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國際傳出好消息,任正非也未料到,事情發生的如此之快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備胎計劃

在華為發展晶片的業務當中,有很多都是需要依靠其它晶片代工企業的。

可能有人感到好奇,為什麼華為有海思半導體公司,還會受到晶片制裁呢?

其實是因為海思涉及的方向不是製造,而是設計。

海思負責設計,晶片代工廠負責生產。

不管是設計的晶片還是代工都非常重要,這就好像一個最頂尖設計師,和最優秀的裁縫合作,打造出來的衣裳肯定萬眾矚目。

只不過華為最優秀的裁縫被限制了,而這個裁縫就是台積電。

華為大部分的7nm和5nm工藝晶片都是交給台積電代工,在國內也只有台積電具有這個實力,哪怕還有其它晶片代工廠,也無法達到相應的技術要求。

晶片是集合電路,不是搭積木那麼簡單,越是精密的晶片,技術要求就越高。

可是在美國的限制計劃中,將不允許使用美國技術和設備的晶片工廠給華為提供服務,而台積電就包含在其中。

受到各方面的制約,華為只能啟動備胎計劃,將資源轉向了中芯國際。

原本華為應對手機系統的備胎計劃是鴻蒙和HMS服務,現在晶片方面的備胎計劃是中芯國際。

傳出好消息

就目前為止,中芯國際是最有希望代替台積電的。

暫且不說中芯國際和台積電具有怎樣的技術差距,僅憑麒麟710A這一款晶片就可以看出,華為和中芯國際合作的意向。

這款麒麟710A是純國產晶片,由華為海思設計,中芯國際負責加工的國產晶片終於面世,這說明中芯國際是有能力幫助華為生產晶片的,而且華為也會和中芯國際繼續合作。

而中芯國際面臨的最大難題就是技術,14納米工藝晶片可以量產了,接下來就要研發7納米,5納米,可是這些都有一定的難度。

不過中芯國際傳出好消息,宣布將幾年的11億美元開支,調整到43億美元,大約305億人民幣的營收都將用在設備上。

有了更好的光刻機以及晶片生產設備,那麼對技術的研發和晶片的突破都有更大的優勢。

任正非也沒想到,事情會發生這般快。

中芯國際加大設備的投入,大有一種背水一戰的感覺。

其次中芯國際還獲得了國家集成電路和上海集成電路的投資,原來資本只有35億美元的中芯國際,上漲到了65億美元。

種種跡象表明,中芯國際正在全速前進。

也許在未來幾年的時間內,就能做出重大突破。

強強聯手

在受到美國的制裁和打壓下,華為面臨著巨大的壓力。

換做是一般的企業,恐怕早就「嚇尿了」,別說反抗,連抬頭的勇氣都沒有。

但是華為並沒有,而是選擇迎難而上,和中芯國際的強強聯手也會給中國晶片帶來最大的希望。

選擇妥協並不會讓對方停止斷供,反而對覺得好欺負,將來任何的打壓制裁都會變得理所當然。

沒有任何理由的實施斷供,只有不斷強大起來,才有談話的資本。

這就是華為現在面對的,不過華為並不是獨自面對,在華為的背後,還有中國人民的支持。

總結

華為不能倒下,也不會倒下,一個又一個企業會以華為作為榜樣。

只要華為衝出去,後浪推前浪,屬於中國的科技時代將會到來。

中芯國際加大設備投資和獲得資金支持,對華為有非常大的好處。

讓華為晶片無後顧之憂,現在台積電還能提供晶片訂單,但以後可說不準。

在關鍵時刻,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對中芯國際加大資金投入,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台積電不斷供,對華為來說到底有多重要?

5月23日,台積電再次申明,經過評估後認為出貨給華為海思並沒有違反國際貿易法規,將會持續出貨。美國"封殺"華為的大背景之下,台積電的支持態度相當於給華為吃下了"定心丸",一位晶片行業資深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