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終端的變革 底氣何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近日,華為終端CEO余承東透露,華為下半年將砍掉80%以上的機型,總機型不會超過10款。

另外,華為將不再做超低端機型,準備重點發力電商渠道和社會渠道,而運營商渠道比例將壓縮到20%左右。

這意味華為將著力於精簡終端產品線,並在渠道上謀求多元開拓。

這多少是和運營商的政策變化脫不了干係,但重要的是華為自身轉型的需求,也將影響國內手機市場的格局。

「斷奶」、「減肥」、「修渠道」

華為這次的轉型可以歸納為三點:從運營商那斷奶,給贅余的產品線減肥,以及修繕運營商渠道之外的兩條新渠道。

「跟著運營商做B2B生意的最大問題是,無法按照終端用戶的導向來做,不是用戶喜歡什麼做什麼,而是運營商喜歡什麼做什麼,結果就是沒有精品,一年下來款式繁多,利潤率低,還無法形成自己的品牌。

」余承東表明了不再和運營商玩超低端機的原因。

超低端機的利弊是顯而易見的:好處是可以跑量,對終端廠商的市場份額排名的提升立竿見影;但壞處是利潤微薄。

「華為吃運營商這口飯,就等於是扮演高級代工廠的角色,因為價格和手機配置規格由運營商說了算,定製機市場沒有多大的差異化可言,華為面臨的是利潤受限和同質化嚴重的窘境。

」手機行業分析師潘九堂說。

超低端機對華為來說是「雞肋」,但一直也在做著,現在明確表明要拋棄,直接導火索是運營商大幅度削減成本並逐步取消補貼,低端產品首當其衝。

運營商的補貼正向中高端產品上集中,這也與華為著力做中高端機型的意圖相吻合。

另一方面,華為在電商渠道和社會渠道發力,在跟隨潮流完善自身多元渠道優勢的同時,也能夠有效利用運營商渠道酬金的銷售驅動力。

所以說,華為決定從運營商這斷奶,但並不意味著它將遠離運營商獨立生存。

另外,華為在電商渠道和社會渠道發力也是順勢而為,一些體量較小的品牌比較傾向於專注單一渠道,如OPPO和vivo就專攻社會渠道。

但是華為早就將眼光轉向電商,余承東說:「網絡能節省渠道費用30%左右,這是一個可怕的顛覆模式。

手機中國聯盟秘書長王艷輝說:「華為想做B2C是對的,因為一個大公司不可能只依賴單一渠道。

現在小米也在向運營商渠道和社會渠道滲透,華為也是一樣的道理。

有底氣 但還差火候

華為能夠有底氣經受轉型考驗,主要得益於這幾年在品牌形象塑造上的大幅度提升。

要從服務運營商轉型到服務消費者,在現階段賺吆喝似乎比賺錢更重要。

斷不了奶的孩子長不大,華為也許早已意識到,所以從去年開始,華為開始逐漸削減500元以下的超低端機型。

從今年二季度的統計數據來看,華為手機的出貨量暴漲95.1%,僅次於三星和蘋果位居全球第三。

從中可以看出,華為已經熬過最難的坎。

從終端產品來看,前幾年華為在價格區間1000元到1500元之間的市場上占據一定優勢,2000元以上的機型銷量很難過百萬,很多人都對華為進軍中高端市場沒有信心。

從去年開始,華為在中高端市場發力。

去年P6的銷量達到400多萬,大約貢獻了70%到80%的利潤。

這些數字也終於說服了華為集團。

今年旗艦機P7已經在全球賣出200多萬台,潘九堂預測榮耀6和P7可能達到500到1000萬的銷量。

華為的另一個轉型底子是它對供應鏈的掌控,特別是自主研發的海思麒麟920晶片的推出,它在性能和功耗方面已經可以和國際高端晶片媲美。

「華為的電商渠道做得不錯,以國產手機市場來說,不次於小米,甚至是同一數量級的競爭。

」王艷輝說,「華為在處理器等硬體方面比較有優勢,電商渠道方面,它是先跟隨再超越,一旦讓華為逮到機會它就能超越小米。

現今最好的運作思路應該是線上線下合二為一,也就是所謂的「蘋果模式」。

先在網上炒熱產品,再向線下蔓延。

華為一直不吝嗇於把最好的技術都放權給榮耀團隊,雖然榮耀是獨立運營的網際網路子品牌,但仍舊要戴著華為的帽子來推廣。

有一種說法是,華為將來可能用一個團隊來做線上線下的整體營銷。

潘九堂認為,華為的直營門店不多,可以像蘋果體驗店一樣做形象展示,再大力鋪設社會渠道是不合算的買賣,因為門店建設成本太高,而且華為在線上的火候還不夠。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