理,必須得徹底融入人工智慧技術,把自動化從生產線的層次一直提升到每個工廠,提升到整個集團的企業管理以及整個產業鏈生態的結合。

公開資料顯示,富士康工業網際網路股份有限公司為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鴻海精密」,股票代碼「2317.TW」)子公司,後者創始人為郭台銘。

隨著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增長放緩,近年來,全球最大的電子產品代工廠——富士康正在尋求轉型,全力推進技術變革。

今年2月2日,富士康集團執行副總裁呂芳銘透露,已經在中國的製造基地中部署了6萬台機器人,未來計劃增加到20萬台。

同時,富士康希望在未來幾年內在人工智慧應用和工業網際網路領域投資100億元新台幣(相當於3.4億美元)。

除了在中國布局人工智慧,富士康還把觸角伸到了美國。

7月初,美國科技媒體Cult of Mac報導,富士康在矽谷成立了一家新公司——Industrial AI System,開發用於實現工廠生產自動化的人工智慧技術。

據郭台銘 計介紹,辛辛那提大學工業工程教授李傑(Jay Lee)將成為新公司的合伙人,並計劃投資100億美元在威斯康星州建設生產工廠,再為該公司招聘約100名工程師和深度學習專家。

在郭台銘的規劃中,富士康要做的是「雲移物大智網+機器人」。

「雲」為雲計算,「移」為移動,「物」是物聯網,「大」即大數據,「智」是人工智慧,「網」是工業網際網路,再加上機器人。

今年6月8日,富士康工業網際網路股份有限公司登陸上交所,股價上揚一周後一路下滑,目前直逼13.77元的發行價。

今年以來,鴻海精密股價也呈下跌態勢,截至發稿,股價報76.10台幣,市值約為1.32萬億台幣。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