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用中企5G是一招「七傷拳」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5G已經是一個全球產業分工的「國際大項目」,向華為、中興等5G技術領先的中國科技企業打出一拳,更像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斡旋了幾個月,澳大利亞政府還是給出了「非常令人失望的結果」:禁止華為和中興為其規劃中的5G網絡供應設備。

理由,是一個莫須有,卻屢試不爽的說辭——國家安全

澳大利亞政府在聲明中表示,供應商如果有可能接受外國政府與「澳大利亞法律相衝突」的指示,將給澳大利亞網絡帶來風險。

當然,這份聲明並未點名提到華為、中興這些中國企業,但據外媒報導,一位不願具名的澳大利亞官員表示,該政府的決定正是針對華為,希望將華為排除在5G網絡建設之外。

華為方面也證實,已收到澳大利亞政府的禁令告知。

5G網絡建設,這原本是一項關乎全球科技進步、市場競爭的商業落地事項,卻被「人為設置障礙」,以「國家安全」為藉口將經濟、商業問題政治化。

此種「歧視性做法」讓人倍感憤懣,對於澳大利亞的信息產業而言,用行政手段隔絕全球5G浪潮中的行業領先企業,也是一招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七傷拳」

莫須有的「國家安全」

如果按時間線捋下來,就會發現,其實澳大利亞一直對華為、中興等中國科技企業心有戒備。

2012年,澳大利亞政府以網絡安全為由,下令禁止華為參加澳大利亞國家寬頻網絡的競標;

今年2月底,澳大利亞有關部門公開表示,處於國家安全考慮,將換掉此前購買的華為和中興的電子產品;

到了5月份,澳官方又站出來,稱將承諾斥資數百萬美元,以確保華為不參與澳洲與索羅門群島之間的網絡光纜建設;

6月份,澳大利亞情報機構建議不要把華為納入5G設備供應商名單,隨後其司法部長表示正在全力評估5G網絡競標參與者,稱任何涉及關鍵基礎設施的合同都會考慮國家安全問題。

到了8月份,澳政府直接下出明令,強行驅趕中方企業。

對於澳政府提出的「國家安全」、「國家背景」等理由,華為一早就給出了明確回應:華為從未受到任何政府要求華為配合政府情報工作的要求,中國也沒有任何一部法律規定中國企業必須配合國家的情報工作。

而為了與大洋洲市場建立信任,華為這些年在澳大利亞的投入不可謂不大:投資2000萬澳元,在雪梨成立澳大利亞國家培訓和創新中心;每年為30名澳大利亞學生提供機會到華為學習下一代技術;與詹姆斯庫克大學成立澳大利亞手機NB-IoT實驗室,引領物聯網發展落地,等等。

可從眼下的結果來看,這樣的誠意似乎並未能讓澳政府信服,苦心經營的華為即使獲得了市場合作方的積極評價,卻未能讓澳政府放下戒備之心。

但是,應該看到的一些事實是,作為一家有著幾十年發展史的獨立公司,華為目前已在170多個國家開展業務,為50大電信公司中的45個供應設備,業務一直運轉良好。

這170多個國家政府也不是蒙眼狂奔者,如果華為真的不遵守所在國家的法律和準則,對別國「國家安全」造成損害,這些合作業務早就蕩然無存了。

更重要的是,華為已經向澳大利亞提供了15年的無線網絡技術,且占據澳大利亞4G市場55%份額,從未出現所謂的「國家安全」問題。

何況,5G技術在安全和隱私保護上,相比3G和4G有更完善的保障機制,安全更可靠。

從這個角度而言,現在才拉起「國家安全」的大旗,嚷著要把華為趕出去,豈非太過「後知後覺」、莫名其妙?

