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經快評丨不做「戰前動員」而是明確開放合作路線,這是任正非清醒的判斷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文/孫興傑

在美國宣布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之後,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在華為總部接受了媒體採訪,在任正非的創業生涯中,一般很少接受媒體的採訪,但是從華為財務長孟晚舟事件之後,任正非開始比較多地接受媒體採訪。

在接受採訪的時候,任正非提到,在「和平時期」,華為獲取的晶片一半來自美國,一半來自華為自身。

而現在美國封殺華為,顯然,華為身處「非和平時期」,處於中美貿易摩擦的風口浪尖,既然是「戰爭」就需要多方應對,這也是任正非打破常規,接受媒體採訪的重要原因。

任正非在非常簡短的採訪過程中,事實上展示了華為的「戰法」,要贏得這場勝利,華為還是堅持開放合作的路線,還是要肩負為人類做貢獻的使命。

在戰略上,藐視敵人,在戰術上又重視並且研究對手,這是任正非的戰法精髓。

美國政客低估了華為的力量,封殺令對華為的影響是有限的。

原因在於,任正非判斷與美國的衝突是難以避免的,之前判斷是在2020年,但是孟晚舟事件之後,美國對華為的打壓大大提前了,華為當然也加快「備戰」的步伐。

華為大大增加了庫存,同時自己的「備胎計劃」也公之於世,但任正非認為,「備胎」只是華為的「擔架隊」、「加油車」,絕對不會獨立,這是非常清醒的判斷,即便有美國的封殺令,華為也對美國的供應商敞開大門,華為依然要購買美國的晶片。

華為是一個開放的體系,是一個全球性的供應鏈的組織者,華為的發展之道在於與供應商一起成長。

任正非認為美國的科技廣度和深度值得華為學習,很多小公司的產品超級尖端,華為與美國的企業一起構建了電子產業發展的生態體系。

當美國政府發出封殺令之後,美國的企業尤其是主要供應華為的企業股價暴跌,進一步凸現了華為作為產業鏈組織者的角色。

在「非和平時期」,任正非並沒有站出來進行「戰前動員」,而是明確了華為未來的方向還是開放合作,而絕不能「孤立於世界」,進一步提出,「愛華為不等於愛華為手機」,不能瞎喊口號,煽動民族情緒。

應對這場難以避免的「戰爭」,華為的戰隊在於它龐大的研發隊伍,包括120多位化學家、700多位數學家、800多位物理學家以及六七千名基礎領域的專家和六萬多名高級工程師。

即便如此,華為還是需要從全世界吸引人才。

經濟戰的主體是企業,戰場就是市場,成敗並非是將對手打翻在地,而是自身構建起一個開放和可持續的合作網絡。

任正非說,在最高點上,我們與美國有衝突,但最終還是要一起為人類做貢獻。

也就是說,華為的「備胎計劃」和戰略預備隊都是在極限生存條件下的最後選擇,也是華為贏得對手尊重與合作的殺手鐧。

全球化時代的權力更加依賴於合作網絡,權力來自於相互依賴以及非對稱的相互依賴,華為已經成為世界第一,但也不是每個領域都可以自主自立,而是搭建一個公平進入的合作網絡,無論華為的晶片企業還是美國的晶片企業都可以進入這個合作體系。

這恰恰是華為的權力所在,也是美國所忌憚的,川普的封殺令針對的是華為,但華為背後是個複合性的供應鏈網絡,因此,美國對華為的「戰爭」要面對的也不只是華為一家企業。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任正非的境界

一向低調的任正非在今天密集地接受了媒體的採訪。面對美國的圍堵截,華為已做好轉戰國內的準備,但這並不意味著」談判「的窗口已經關閉。事實上,華為還在做最後的努力。

海思「備胎」漲停潮,華為如何破美局?

李沐遙、楊威川普總統上星期三簽署一項緊急狀態行政令,美國商務部隨後將華為和它70家附屬公司列入「實體名單」。它們的實際用意是禁止美國企業購買華為設備,並且限制華為購買美國公司生產的零部件。美國屢...

任正非:和平年代不應該隔絕自己

5月21日上午,華為創始人、CEO兼董事任正非先生,在華為深圳坂田總部接受了包括虎嗅在內的一眾國內媒體的採訪。從6天前美國「迅雷不及掩耳」般對華為進行封鎖,再到數家華為重要的行業合作夥伴已經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