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令後任正非首次接受採訪:美國限制對華為影響很小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5 月 18 日,在接受日經新聞採訪時,任正非表示,受到美國禁令的影響,華為的增長預計會放緩,但影響是局部的,營收增長年率預計低於 20%。

2014-2018 年間,華為銷售收入的複合年均增長率為 26%。

這是美國 「封鎖華為」 後,任正非首次接受媒體採訪。

5 月 15 日,美國商務部下屬工業和安全局宣布將把華為列入 「實體清單」,清單上的企業或個人購買或通過轉讓獲得美國技術需獲得有關許可。

如果美國認為技術的銷售或轉讓危害美國國家安全或外交政策利益,則會拒絕頒發許可。

任正非還對日媒稱,華為 「從未做過任何觸犯法律的事情」,美國供應商不能向華為提供晶片 「也好」,「我們已經為此做準備了」。


報導稱,任正非的發言也呼應了先前華為旗下海思半導體公司總裁何庭波的說法,她在內部信中表示,海思在數年前就已經預見這件事情的發生,「我們已經準備好備選方案」。

任正非在此次採訪中也延續了近幾個月的強硬態度,強調華為不會受華盛頓支配,也不會跟中興通訊一樣,因美國而改變管理或接受監管。

任正非稱:「一次次地威脅貿易對象國,使得企業不得不做好承擔風險的準備,美國也會失去信用。

」 對於下一代通信標準 「5G」 製品,他否定了進入美國市場的可能性:「就算美國對我們說在這裡生產,我們也不會去。

任正非建議,通過集團下屬的海思半導體推進獨立開發。

5 月 17 日周五,華為子公司深圳市海思總裁何庭波向員工群發郵件,稱華為面對美國打壓,將啟用多年來自主研發的晶片 「備胎」,實現 「科技自立」。

用何庭波的話說,海思的任務是為華為的生存打造 「備胎」。

華為早在多年前就做出了極限生存的假設,預計有一天,所有美國的先進晶片和技術將不可獲得。

「所有我們曾經打造的備胎,一夜之間全部轉 「正」!」

華為去年 11 月披露的 92 家核心供應商名單顯示,美國供應商有 33 家入選,大陸供應商數量位於第二,有 25 家。

華為發言人 Chase Skinner 今年早些時候曾表示,華為每年向美國採購 110 億美元的產品。

21 世紀經濟報導援引半導體產業鏈人士消息稱,華為已經在核心部件上有半年至一年左右的庫存。

去年以來,華為就有所準備,提前做好庫存來應對今年的挑戰,備胎策略也能為華為抵禦部分風險。

美國商務部周五表示,可能很快會減少對華為的限制。

任正非表示,華為已為這一步驟做好了準備,即使美國智慧型手機晶片製造商高通公司和其他美國供應商不向華為銷售晶片,華為的狀況不會有問題。

華為的晶片子公司海思周五表示,該公司早已為可能被禁止購買美國晶片和技術的情況做好了準備,並能夠確保大多數產品的穩定供應。

過去,華為的一些智慧型手機中已經使用了海思公司研發的麒麟處理器,華為也是較早一批開始自行設計手機處理器的手機廠商之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美國禁令後,任正非首次發聲!

今天,華為在其「心聲社區」發布了華為總裁任正非18日接受日本媒體採訪的消息。任正非在深圳公司總部接受採訪時表示,即使高通和其他美國供應商不向華為出售晶片,華為也「沒問題」,因為「我們已經為此做好...