環環相扣的全球產業鏈

在5G建設上把華為拒之門外,實則牽連了一整串產業鏈條。

一方面,華為對5G技術研發投入已久,在5G時代占有重要地位。

公開數據顯示,截止2017年底,華為5G研發費用超過6億美元,取得了認證條件十分嚴苛的德國認證機構頒發的首張5G產品CE-TEC(歐盟無線設備指令性認證)證書,在全球市場上率先獲得商用許可。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華為對5G的投資超過了歐洲電信硬體企業,這讓華為的產品「很難被忽略」。

另一方面,5G行動網路作為一種社會未來發展趨勢,背後是一整條環環相扣的全球產業鏈,其產業發展既不能依靠某一家企業單獨成行,也同樣會因為某一企業的重大變動而受到直接影響。

換句話說,讓華為「感冒」,整個行業企業都可能跟著「打噴嚏」。

公開消息顯示,Telstra、沃達豐、Optus 和TPG等澳大利亞當地的運營商在現有的網絡中使用了大量的華為設備。

這意味著,如果華為被禁,澳大利亞的5G發展以及許多當地運營商也將遭到重創。

澳大利亞最大網絡服務商之一TPG電信的營運長克雷格·利維明確表示,「我不認為對華為的禁令會對整個行業有利,因為它限制了競爭,」他說,「這影響了整個行業、所有的電信公司。

跨國電訊公司沃達豐澳大利亞分公司的首席戰略官丹·勞埃德在接受美國CNN採訪時也直言批評了澳政府的聲明,稱其「為運營商的投資計劃帶來了不確定性」。

澳大利亞相關專家也表示,一旦禁令正式實施,澳大利亞市場上的運營商就必須在推出5G網絡時更換設備,這會直接導致澳大利亞推出5G網絡的成本增加20%—30%,且推出的時間也會延遲約18個月,而所有的資金成本、時間成本,最終還是會轉嫁到使用服務的消費者身上。

「這是一條一環扣一環的全球產業鏈,一個環節脫落,意味著整個鏈條都會受到影響,沒有誰逃得脫。

」一位電信業內人士評價道。

自損傷敵的七傷拳

以政府之姿,向華為、中興這樣的企業打出一拳,更像在打「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七傷拳。

從產業戰略來看,5G技術作為新一代重要的基礎設施,已經被各國明確為確戰略性產業,但從根本上,它更是一個天然具備開放性、國際性、合作性的技術和資本密集型產業

在這種產業特質下,公平競爭、全球性的市場才是推動5G發展的正確道路,這是國際經濟發展的基本事實,也是技術發展的內在規律。

從商業發展而言,將華為趕出澳大利亞市場,華為至多是失去了大洋洲一片市場,但對澳大利亞的5G產業發展來說,則是少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助推力量。

因為與世界領先的企業合作,維護市場的公平競爭,不僅有利於行業的發展,對當地企業和民眾利益也會發揮非常正向的影響。

而以莫須有的「國家安全」為藉口出面阻斷,不顧企業民情,往小了說是過猶不及,為保護本國網絡設備供應商而遏制他國廠商,實則破壞了國內整個5G市場的正常發展鏈條;往大了說,可能就要思考政府的責任及風險認知了,政府禁令既可能導致現有4G業務大規模枯萎,也會拖慢新一代移動技術建設,一步拖慢步步慢,這恐怕不會是澳政府的初衷。

從技術發展角度來看,從2G、3G、4G到5G,其安全和隱私保護機制是在不斷升級完善的。

澳大利亞多家廠商也都測試過華為5G設備並未存在安全問題,才與之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

多年的發展歷程表明,通信安全的威脅從來都不會源於提供設備或者技術的企業,而是一種霸權國的行為,比如某些西方國家長期存在的各種監聽或者網絡攻擊行為。

某外媒曾表示,相比華為、中興的通信設備,擁有大量數據、會在政府要求時提交的電信運營商和Facebook等社交媒體,才更值得擔心。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華為中興海外遇阻,它的5G市場還有戲嗎?

近日,中國通訊設備製造商華為和中興被排除出澳大利亞5G市場。對中興尤其是華為來說,是一個黑暗的時刻。當天,澳大利亞正式宣布,這兩家中國公司,將被禁止成為澳大利亞5G網絡設備提供商。理由,出於國家...

在科技產業濫用「國家安全」可怕在哪裡

澳洲政府以「國家安全」為由禁止華為中興涉足澳洲5G市場開了一個危險的先例,一旦「國家安全」被當做政治博弈武器,找到威脅「國家安全」的理由並不難,各國政府如果紛紛如此操作,那無異於打開潘多拉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