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正在工廠內部用機器人 「消滅」 人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招工荒、員工跳樓潮、工人待遇抗議等人力管理壓力下,富士康一直渴望使用機器人取代人力。

現在,他們走出了最關鍵的第一步。

據《南華早報》報導,江蘇崑山市政府宣傳部稱富士康在生產線上投入機器人技術,令富士康崑山工廠的員工人數從 11 萬減少到 5 萬。

同時還有 600 家崑山市製造業公司會效仿富士康,加快人工智慧機器人在生產線的投入。

圖自:pchome

早在 2012 年郭台銘在出席台北動物園富士康年會時就表示,富士康擁有超過 100 萬員工,人類也是動物,如何管理這 100 萬動物讓他很是頭疼。

當時的富士康正因為連續的員工跳樓事件成為輿論中心,儘管富士康事後有多次的解釋和道歉,但郭台銘的這番話顯然在最致命的時刻加固了富士康 「血汗工廠」 的印象。

而郭台銘對減少人力依賴的渴求也可見一斑。

富士康用機器人取代人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自 2010 年至 2015 年,富士康對崑山廠區車間進行自動化改造投入達到 3 億元,超過 2000 台自主研發機械手臂投入使用。

2015 年 7 月,富士康自動化技術發展委員會總經理戴佳鵬接受採訪稱,富士康在中國的工廠已有 5 萬台可操作的工業機器人。

圖自:gizmodo

據崑山市政府的數據,這是富士康步子邁得最大的一次,崑山工廠的員工人數減幅達到 54%。

現階段投入的生產機器人主要用於取代工作危險度最高、工作量最大、工作性質最機械的人力崗位,比如焊接、鐳射切割等。

對於崑山市政府和富士康來說,機器人取代人力都是省心快事,但工人們並不這樣想。

在崑山市 250 多萬人口中,外來務工人員就有 167 萬,占總人口三分之二。

這 167 萬外來務工人員同時面臨著被機器人奪走工作的危機。

而受制於受教育水平,失去維持生計的工作之後,他們的出路並不多。

圖自:handelsblatt

和製造業的工人處於同樣困境的,還有客服、保安、會計師等被普遍認為可被替代的崗位,而就連一些被認為是難以取代的創造性工作也變得不太安穩。

美國在線法務網站 LegalZoom 已經能實現全程處理離婚、遺囑、商標申請等簡單的法律事務。

而美聯社使用的機器人記者用普通記者無法企及的速度完成消息寫作,最大程度地保證了新聞時效性。

連麻醉師也有失業風險,強生的麻醉機器人 Sedasys 也已經在去年開始全美銷售。

和人類 「搶飯碗」 的人工智慧只會越來越多,範圍越來越廣。

科技帶來的勞動解放讓人歡呼雀躍,但問題是,解放之後我們能幹什麼?

畢竟,比起科技進步帶來的喜悅,失業工人大軍不斷壯大的社會憂患才是迫在眉睫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