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鐘了解中國"芯"的問題出在哪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最近,看很多媒體又都把目光聚焦到晶片這個焦點上,基本兩種觀點,一種過於悲觀和一種過於樂觀。

姝婷一直以來也很關心晶片的發展,自己作為投資人,非常看好國內晶片賽道的前景。

今天就來和大家說說,目前咱們中國晶片的處境究竟是怎麼樣的。



首先要設計晶片,都要用到一個關鍵工具,它叫做EAD,為什麼關鍵呢,EAD代表電子設計自動化,可在計算機的幫助下完成晶片設計方案的輸入,處理,仿真和驗證。

它在這個晶片的生產中處於上游,好比我要造飛機之前,要先用軟體設計一樣,飛機的結構、電路、風洞模擬等等都要先虛擬出來。

那麼,能提供EAD工具的公司在哪裡呢?目前全球的EAD軟體市場由Synopsys,Cadence,Mentor,Ansys四家美國公司占據,看清楚,都是美國公司!那麼中國用的 EAD來自哪裡呢,中國95%的市場被由Synopsys,Cadence,Mentor三家公司瓜分。






這些公司為了防止有新進的競爭者進入,基本採取要麼殺要麼收的策略,如果你很幸運的活了下來,那麼對不起,接下來,一定會迎來對方的收購, 反正它們會想方設法把你從這個領域抹去。


目前我們在晶片領域遇到的最大問題是什麼呢?就是這三家企業不會再給我們軟體的授權了,就像你平時用word寫文案,寫的好好的,突然有一天它告訴你授權碼過期了,用不了了。

當然,華為現在也不是沒有退路,之前買的軟體授權還沒到期,所以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它還可以繼續設計海思晶片,現在華為要做的就是要在軟體授權沒到期之前想出其他替代的辦法。


那麼晶片設計出來了是不是就萬事大吉了?當然不是,接下來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生產。

全球最早成立、技術最先進的晶片代工企業叫做台積電,在我們的寶島台灣新竹,是全第一家專門做半導體晶片的工廠,台積電是我們7納米和5納米晶片的主要供應商,華為高端的手機就是它供的,尷尬的事情就在於,台積電生產晶片用的是美國兩家公司的產品,所以台積電再給華為工作的話,那小命也不保了。


那麼我們自己有沒有晶片製造商?有的,叫中芯國際!不過遺憾的是,這家企業現在還只能生產28納米的晶片,精度並不高,據報導,今年底,它的14納米晶片可以量產,可是產能都不夠華為塞牙縫。


所以,國家為了讓它提產能,通過大基金二期撥了22.5億美元的研發資金,希望它能儘快把14納米晶片的產能提供上來提升上來,萬一老美真的甩臉不認人,那我們就先用自己國產的14納米晶片。


中芯國際其實也想彎道超車,直接跨過十納米的晶片去弄7納米的晶片,這裡又有個問題,它需要一個更先進的光刻機,全球能提供這種光刻機的國家只有一個,荷蘭,其實這幾年荷蘭經濟差的一塌糊塗,早就想把這玩意賣給中國賺點錢了,但是老美又插了一腳,阻止交易的進行。


中國其實自己也有光刻機生產企業,叫上海微電子,它是國內最先進的光刻機企業了,只是和荷蘭的還有不小的差距,它的技術現在只能生產90納米,


這幾年,國家對於晶片製造的上下游建設還是蠻重視的,做光刻機的有上海微電子,做晶片的有中芯國際,做EAD的有北京華大九天和芯願景,應該說產業基礎是有了,只不過和世界先進水平還存在一定差距。

最後,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就在美國打壓華為的時候,一位神兵天降,他是中微公司董事尹志堯。

他從事晶片領域工作,在矽谷工作了多年,而且擁有60多項個人專利。

尹志堯不僅自己回來,還帶回三十多人團隊,也帶回了晶片開發的關鍵技術。

大家廣為熟知的華為麒麟970晶片就是他親自帶團隊參與開發設計的。

從某種意義上說,尹老的團隊幫助並促進了華為晶片的發展。

目前,麒麟970晶片集成了55億個電晶體,遠遠超過了33億個電晶體的Apple晶片,已經處於了領先地位。

此外,尹先生的團隊目前也精通5nm晶片技術,成功趕超了許多進軍7nm晶片技術的國外巨頭。


尹志堯

所以,中國晶片未來這5年很關鍵,是挑戰,也是機遇,就看咱們能不能抗過來,中國加油,中國必勝!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台積電「站隊」美國 華為何去何從

5月15日,,美國工業工業與安全局(BIS)突然宣布,將限制華為使用美國技術和軟體在國外設計和生產半導體的能力。具體的文件內容想必大家也都不願意看,大家只需要關注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點就可以了——任...

華為發力5G,台積電要爆單啦

華為在歐美市場遇阻將重心轉向國內市場,好在國內市場體量足夠大而且目前處於5G和AI的開始爆發增長期。在華為自主研發的手機晶片和AI晶片的加持下,預估明年華為將搶下國內超過5成的5G智慧型手機市場...

華為又有了底氣,中國5nm蝕刻機領先全球

在科技的研發上,晶片幾乎都是放在第一位的,一塊小小的晶片,卻凝聚著無窮的力量。有多少企業為了晶片的研發,投入多少資金,又有多少企業,為了晶片不惜付出全部努力。 因為中國半導體行業發展緩慢,不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