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做手機,都擼起袖子干,為什麼華為一馬當先?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盤點手機市場過去的一年,2016年被認為是國產手機全面崛起的一年,隨著蘋果、三星陷入不斷的麻煩之中,國產手機廠商不僅在國內市場呼風喚雨,更是在國際市場攻城拔寨。

但這份成績單中,收穫最大的依舊是華為。

華為消費者業務年初發布的2016年全年業績預期顯示,2016年,華為消費者業務預計實現銷售收入人民幣1780億元人民幣,規模較2015同比增長42%,連續五年實現穩健增長;智慧型手機發貨量達到1.39億台,同比增長29%。

根據IDC預測,2016年全球年度智慧型手機發貨量增速約1%,這意味著華為智慧型手機發貨量增速遠超行業平均水平。

華為的身後,更多的是許多手機廠商落寞的身影

有關華為手機成功的分析文章已是長篇累牘,讚歌都是為勝利者書寫的,這無可厚非。

正如冰心在《成功的花》詩中所說: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羨她現時的明艷! 然而當初她的芽兒, 浸透了奮鬥的淚泉, 灑遍了犧牲的血雨。

沒有誰能隨隨便便成功。

華為手機在2016年取得如此大的突破,正如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所說:這是「以消費者為核心,聚焦於有意義創新,持續打造高端品牌影響力和全球渠道、服務能力的結果」。

沒有過硬的產品,再好的營銷也沒有戲

中國企業進軍手機市場,算來已有15年的時間,但大浪淘沙,如今能在市場上立住足,並占有一定份額的企業已不多。

特別是近兩年來,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在全球智慧型手機行業增速放緩、創新乏力的情況下,很多企業已經日暮西山。

在這種情況下,一些企業在產品創新上無法實現突破,開始在營銷上玩花樣。

但用戶是現實的,再好的營銷,如果沒有過硬的產品支撐,遲早會被用戶和市場拋棄。

華為手機之所以能得到用戶一個好的口碑,關鍵在於產品過硬。

2016年華為推的各個價位段的手機,都可堪稱同類競品中的佼佼者,旗艦產品P9、Mate 9不用說,nova、麥芒5,華為暢享6千元機系列也得到用戶的認可和喜愛。

數據來源:國家專利局網站站

如果從產品的角度看,華為手機應該是過去一年手機企業創新突破最成功的企業。

國家知識產權局2017年1月19日公布的2016年企業發明專利申請受理量排名中,華為公司排名第一。

這種強大的研發能力在華為手機研發中得到了全面的體現。

2016年,華為在手機作業系統(基於Android的EMUI)、雙攝像頭系統、人工智慧等領域均獲得了關鍵性突破。


在作業系統方面,華為通過對Android系統的深度優化,並與麒麟晶片深度結合,發揮軟硬體結合技術優勢,推出的EMUI 5.0系統突破性解決Android性能久用卡頓問題,解決了用戶的一大痛點。

這在體驗為王的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直接博得了用戶的讚揚。

今天,越來越多用華為手機的用戶,一個最直接的評價,就是華為手機好用。

口口相傳,形成良好的口碑。

在雙攝像頭系統方面,華為是一個行業引領者。

與徠卡合作在2016年共同推出了兩代雙攝像頭系統,優質的成像品質讓使用該技術的華為P9系列和Mate 9系列產品獲得廣大消費者的追捧。

在人工智慧領域,華為全面布局感知智能、認知智能、計算智能,實現軟硬協同、端雲協同的人工智慧系統。

在傳感器算法、計算機視覺、搜尋引擎、語義理解等領域都取得技術突破,推出了華為智能助手,在適合的場景為用戶提供智慧化服務;推出了桌面搜索,讓用戶能夠在更短的時間內搜索更多更精準的內容;推出精準推薦系統,為用戶推薦貼心的服務和應用。

這些關鍵技術上的創新,讓P9、Mate 9為代表的旗艦產品備受全球消費者的認可和喜愛。

其中,華為P9及P9 Plus全球發貨量超越1000萬台,成為華為首個發貨量超越了1000萬台的旗艦產品。

2016年11月剛剛發布的華為Mate 9系列產品,如今已是市場搶手貨,成為中國手機在4000元以上市場的領者, 12月華為在4000-5000檔份額超過20%,環比增長超過18%。

第一手機界研究院數據顯示,2016年11月中國最暢銷的20款機型中,華為手機有8款,幾乎占據半壁江山。

今日頭條聯合賽諾發布的《2016年度手機報告》顯示,2016年新增手機市場中,華為占據安卓陣營中的第一。

另外,根據GfK數據顯示,華為全年市場銷量份額達到18.1%,持續刷新國內廠商領先份額記錄。

這些數字說明,華為手機得到了中國市場用戶全面的認可,也說明,好產品終會成為市場競爭的勝利者。

高端品牌突破:第一個吃螃蟹的當獨享美味

三年前,當余承東對媒體喊出要超越三星蘋果,不僅在市場份額上,而且要向高端要利潤的時候,業界都是一片嘲諷之聲。

但是2016年過後,沒有人再質疑老余的雄心,也沒有再嘲笑華為的「不自量力」。

因為,這一年,華為在4000元以上的市場取得了全面的突破,Mate 9系列手機的成功,讓業界再次領悟「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

