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血汗工廠」背後是一家獨大的必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和訊網消息 近日,富士康集團捲入「血汗工廠」風波。

被指在湖南省衡陽市為亞馬遜公司生產智能音箱的代工廠存在工作時間過長、工資低、培訓不足等現象,另外使用的派遣工或臨時工違反了中國的勞工法律。

據了解,富士康衡陽工業園為華南地區大螢幕電視製造基地和湖南最大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同時也是亞馬遜中國製造中心和全國精密模具示範園。

中國勞工觀察的報告指出:該報告稱,富士康工廠目前有超過四成的員工為派遣員工,人數多達8000人。

這些人加班時按照正常工作時間計算加班費,並非中國法律和亞馬遜的供應商規定的1.5倍工資。

富士康為亞馬遜代工的工廠員工每月加班時間超過100小時,違反了中國的法律規定;使用的臨時工數量也超過中國法律規定人數;員工上崗前沒有獲得適當的安全培訓;員工宿舍缺乏必要的火災安全應對措施等。

6月11日,針對「富士康集團旗下為亞馬遜製造智能音箱的工廠存在剝削工人現象」的消息,富士康集團作出回應稱,已經展開調查。

作為Amazon、iPhone的超級代工廠,富士康在行業的領先地位無人可及,它在普通民眾心中不僅僅是一家大型企業,它帶有鮮明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符號。

恰恰是國際品牌的背書使得富士康在僱傭勞工方面十分的「不國際」,超長工時、超不安全的工作環境使得勞資雙方矛盾不斷升級,「富士康員工跳樓」的新聞仍猶如在耳。

工廠固然不是天堂,但也不是地獄,只是富士康所能呈現的真實狀態。

富士康還沒有甩開現有的老本行。

而作為Amazon、iPhone等高科技消費品的代工廠,意味著富士康要比普通的代工廠具備更高的生產能力,這種生產能力離不開嚴謹高效。

極度緊張的勞動意味著強硬的管理不可或缺,在勞動密集型模式下,加班近乎於「明規則」。

作為勞資雙方的一方,資方的行為往往從滿足自身需求出發,不能真正保障工人權益,政府需要提供更多制度性保障和有效的監管約束。

實踐證明,通過壓榨員工提高產能的方法並不可行,只有制度化的管理以及技術的創新才能提高生產效率從而扭轉這一僵局。

科學制定工作時間、規範生產環境是富士康應該邁出的第一步;而發力技術創新則可通過激勵與整合研發人員的生產力入手,並有效管理自身的專利標準體系與產業鏈,這或許才是富士康的未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