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將為華為代工5G基站晶片?可能性有多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最近,由於美國對華為出口禁令的升級,華為已成為許多媒體關注的焦點,有關華為的各種謠言也一直在持續。

最近,有關華為的另一種謠言已經出現在網際網路上。

▲圖片來源:法新社

當地時間6月12日,著名的數位技術媒體「 PhoneArena」率先報導三星和華為正在探索「霸權和有利可圖」的大筆交易,即三星將為華為的5G基站製造先進晶片。



作為回報,華為將把部分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份額交給三星。

報告還指出,華為已經簽署了60萬個5G基站的交付合同,這些晶片先前是由台積電製造的。

對於華為而言,5G基站業務的重要性高於手機。

隨後,外國科技媒體itwire.com也報導韓國三星電子正在考慮與華為在中國達成協議。

三星將幫助華為獲得對高級半導體晶片的需求,以換取華為將其部分智慧型手機市場份額轉讓給三星。

今天,包括Observer.net在內的國內媒體也翻譯並複製了phoneArena的報導。

此外,許多媒體引用itwire.com的報導作為新聞來源,並報導了三星與華為的合作。

但是,新聞可靠嗎?

首先,PhoneArena的這篇文章沒有指出來源,而只是說「應該」。

Itwire的報告還引用了《亞洲時報》 5月30日的上一份報告的內容。

半個月前的《亞洲時報》報導中提到,「行業分析師表示,華為可能剝離其智慧型手機部門,從而使三星擁有更大的市場份額。

」作為回報,三星將繼續為其提供存儲晶片,並在台灣製造由華為設計的華為設計的邏輯晶片。

」 「華為高管表示,與其核心電信設備業務相比,智慧型手機部門的利潤率較低。

△5月30日《亞洲時報》發表題為「韓國是華為戰爭的關鍵」(韓國是華為戰爭的關鍵)的文章。

顯然,PhoneArena,itwire和今天的國內媒體引用了這兩種媒體的報導,但它們只是把舊新聞當作新聞。

在此前的5月26日,《台灣經濟日報》還報導說,華為正試圖說服台積電和三星在非美國的基礎上建設非美國公司。

這是一條先進的設備生產線。

此外,該報告還說:「目前,台積電和三星已經收到了華為的這一要求,並正在積極計劃。

三星擁有一條使用非美國設備的7nm生產線,這是華為擁有的。

海思正在試生產。

Core Intelligence在當天還專門為此新聞撰寫了一篇文章,標題為「在沒有美國設備的情況下為華為建立生產線。

台積電三星能做到嗎?」 「分析文章通過分析得出的結論是,三星和台積電確實有可能創建一條不包含美國半導體設備的生產線,但希望創建一種能夠在短時間內生產7nm和5nm的先進工藝。

沒有美國半導體設備的生產線是不太可能的(有關詳細信息,請參閱前面的分析文章)

即使台積電和三星現在準備建造這樣的生產線,也將需要中國,日本,韓國和歐洲的半導體製造商的合作。

短期內不會實現,隨後的產量提高也將成為主要障礙。

值得注意的是,在6月9日舉行的台積電股東例會上,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銀也表示:「大國對產品的限制很多,台積電將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

因為台積電使用了很多美國的設備,這種情況在短期內不會改變,因為台積電與許多設備製造商合作以保持技術領先地位,而台積電的三位一體商業模式,技術領先是首要目標,台積電在面對挑戰時將展示其價值。

大國。

顯然,劉德銀的立場意味著台積電在短期內不會考慮「為華為建立一條不包含美國半導體設備的生產線」。

那麼,三星是否真的會建立一條不包含美國半導體設備的生產線來為華為生產晶片,以換取智慧型手機市場的份額呢?

之前,我們說過,如果要建立一條不包含美國半導體設備的7nm / 5nm生產線,難度將非常高,因此在此不再贅述。

但是,如果將該晶片用於5G基站,則該過程的要求要比手機的要求小得多,也許是28nm和14nm。

這確實降低了形成生產線的難度。

但是,我們需要反過來問:如果三星可以為華為建立一條不包含美國半導體設備的生產線,並為華為製造5G基站晶片,那麼台積電為什麼不能?如果三星能做到,那麼台積電就沒有理由。

但是,從台積電以前的職位來看,台積電沒有計劃在短時間內為華為建立一條不包含美國半導體設備的生產線。

顯然,即使這是合理的迴避,台積電也不願意出於自身利益冒犯美國。

但是,台積電可能更擔心,即使為華為建立了一條不包含美國設備的生產線,如果進一步調整美國禁令,例如,美國可能會要求美國提供半導體材料和其他相關技術,產品無法使用。

然後,對該生產線的投資也可能會浮動。

此外,台積電與華為合作規避美國禁令,甚至可能引發美國對台積電的制裁。

那麼,同樣的問題,只有台積電擔心,但是三星不在乎嗎?顯然,不太可能。

需要補充的是,日本和美國的製造商占據了全球半導體材料市場的絕大部分(有關詳細信息,請參見:半導體原材料行業的結構:美國和日本占主導地位,國內自給率低於15%!)。