在手機品牌建設方面,華為是國內企業最早重視,也是較早實施品牌塑造的企業之一。

在許多企業還在手機產品硬體性能層次競爭的時候, 華為已經在品牌形象層面開始深入探索。

其實從2015年開始,華為就將手機定位於中高端。

之所以選擇這樣的定位,是因為華為看到國內消費者追求高品質的需求開始顯現。

但當時,國內大部分廠商都在千元機市場扎堆,許多人認為,國產手機涉足高端市場為時尚早,這一塊市場只有蘋果、三星有能力占據。

但華為堅定地認為,中高端市場才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所以,近兩年華為一直在推3000元以上的手機,也是國內廠商最早涉足這一市場的企業。

隨著 Mate 8、P9系列、Mate 9等多款明星旗艦機型市場熱賣,華為在中高端市場打開了一片天地。

在品牌建設方面,華為的做法更是值得國內廠商學習。

2016年,華為聚焦世界頂級水平的全球營銷,涉足消費者喜愛的設計、時尚、娛樂和體育等領域,相繼邀請著名足球運動員梅西擔任華為 Mate 8全球形象大使,好萊塢娛樂明星亨利·卡維爾和詹森·斯嘉麗作為P9代言人,並持續與全球高端時尚平台VOGUE及各大時裝周展開合作。

目前,華為的品牌影響力持續受到全球權威機構的高度認可,2016年華為品牌繼續入選Interbrand最佳全球品牌 TOP 100榜單,排名72位;同時以排名第50位的成績再次入選BrandZ全球最具價值品牌百強。

反過來,在高端市場的突破,讓華為手機獲得了更好的口碑,越來越多的用戶開始選擇華為。

這從最近一些機構發布的手機用戶忠誠度數據上可以看出。

中國移動去年年底基於8億用戶公布了一項數據研究結果,華為連續兩年占據國產手機品牌第一的位置,品牌的忠誠度也是相當的高,僅次於蘋果。

極光數據研究院去年11月發布的中國首份手機品牌忠誠度報告也給出一個很有意思的數據:蘋果用戶的忠誠度在下滑,Q3有34%的蘋果換機用戶繼續購買iPhone,而Q1時這一比例為49%。

蘋果用戶換機的第二選擇為華為手機,且選擇華為手機的用戶比例逐季提高,Q3有12.8%的蘋果換機用戶選擇了華為。

同時,極光數據還顯示,Q3有20%左右的三星用戶將華為作為換機時的第一選擇。

而Q3有27.5%的華為用戶換機時繼續選擇華為。

這一組數據可以看出,作為蘋果和三星的用戶,在換機時開始向國產手機傾斜,這也間接證明了華為近年來發力中高端市場的策略是成功的,華為手機在品牌塑造上取得初步成功。

數據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渠道下沉取得成效,國內市場一馬當先

華為2016年能賣出1.39億部手機,除了產品、營銷做得好,渠道也非常給力。

此前,華為手機起家時,主要靠運營商渠道,但很快華為就發現,運營商渠道過於單一,所以華為很早就布局網際網路渠道和線下渠道建設。

2016年,華為重點在線下公開渠道發力。

目前,華為地級市的體驗店現在已經將近500個,縣級體驗店已經增長到920家,這920家分布在中國的800個縣。

預計2017年華為將會覆蓋到中國將近2000個縣。

華為的服務專營店在地級市,以及一些百強縣已經達到了將近600家,同時華為有3000多家跟合作夥伴一起經營的服務受理點,目前已經覆蓋了1000多個縣,這部分在2017年可以進一步拓展到國內所有的縣,大概在5000家左右。

此外,華為跟合作夥伴合作的專區、專櫃,今年的數量已經達到了12500個。

目前,華為在運營商、公開渠道、電商渠道實現了全渠道布局,構建適合自己業務健康發展的渠道模式。

公開市場渠道能力的大幅提升,讓華為手機在市場上可以更快的奔跑。

2016年華為全球公開渠道收入占比提升至71%,較2015年提升13個百分點。

全球零售陣地總量提升至7萬多家。

目前華為已經和全球數千家分銷商、零售商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夥伴關係。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華為手機全面突破,全新品系nova閃耀2016

2016年,手機江湖的競爭空前加劇,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預言的行業洗牌提前上演。而且,這輪洗牌來得有些兇猛,不僅一些國產品牌出貨量遭腰斬,洋品牌也未能倖免,蘋果與三星均陷入衰退之中。事實上...

蘋果或將揮別「躺著掙錢」的日子

由於智慧型手機升級周期延長,用戶換機手機節奏變慢,美國券商BTIG近日下調了2016和2017年的蘋果手機銷量預期,並將蘋果目標股價從141美元下調至130美元。而與此同時,國產手機品牌正在以...

尷尬的中國手機一哥爭奪戰

手機越賣越多,卻淪為渠道的打工者兩年前,中國手機「一哥」爭霸賽的主角還是小米和華為。歷經2016年的腥風血雨,華為和OPPO站到了擂台的中心。誰是2016年中國最牛的手機商?因為機構數據出現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