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高興的太早,高通收購恩智浦是筆賠錢買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 上周高通計劃收購恩智浦的消息傳出之後,市場對此興奮不已。

  • 恩智浦似乎也正在同時尋找其他的求購者,也許進行過相關討論,但還沒有達成具體的協議。

  • 高通可能會對恩智浦的某些產品線感興趣,但並不需要收購整個公司,因為將會給它帶來管理和財務上的沉重負擔。

雖然股票市場對高通可能會收購恩智浦半導體公司的報導反應積極,但是我認為這項交易將嚴重破壞高通公司的長遠利益和它的基本商業模式。

當然,恩智浦對高通而言並非無絲毫可取之處,只是,恩智浦公司這麼多年來一直從事傳統模式的半導體製造業務,負擔巨大。

考慮到收購活動預計耗資300億美金,高通投入巨大,卻無法較多地增強其核心競爭力。

所有的一切都歸結到業務聚焦上

從高通發布第一財季財報後,對於高通公司股票的表現我非常滿意,高通的股價上漲了30%左右,繼續看好高通的發展前景,這是一家專注於ARM架構移動晶片的半導體公司。

在許多方面,高通代表了我對21世紀的半導體公司的理想選擇。

那麼多的半導體公司都有歷史遺留的負擔,而高通公司在這方面則是清爽得很。

高通選擇的是無晶圓廠模式,我相信這種模式具有強大的經濟優勢。

高通把業務重心聚焦在少數幾個關鍵產品類別上:定製ARM架構處理器、支持WiFi和蜂窩連接的無線數據機,以及一些輔助射頻晶片。

高通的發展戰略是基於現有的產品類別發掘鄰近市場,而不是試圖拓展到全新的市場品類中。

因此,它正基於智慧型手機SoC行業市場領導者的優勢地位,進入其它潛在的應用領域,如連接汽車、自主飛行的無人駕駛飛機、各種物聯網設備和基於ARM的伺服器。

和半導體公司的通用規則相比,高通的聚焦策略是個例外。

它不是像英特爾那樣試圖支撐起x86這種傳統的處理器架構,而是專注於已經存在的最具增長潛力的ARM架構。

而且,高通沒有歷史繼承下來的眾多傳統產品。

在許多方面,恩智浦都是高通公司的對立面。

它成立於20世紀50年代,公司前身為飛利浦半導體,當時許多電子製造商剛剛開始投資製作最早的一種半導體產品-分立電晶體。

直到今天,恩智浦還保留著分立半導體產品線,儘管按照計劃,這部分業務明年將剝離給中國的投資者。

不過,這只不過是恩智浦傳統產品業務的冰山一角。

通過收購飛思卡爾半導體(從摩托羅拉分拆而來),恩智浦收購了Power架構和ARM架構的處理器產品線。

Power架構曾經被稱為PowerPC,在PowerPC時代蘋果一直在Mac電腦上使用它們。

當蘋果轉向英特爾後,飛思卡爾努力為Power處理器尋找市場,最終還是在Power架構處理器之外引入了ARM架構。

細讀恩智浦的處理器目錄後,我不認為有什麼是高通真正需要的。

恩智浦的ARM處理器基於現成的ARM設計(Cortex A72和更低端的設計),高通已經以自家定製設計的驍龍820擊敗了它們。

在恩智浦的產品線中,真正出類拔萃的是近場通信(NFC)晶片,它用於非接觸式支付系統,如蘋果公司的Apple Pay。

iPhone 7的最新拆解報告顯示,和過去幾代產品一樣,蘋果依然選擇了恩智浦作為其NFC晶片供應商。

正如恩智浦廣闊的產品陣營中的某些產品一樣,NFC晶片是對高通產品的一個很好的補充,如果高通公司可以挑挑揀揀就好了,可惜不能。

除了NFC之外,恩智浦還有高通公司正好需要的晶圓廠,這些晶圓廠分布在世界各地,包括德國的漢堡、英國的曼徹斯特、亞利桑那州的錢德勒、德克薩斯州的奧斯汀、奈梅亨、荷蘭和新加坡。

購買目前仍然在試圖消化飛思卡爾的恩智浦,將導致高通陷入可能永遠不會自拔的管理困境。

在試圖消化恩智浦這麼多歷史包袱的大體量公司的過程中,高通將面臨成為另一家恩智浦的風險,而恩智浦和高通一直以來的商業模式正好是相反的。

財務上的不確定性

除了業務模式不同之外,這項收購的財務收益也不確定。

當然,恩智浦今年上半年的營收為45.9億美金,還算相當可觀。

但是,它收購飛思卡爾的成本消耗還在繼續,而且很高,今年上半年以通用會計準則(GAPP)統計的凈虧損達到4.11億美金。

排除掉收購飛思卡爾產生的相關費用,以及一些通常會排除在非GAPP收入之外的其它支出,今年上半年恩智浦的以非GAPP統計的的純收入達到8.87億美金。

通常情況下,非GAAP財務指標可以反映公司減掉一次性成本之後的真正盈利能力,但是這類成本很多時候都會拖拖拉拉好幾個季度。

此外,還有債務的問題。

截止今年第二季度,高通的債務負擔為117.7億美金,手中持有的現金和有價證券形式的資產為171億美金。

恩智浦擁有88.9億美金債務和價值為13.34億美金的現金和等價資產。

兩家公司合併後的債務負擔會不堪重負,特別是如果高通收購恩智浦不得不進行融資從而承擔更多債務的話。

即使是恩智浦能夠像其非GAAP收入表示的那樣實現可觀的盈利(每個季度4億美金),依然認為,現金流收入不足以抵消管理層喪失業務聚焦帶來的損失。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高通將成為MCU市場龍頭?

前所未有的整並浪潮促使半導體產業的供貨商排名重新洗牌,特別是在微控制器(MCU)領域更為明顯。荷蘭晶片供貨商恩智浦半導體(NXP Semiconductor)由於收購其原有競爭對手飛思卡爾半導體...

併購大戲:全球汽車電子業誰唱主角

摘要全球汽車電子領域的併購活動被美國高通推向了新高潮。10月底,高通拋出470億美元宣布收購市場占有率全球第一的汽車電子元件製造商荷蘭恩智浦半導體集團,這離後者完成對飛思卡爾的全球收購行動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