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得一見!國際晶片巨頭罕見主動援助中國,「中國芯」突破瓶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改革開放四十年,我國的不少行業都經歷了一個迅猛發展的過程。

而今,我國的工業體系已經基本完備,但是某些產品的質量尚需提高。

其實,近些年來我國製造業一直被人詬病的短板就是那麼關鍵的幾項,比如航空航天發動機、晶片、生物製藥、光學器材、數控工具機等等。

而這幾項技術,偏偏是我國通向強國之路所必須攻克的技術壁壘,無論是美國禁止銷售晶片給中興的事件,還是加拿大扣押華為財務長的事件,都說明西方絕不會坐等中國按部就班攻克他們在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時間裡設置的技術壁壘。

上游反哺下游

晶片行業有其特殊性,晶片行業是一個上游反哺下游的行業。

晶片行業的上游是半導體製造設備和半導體材料,中游則是晶片的設計、製造和封裝測試,下游即為使用晶片的各種終端。

而上游提供的製造設備,尤其是光刻機的精度,幾乎決定了晶片的性能。

而目前在晶片的製造設備領域,美國、日本、荷蘭三國的企業占到了市場份額的90%以上。

而我國在晶片領域的突破,大多集中在中游,比如華為海思的晶片設計,還有中芯國際的晶片製造。

並未觸及真正的核心技術。

而在半導體材料領域,日本一枝獨秀,日本信越和SUMCO就占到了晶片市場的六成以上。

華為海思

提到華為海思,首先要明確一點,華為海思不是一家從設計到製造再到銷售一條龍的企業,華為海思更多地突破是在晶片的設計領域,然後將設計好的晶片交給台灣的台積電代工。

華為海思的晶片命名為「麒麟」,麒麟970之後的性能已經相當不錯了,反應了華為在晶片在設計領域的深耕。

但是華為海思的晶片,離不開ARM的專利,使用的依然是ARM框架,不過根據最新消息,ARM中國成立,並且中方控股51%,據悉後續的研究成果將留在這個新成立的公司,並且最近,ARM公司決定要援助在中國對於晶片的研發工作,我們的「中國芯」也有望實現新的突破!

全線布局

因為歷史的原因,我們對掌握在外國人手裡的技術和產品有著天然的「不信任」,總希望一個行業的上上下下都必須掌握中國企業的手裡,才能睡個安穩覺。

而晶片行業也不例外,目前中國的晶片設計有華為海思,晶片製造有中芯國際。

但是在晶片製造設備領域,我們還有較大的差距,國外目前光刻機的精度達到了7nm,而中國的最高水平依然是28nm,這中間幾乎差了兩代。

但是我們的努力絕對不是白費的,因為雖然國內的晶片性能不是最佳,製造設備的精度不是最高,但是這一切都保證了,「如果真有全面封鎖的一天,我們有選擇」。

即使除了華為和中興之外的其他智慧型手機不用「麒麟」,至少「麒麟」保證了高通不能像之前那樣漫天要價。

行百里者半九十

但是一件事往往越到關鍵處,越會面臨諸多的困難和挑戰。

首先是上文中提到的技術壁壘和西方對我國的技術封鎖的問題,借用專家的一句話,我們的製造業正處在「將強未強」的階段。

西方是很樂意看到我們的製造業升級計劃無果而終的,那樣他們又能保持技術優勢並且靠這個產生的剪刀差獲取暴利。

除去這個問題之外,還有我們本身的技術發展遇到了瓶頸期。

剩下的我們尚未攻克的領域,基本都是要靠長期的技術儲備和積累的領域,是很難在短時間內實現所謂的「彎道超車」的領域。

尤其是某些特殊材料的研發,都是諸多偶然性的疊加,絕非一日之功。

是開始不是結束

目前我國在晶片領域取得的成就,都只是開始而不是結束。

除了技術上的問題,我國的晶片還需要破除老舊觀念和打造品牌效應。

破除老舊觀念,就是要改變人們心中給固有印象,一提到高端的科技產品,本能的反應,中國的不好,中國的不行。

在今後的幾年,也許就到2025,我們的國產晶片的性能,就能全面追平國外的同類產品。

二是要打造品牌效應,要在市場上形成類似於手機市場「蘋果即高端」的效應,中國從晶片才會有市場競爭力。

總而言之,不久的將來,無論中國心——航發,還是中國芯——晶片,都會有好的結果。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中國芯為何這麼慘?看了你就知道!

這幾天中興處在風口浪尖,很多人也比較疑惑,不是說中國科技公司強大起來了麼?為啥說到晶片、高精尖技術,我們就說這就等於抓住了中國這些科技公司的命脈?從而又聯想到不是華為這些公司都有自研發的麒麟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