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國際突然宣布!台積電始料未及,華為或成最後的大贏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台積電不能一直依賴

華為在發展晶片業務上,其實很早就開始布局了。

1991年任正非設立了華為集成電路設計中心,也就是後來2004年成立的海思半導體有限公司。

很多人都不看好華為自研晶片,認為這是不可能成功的。

而海思非常低調,一直蟄伏。

近乎20年的時間都沒有太多的消息,直到華為受到了美國晶片制裁。

海思的重要性被體現出來,旗下最具有代表性的麒麟980幫助華為度過困境。

麒麟980發布於2018年8月31日,那時候正是華為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的幾個月後,而海思可以說是起到力挽狂瀾的作用,這款麒麟980也不可小覷。

它採用的是台積電7納米工藝制裁,首發搭載到為mate 20,之後華為的晶片迅速崛起,也讓人們認識到海思晶片的關鍵,再也沒有人嘲笑當初自研的華為晶片了。

不過這款晶片的背後還有很重要的一個關鍵,那就是台積電。

這款晶片是台積電代工生產的,可是台積電不能一直依賴。

就在近期,川普加大對華為晶片的制裁力度,只要使用了美國技術和設備的晶片製造公司,就不能給華為提供業務,其中就包含了台積電。

雖然華為有自己的晶片公司,但海思主要負責設計,不具備生產能力。

代工還是離不開晶片代工廠,除了台積電以外,能寄託的希望就是中芯國際了。

中芯國際獲得投資

中芯國際是目前中國大陸實力最強的晶片企業,也是華為最好的選擇。

只不過大多數人都將目光放在了台積電身上,忘記了中芯國際的存在。

可能在技術上和台積電存在差距,但生產技術還是很成熟的。

而且中芯國際突然宣布,獲得了國家集成電路和上海集成電路的投資,國家基金一期,國家大基金二期都參與了投資,台積電始料未及。

給中芯國際提供強大的資金支持,這讓資本只有35億美元的中芯國際,上漲到了65億美元。

這樣的好消息傳出可謂是振奮人心,而華為也絕處逢生。

要是失去了台積電的晶片供應,那麼中芯國際就能迅速頂上。

只要等EUV光刻機到貨,那麼中芯國際就能投入到晶片生產中。

根據台積電最新的消息來看,並沒有停止華為訂單,也就是說還能順利向華為提供晶片代工。

儘管如此,擺脫台積電的依賴是遲早的事情。

就算現在還能代工,不代表以後也可以。

所以扶持中芯國際刻不容緩,而在獲得投資以後,底氣就更足了。

華為,永不言棄

華為正面臨巨大的挑戰,美國禁止華為晶片供應,越是如此,就越是要衝破桎梏。

華為是一個永不言棄的企業,一個民營企業,卻要動搖美國整個國家的力量,可見華為遇到了多大的難題。

而且在後續,肯定還會有更大的難題。

通過這次事件也敲醒了警鐘。

但凡是依賴進口的產業,都會面臨卡脖子的風險,所以需要像華為這樣的企業不斷向前,打開中國科技領域的技術大門。

華為,永不言棄,相信不會讓國人失望,一定可以挺過去。

總結

在接受美國的挑戰時,華為就已經成為了一個傳奇。

有華為作為榜樣,中國自研的科技技術會迎來高峰。

換一個角度想,美方施加的壓力可以幫助我們成長,一直依賴對方的技術不是個辦法,只有自研才是唯一的出路。

而中芯國際在獲得投資以後,和華為的合作將會加快國產晶片的研發角度。

華為成功了,才有不斷湧進的後浪。

對中芯國際獲得投資,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日媒放風「向華為斷供」,台積電火速否認

(文/觀察者網 呂棟)上周末,美國再次瞄準華為供應鏈,周一,市場掀起一串漣漪。上周五,美商務部宣布,將從EDA軟體、半導體設備到晶圓代工等各方面升級對華為限制,意圖採用釜底抽薪的方式徹底切斷華為...

投資中芯國際,華為的最大短板有望補齊

近日據業內消息稱,華為將首次把部分中低端手機使用的「麒麟」晶片轉到中芯國際代工,這是華為第一次將如此重要的晶片轉交國內晶圓廠,這些晶片原先都是由台積電代工。雖然該消息尚未得到華為和中芯國際雙方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