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疼!政府拍腦門禁華為,澳大利亞電信費飛漲40%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魚香肉絲兒 發自 即將被5G覆蓋的望京Soho

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發生了兩件事。

先是澳大利亞政府一紙聲明,宣布禁止華為和中興參與其 5G 網絡建設。

隨後,一份美國白宮內部文件被《紐約時報》曝光,其中專門制定了一項國家戰略,以對抗中國 AI 發展。

兩個國家,兩個決定,卻同時指向了同一個關鍵詞——中國威脅論。

而在當下中美貿易戰的背景下,澳大利亞政府的決定無異於表明了自己的站隊立場。

澳大利亞政府對華為、中興的 5G 禁令早有預兆。

今年 6 月,澳大利亞本地媒體《澳洲金融評論》就曾在網站上言之鑿鑿地表示,華為等中國通訊巨頭早已被排除在了 5G 競爭行列之外。

理由自然是堂而皇之、百用不厭的:出於國家安全考慮。

而兩個月後,澳政府兌現了這份「承諾」。

8月23日,其發表聯合聲明稱:任何不能充分保護網絡免受干擾的供應商都將被排除澳大利亞5G網絡之外。

雖然沒直接點出華為、中興和中國的大名,但其真實意圖已經不能更加清晰了——澳大利亞正式限制中興和華為等中國電信基礎服務提供商,尤其是業務量更大的華為。

為什麼偏偏是華為?華為究竟對澳大利亞本土電信供應商構成了多大的威脅?我們來看兩組數據…

作為全球最大的電信設備製造商之一,在目前主流的 4G 領域,華為在澳大利亞的市場份額高達 55%,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一家獨大。

反觀澳洲市場對於華為的重要性,卻顯得微不足道。

2017 年華為全球總營收 925 億美元(約合 1260 億澳元),而在澳營收的 6.23 億澳元,四捨五入才占了 0.5%。

面對來勢洶洶的華為,澳政府沒有理由不慌,頒出一紙禁令也就也不為怪。

但政府行為,最後買單的還是公眾。

Mark Gregory 是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網絡工程副教授。

在其為 InnovationAus.com 所撰寫的專欄中,他指出,如果真的把華為「踢」出了澳大利亞,公眾不僅無法從這場「貿易保護運動」中嘗到啥甜頭,隨之而來的將有兩個嚴重的後果——通訊價格大幅上漲,眾多在澳的電信企業會在 5G 方面落後至少 18 個月。

果然,禁令發出不到四天,《雪梨先驅晨報》報導說,電信運營商們已經給 5G 服務加價了。

沒辦法,一旦華為被禁,可選的 5G 設備供應商就只剩下諾基亞、愛立信等過去的競爭對手,它們的設備價格普遍要比華為高出 10% —— 30%,而且這還沒算更換現有設備的成本。

包括沃達豐、Optus 和 TPG 在內的電信公司已經在現有網絡中使用了華為的設備,禁令一發,更新設備又是一筆時間和金錢成本。

這一禁令如果不幸將範圍擴大到其他中國製造的設備,如智慧型手機、數據機等,還可能產生進一步的連鎖反應。

在澳大利亞電信顧問 Paul Budde 看來,電信行業的利潤率並不算高,因此大部分成本最終依舊會轉嫁給消費者。

澳大利亞政府這一折騰,消費者多付 40% 的電話費不是夢。

澳大利亞政府借 5G 的安全為由,向中國企業開刀,這樣的行為純屬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澳政府發布的《5G安全指導書》上,針對這次「 5G 禁入門」事件,有著這樣一段官方解釋:

未來的5G網絡,核心與邊緣的區別將會消失,更多敏感的網絡功能將會在網絡邊緣而非核心實現,這種新架構使通過利用網絡邊緣的設備來規避傳統的安全控制成為可能,而澳政府還沒有找到足夠的技術安全控制組合來充分降低潛在的風險。

然而,只要稍微掌握一點通信技術常識,就知道,5G 架構跟 4G 沒有本質區別,其核心網和接入網是分離的,5G 技術在安全和隱私保護上相比 4G 有更完善的保障機制。

更何況,即便如澳大利亞政府所言,確實對技術設備安全性有所猜疑顧忌,也完全可以通過制度和技術手段來解決,而非簡單粗暴地通過禁入來限制競爭。

比如,同樣處於國家安全考慮,英國的做法就很值得澳大利亞借鑑。

英國情報機構政府通信總部(GCHQ)聯合華為共同運營著一家叫做 CELL 的網絡安全中心。

這個中心的主要職責就是對華為的硬體產品進行威脅監測和後門程序監測。

在這裡,來自英國國家網絡安全中心的工作人員會與華為工程師們共同工作。

不過,對於在地緣政治上追隨美國的澳大利亞而言,限制中國企業顯然不是逼不得已的無奈之舉,或是制度技術的力所不及。

事實上,這早已不是澳政府第一次向華為發難,阻止華為在該國的業務拓展,怕也不會是最後一次。

早在 2012 年,澳政府就以安全性不及西方競爭對手的名義,禁止華為參與 490 億澳元的國家寬頻網絡的建設。

今年 2 月,追隨者美國的腳步,澳政府緊隨其後宣布不再使用華為、中興的手機。

僅僅三個月後,澳大利亞政府又否決了巴布亞紐幾內亞政府一項部署海底電纜的計劃,原因只是華為被選為該網絡的供應商。

全球都在積極爭奪 5G 的控制權,包括中國、美國、歐盟、日韓在內的多個國家,均計劃於 2019 年下半年展開 5G 商用網絡部署。

與此前相比,中國在 5G 領域起步較早,2016 年的 5G 標準大會上,華為拿下短碼控制信道主導權,5G 這也被視為中國在移動通信領域彎道超車的契機。

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5G經濟社會影響白皮書》,預計到 2030 年,5G 產業鏈將在我國帶動超6萬億產出,創造800萬就業——5G 不僅是一種通訊技術,其背後更蘊藏著巨大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利益。

儘管如此,正如外交部發言人在記者會上所說,中國在 5G 建設上的態度,一直是開放與共贏。

我們能夠接納諾基亞、愛立信參與中國的 5G 項目。

今年4月,諾基亞甚至還與中國移動達成協議,將共同建設 13 張城市地鐵網和 2 張省級骨幹網。

而反觀澳大利亞政府的做法呢,不知道他們是否聽過這句話: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這麼玩,恐怕只能落得兩敗俱傷的局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在科技產業濫用「國家安全」可怕在哪裡

澳洲政府以「國家安全」為由禁止華為中興涉足澳洲5G市場開了一個危險的先例,一旦「國家安全」被當做政治博弈武器,找到威脅「國家安全」的理由並不難,各國政府如果紛紛如此操作,那無異於打開潘多拉盒子

華為澳大利亞:對政府5G決定「沒有緊迫感」

儘管圍繞5G的炒作與議論愈演愈烈,華為表示對於等待澳大利亞政府的決定並不感到緊迫,因為該技術發展不會那麼快。華為否認澳政府關於是否允許其參與5G的漫長決策流程,將使之在新網絡的部署方面落後於競爭對手。

華為中興大機率無緣澳大利亞5G市場

華為稱,澳政府的禁令嚴重違背了公平競爭和非歧視的自由貿易原則,華為將繼續與澳政府溝通,並依據澳國內法以及國際條約的相關規定,採取一切可能的法律措施維護自身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