去年,日本曾對使用限制出口到韓國的三種半導體材料進行制裁,韓國已經令韓國的三星,SK海力士,LG等製造商蒙受了不少損失。

日本一直是美國唯一的國家。

因此,如果華為通過與三星合作建立一條不包含美國半導體設備的生產線來規避美國的新規定,那麼美國的確可能會進一步限制晶圓代工廠中的半導體材料和其他相關材料。

產品和技術來源壓制華為。

最近,一些大公司還發布了一份文件,建議華為海思將改造IDM並建立自己的半導體生產線,以擺脫美國新法規的限制。

但是,新志勛也認為這一建議是理所當然的。

更不用說,自建晶圓廠的投資巨大,華為在這一領域沒有技術和人才積累,從投資到生產的整個周期都非常長,無法水解。

即使已經完成,如果美國與日本合作限制半導體材料,華為是否必須自己製造半導體材料?顯然,不可能自己做所有事情。

另一方面,從地緣政治的角度來看,韓國也是親美的。

韓國三星是否會因為其智慧型手機份額而冒犯美國?重要的是要知道,美國是三星最大的高端智慧型手機市場。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CIRP的數據,三星的手機Snapdragon在2019年第一季度占據了美國市場的34%。

其他研究機構的數據顯示,三星的智慧型手機目前在中國的市場份額不到1%。

從三星電子的股權結構來看,儘管三星電子是一家韓國公司,但根據三星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的股權結構,普通股股東(普通股股東可以充分參與公司的管理並享有資產收益,參與重大決策和選擇經理的權利),來自國外的投資者占54%的股份(根據數據顯示,其中80%以上由美國投資機構持有),主要股東和關聯方他的持股比例僅為21%,韓國投資者僅占25%(機構投資者為19%,個人投資者為6%)。

在優先股方面(優先股股東通常不參與公司的日常運營和管理),外國投資者的比例高達84%,而在韓國的投資者與大股東及關聯方的比例僅為14.2。

%。

因此,從所有權結構的角度來看,三星電子可以說是一家由美國資本控制的韓國公司。

綜上所述,三星電子不可能僅僅為了增加智慧型手機的市場份額就冒犯美國政府。

而且,不允許智慧型手機市場份額嗎?最終選擇仍在消費者手中。

儘管華為正在積極減少手機出貨量,但整個智慧型手機市場並不僅限於華為和三星。

在高端市場,主要競爭對手是蘋果。

此外,在中高端和低端市場中,有小米,OPPO,vivo等。

中國手機製造商很多,因此最終的最大受益者不一定是三星。

那麼,為什麼三星要冒「雷鋒」的風險呢?

《亞洲時報》在5月30日的一份報告中表示:「行業分析師表示,華為可能會剝離其智慧型手機部門,從而使三星擁有更大的市場份額。

」 《亞洲時報》是否意味著華為將把其手機業務出售給三星?如果真是這樣,那麼它的確可以確保三星在手機中的市場份額大大提高,這對於三星來說確實是非常誘人的!但是這種可能性極低。

然而,令人困惑的是,今天的智慧收到了一個疑似涉及華為內部員工的微信群的聊天記錄的螢幕截圖(因為不確定真實性和內容是否敏感,因此不會在此處發布),其中之一這位員工說:「我聽說一位老員工即將退休,該公司將在7月中旬宣布一項重大變更,可能涉及股權和裁員。

據說已經從190,000降至100,000 ...」

根據數據,目前華為員工總數約為190,000。

如果裁員人數減少到100,000,則意味著在現有的基礎上,雇員人數減少了近一半,並且大規模裁員必須緊隨業務減少。

那麼,真的有必要剝離手機業務嗎?

據《亞洲時報》今天報導,預計華為與三星之間達成的協議細節將於7月中旬公布。

這次也正好與懷疑華為員工爆料「宣布重大變化」的消息吻合。

但是,這可能只是兩個無關新聞之間的時間巧合。

智慧認為,華為確實有可能進行小規模裁員,但如此大規模裁員或剝離手機業務的可能性極低。

由於華為的消費業務已經是華為最大的收入來源,遠遠超過了運營商的業務。

根據華為2019年財務報告數據,在華為整體收入中,消費類業務收入占比54.4%,並保持34%的增長,而運營商業務收入比重下降至34.5%,同比僅增長3.8 %。

對於目前處於極端困境的華為,手機業務繼續提供強勁的現金流和利潤。

即使自行開發的晶片製造受到限制,也可以通過購買第三方非美國晶片來維持這種狀態。

放棄已經運營多年並且已成為世界第二大業務的手機業務,無異於牽手,似乎並不能幫助華為擺脫目前的困境。

華為內部人士還告訴新知新聞:「沒有這樣的可能性!當華為自己的手機業務在2013年沒有增長時,該公司已經擁有170,000至180,000名員工。

任先生最看重這是人才梯隊,並且會寧願茫然地支持人們,這樣就有機會扭轉局勢。

綜上所述,三星為華為提供5G基站晶片OEM的可能性確實存在,但可能性相對較小。

如果是7nm / 5nm OEM手機晶片,則可能性甚至更小。

而且,華為不太可能自願放棄部分手機市場份額給三星,而且剝離其手機業務甚至出售手機的可能性非常低。

畢竟,即使自主研發晶片的生產受阻,華為仍然可以依靠第三方非美國晶片+現有晶片庫存來維持現有業務的運營。

此外,華為還在不斷投資與合作,以加速半導體供應鏈替代的本地化。

當然,要完全擺脫目前的困境,還需要一個相對長期的過程,華為需要儘可能長的支持,等待變化。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華為晶片突圍之路,或有重大轉機

自華為受到漂亮國的全面打壓封鎖之後,引起全球尤其是中國人的關注。俗話說:車到山前必有路,華為今天的困難,看似己深陷絕,無破解之法,因為對手太過強大,不過凡事只要堅持,必須轉機,天無絕人之路。我們...

中美科技戰下,韓國將如何自處?

半導體產業是韓國經濟命脈,一旦被美國跨境政策打擊所傷及,韓國經濟也必將遭受重創。作者︱蘇嵐/方雯編輯 | 王樹一美國對於華為的制裁進一步升級,在全球範圍內所有採用了美國技術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