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WC華為展示5G硬實力,這樣就能超過蘋果了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智慧型手機成為最重要的終端產品,影響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隨著5G的到來,其作為「門戶霸主」的地位進一步加強,新一輪的手機爭奪戰也因此變得愈加激烈。

2月25日,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在西班牙巴塞隆納舉行,各大手機廠商花式秀肌肉,紛紛亮出自家的王牌產品。

這期間,華為推出的5G摺疊屏手機Mate X尤為亮眼,將人們對5G手機的幻想推向了最高潮。

Mate X搭載華為首款5G晶片——巴龍5000,理論峰值下載速率達到了業界最快的4.6Gbps,創新的OLED柔性全面屏和獨特的鷹翼式摺疊設計,帶給用戶前所未有的交互體驗……

華為5G可摺疊手機Mate X

在Mate X的映襯下,包括三星在內的諸多手機新品都顯得黯然失色。

憑藉強大的技術優勢,華為再次刷新了世界對中國手機的認知。

從2G時代的諾基亞,到3G時代的三星,再到4G時代的蘋果,每次通訊技術的變革都產生了不可撼動的時代霸主。

而當下的5G時代,華為等中國手機商終於唱起了主角。

5G時代的領跑者

在Mate X發布的同時,OPPO、小米、中興也都公布了自己的5G手機產品,三星更是推出了同樣的摺疊屏手機Galaxy Fold,但無論是軟硬體技術還是外觀創新,似乎都沒有Mate X更引人注目。

以至於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自信地表示:「毫不謙虛地說,華為Mate X是目前業界最大的創新。

自信來自於強大的技術實力,余承東的話顯然不是一句自誇

巴龍5000

智慧型手機,晶片是關鍵。

此前,高通發布驍龍855處理器,號稱世界第一款5G手機晶片。

然而由於它實現5G的方式仍然是外掛高通的5G基帶晶片X50,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5G。

1月24日的發布會上,余承東在PPT展示中將巴龍5000與高通第一代5G NR數據機驍龍X50進行了對比,結果顯示,在6個維度巴龍5000都更具有優勢。

近日,高通發布第二代5G基帶驍龍X55,解決了上述X50晶片的痛點,但由於驍龍X55基帶要到在2019年晚些時候才能正式商用,很多手機商已經無緣第一波5G市場紅利了。

而華為最大的對手蘋果,在這場5G爭奪戰中卻顯得尤為低調。

有知情人士透露,考慮到與高通關係的「不可調和」,蘋果極有可能會使用英特爾的基帶晶片,但這也只是2020年以後的事了。

這也就意味著,在5G手機大戰之始,華為憑藉巴龍5000占據先發優勢,掌握著最大的話語權。

5G專利

MWC大會上,「鷹翼式摺疊」讓Mate X賺足了眼球,而這個創新的鉸鏈設計,早在2016年9月就被華為向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提交了專利

鉸鏈設計專利

通過這次專利申請我們就大概可以看出華為的布局策略:產品未至,技術先行。

近日,華為董事長梁華在採訪中透露,華為研發5G技術已經有10年之久,持有2570多個5G專利。

而歐洲電信標準化協會發布的全球5G標準核心必要專利數量排名上,華為再次獲得第一,其1970件的專利數量超出第二名的諾基亞33%。

相關資料顯示,5G的關鍵技術包括MassiveMIMO、SDN/NFV、全頻譜接入、網絡切片、邊緣計算等,華為都有所涉及,且排在前列

一流企業定標準,二流企業提供服務,三流企業提供產品。

華為通過占5G專利優勢,在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技術的同時,還降低了未來專利交叉許可的成本,可謂實實在在的一流。

所以,儘管華為在美遇阻,但只要有5G領域的核心專利在,就不懼一切。

端到端互通

要想搭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網絡、晶片、終端一個都不能少,而華為除了產品優勢外,最不可忽視的就是其強大的「端到端」能力。

「端到端」,是指華為的5G產品和技術已經實現了從無線接入、網絡基礎設施、到終端設備的「端到端」。

要想打造5G端到端的能力,就必須掌控各個核心環節,不落下一個解決方案。

在業內人士看來,真正具備「網絡+晶片+終端」能力的廠商,似乎只有華為一家——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華為發布5G摺疊屏手機:僅鉸鏈就鑽研了三年

外媒稱,華為在西班牙巴塞隆納的電信業盛會上發起了攻勢。據美國《華爾街日報》2月25日報導,就在三星電子推出業界首款主流摺疊屏智慧型手機幾天之後,中國的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也推出了一款與之競爭的設備,...

三星跟華為較勁,為了爭第一,也是拼了

前言:三星跟華為較勁,為了爭第一,三星也是拼了,差不多把吃奶的勁都用上了。一、三星、蘋果失勢今年的手機品牌技術競爭,主要體現在5G技術和摺疊螢幕手機產品上,另外,全面屏和多攝像頭手機產品的優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